地理與自然環境
李莊,河南省南陽市南陽新區的一個莊子,原屬於宛城區新店鄉管轄。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冬夏氣候適宜。地理位置:葉崗(自然村)北、魯平莊(自然村)西、山東營(自然村)東,許南路從莊子穿過,分莊子為東西兩半。距離南陽市中心15公里,北離紅泥灣鎮2.5公里,西離新店鄉街區7公里。
村後有小河叫“大溝”。原來水清,四季長流,可以捕魚捉蝦,十幾年來被青年廠(山東營村當年的五七幹校)改成的養豬場廢水所污染,同時村莊周邊被三個混凝土攪拌站為處理的廢水污染,四季水質惡臭,黑濁,同時影響了地下水水質,村里肝癌、高血壓、心血管病高發。攪拌站帶來的粉塵會造成肺癌,矽肺(絕症)。
許南路是鄭州方向至南陽的要道,49年共產黨建制後,許南路就開始改建成柏油路,並在50年代建成,延伸至白河南岸的姜營機場(民國時修建),312國道(上海-烏魯木齊國家幹道)也從機場前穿過。50年代許南路曾經5次大修,每次都是原路之上修新路,的雙向8車道已經高出50年代原路2米。路拓寬也占用了不少基本農田,拆遷了不少路邊住戶。
村史與現狀
清朝中期出現,葉崗村李姓人家遷到此地,務農為業;之後有楊姓,邱姓,韓姓,魏姓等遷入。2014年全莊有70戶左右,戶口人口400人左右,半數的15-35歲的青壯年都在外地(珠三角、長三角等)打工。發展階段和中國歷史分期一致,清朝中期開始存在,民國時飯鋪等小商業,新中國曲折30年(鬥地主、59-59農民餓死、文革荒農荒學),改革開放(個體戶風行、賣血大潮、2000年後打工熱),2010年後處於新農村建設的邊緣。
莊子裡的自然生態被破壞嚴重,攪拌站污染了空氣和水體,生活垃圾圍村,河塘沒有聯通,道路泥濘,年輕人遷入城鎮或長年在外地務工。它的落後或發展是中國中部農村的一個縮影。
傳統文化
逢年過節,農業節氣,都有很多民俗習慣和農事活動。
婚喪嫁娶有典型的豫南特色——受到漢文化和楚文化的共同影響。比如結婚的筵席,涼盤、熱盤、湯水、主食,洋洋大觀,持續三四個小時。可以看到洛陽的流水席,襄陽的 暖郎酒等筵席元素。
民間傳說:多鬼怪奇談,如鬼打牆,板凳仙兒,狐仙,土地神,橋下女鬼等等。
叫魂:村里邱姓人家有已老太太會做叫魂,陶瓷大碗盛滿小米,用白布包起來,然後一邊甩動碗,一邊叫孩子的小名,“XXX,回家了”。談不上封建迷信,對於受驚的孩子,有一定安撫和治療效果。
未來發展
現任隊長、會計都是五六十歲的人擔任,管理理念和能力需要提高。村莊治理需要新理念和年輕一代。
自然環境治理:1.大溝的污染需要新區環保部門落實政策和責任,使養豬場和攪拌站的廢水處理後再排放。2.莊子裡的河塘和村前村後小河流需要貫通,水活起來有助於減輕了生活廢水的污染,同時解決下雨天道路積水和泥濘。3.十多年失修的路也要重修,石子路即可。
村里需要辦一個幼稚園和國小,原來部隊留下的舊房可以利用。
村裡的經濟要改變租地給攪拌站和工廠然後收租金的思路(村子一半的地都被圍牆圈著閒置著),發展溫室大棚或者特色花卉都是不錯的選擇,至少應該保持基本農田的種植業用途。
相關文獻
新浪部落格文章:“南陽方誌精選與評按” 2011-09-12
南陽市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南陽縣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南陽地區志(上),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南陽地區志(1986-1994),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郝堂實驗:將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2013-09-04
孫君,王佛全《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實踐篇》,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10-1
孫君,廖星臣《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理論篇》,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10-1
孫君 《農道:沒有捷徑可走的新農村之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