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趙時洛陽為南都。石勒建平元年(330年)九月,擬移都洛陽,命洛陽為南都。
相關詞條
-
南都
在東漢時,南陽是光武帝劉秀髮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明朝初年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南京作為陪都,被稱為南都。南陽在東漢時是陪都,因為漢光...
歷史上的南都 歷史上的南京 東漢南都 明朝南都 人物姓名 -
後趙
後趙(公元319年—公元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歷經七帝,享國33年。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自立,稱趙王,史稱後趙...
歷史 王朝都城 宗屬臣僚 華夷之辨 典籍記載 -
鄴都
鄴城,古代著名都城。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遺址主體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縣城西南20公里...
基本簡介 歷史沿革 文獻記載 城市規劃 相關保護 -
石虎[後趙武帝]
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龍,羯族,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十六國時期後趙第三位皇帝,明帝石勒之侄。333年,石勒駕崩,其皇位由兒子石弘繼承。翌...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
石世龍[後趙明帝石勒]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本名㔨(bèi), 字世龍,上黨郡武鄉縣(今山西榆社縣)人 ,十六國時期後趙政權建立者。羯族部落首領周曷朱之子,中...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
北都[鄴城別稱]
鄴城,古代著名都城。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遺址主體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縣城西南20公里...
基本簡介 歷史沿革 文獻記載 城市規劃 相關保護 -
冉魏攻後趙襄國之戰
冉魏攻後趙襄國之戰即指公元三五零年(後趙青龍元年,前燕慕容俊二年)十一月至公元三五一年三月,冉魏武悼天王冉閔率軍圍攻後趙都城襄國(今河北邢台)的戰役。公...
戰役簡介 戰役過程 史籍記載 歷史評價 -
五都[古代五大都城]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西漢以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為五都。《前漢書·食貨志下》:“遂於長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長安 東西市令及洛陽、邯鄲、...
吳都建康 東都洛陽 西都長安 南都南陽 魏都鄴城 -
漳河[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支流]
漳河,中國華北地區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支流。漳河,古稱衡漳、衡水,衡者橫也,意指古代漳河遷徙無常,散溫而不可制約。公元8年(西漢末年)以前,漳河屬於黃...
幹流概況 水文特徵 河源支流 治理開發 流域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