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成績
![新區風貌](/img/7/215/wZwpmL0EzN0gDNyMz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c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為指引,堅持產業高新化、功能特色化、園區生態化的發展方向,突出精密機電、 新材料、新能源和現代服務業等為主導產業,園區經濟和社會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引進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的項目,有瑞典宜家、住友商事、新日鐵、法國FCI、希瑪電力等世界500強公司,中國供銷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央企,江蘇綜藝集團、創斯達集團、金飛達股份、東源集團、江海股份、鴻圖科技等上市公司,雄邦壓鑄、甬金金屬、古鎮燈具燈飾城等行業領先企業。
2012年,南通高新區啟動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按照國家高新區建設要求,高起點、高水平編制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不斷加快科技載體建設,以升促建工作成效明顯。2012年,高新區完成工業應稅銷售88億元,同比增長35%;工業投入58.8億元,同比增長25%;實際到賬外資1億美元,同比增長170%;一般預算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40%;拆遷面積70萬平方米,新開工建設安置房101萬平方米,竣工交付67萬平方米。2012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考核位於全區前茅,南通高新區在全省省級開發區排名中位於第六位。
( 圖冊圖片來源)
發展歷史
1993年11月4日,江蘇省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批准設立。
2004年實施西擴工程,增加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
2005年,通州經濟開發區被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2005年度開發區爭先晉位先進單位第一名”稱號 ,成為蘇中地區首家通過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省級開發區。
2006年, 通州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開發區南擴工程,規劃控制面積30平方公里。
2009年7月18日,與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結成友好開發區。
2011年10月14日,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2年8月2日,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總工會。
2013年10月10日,南通高新區通過省級生態工業園區驗收。
201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政策。
發展規劃
“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期間,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建設全局,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機遇,按照江蘇創新驅動戰略的總體部署,圍繞南通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的發展定位,著力構建區域創新體系,率先形成創新資源集聚、企業內生增長的發展格局,率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式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跨越式提升,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發展,加快促進低碳園區建設,全力打造公共服務完善、生態環境優美、人居和諧幸福的現代化科技新城,為區域轉型跨越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發展目標
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立足南通資源、資本和文化優勢,堅持“高端起步、科技引領、集聚發展、輻射帶動”的原則,全面構建以船舶海工、現代紡織、智慧型建築為特色主導,以智慧型裝備、新能源為新興引擎、以現代服務業為重要支撐的“321”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引領的創新型經濟和以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的服務型經濟並舉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建成長三角創新要素集聚區、科技成果轉化的示範區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促進區。
發展條件
有著“建築之鄉”、“體育之鄉”、“長壽之鄉”等美譽的通州,提出了立足通州、接軌上海、面向世界、學趕蘇南,把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為通州現代化新城區的宏願。同時,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評為“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位列“最具投資潛力獎”第三名。 南通高新區落戶高層次人才198名,其中國家“千人計畫”專家22名、“長江學者”4名、國家“傑青”3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主持或承擔國家“863計畫”、國家“973計畫”項目達37個。
區位優勢
長江北岸“小上海”(北上海)
南通市通州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臨黃海、南依長江,與蘇州隔江相望、和上海燈火相 邀,直線距離僅100多公里,屬於上海1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通州經濟開發區處在南通城區和通州城區之間,距南通港約25公里,距離上海港的組合港和聯運港約100公里。距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分別約150公里和120公里,南通機場距通州開發區5公里。 其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行列,是長江北岸的經濟中心、物流中心、製造業中心。隨著跨江連線通州和蘇州的蘇通長江公路大橋、沿江、沿海高速公路以及寧啟鐵路、新長鐵路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工程的開工,通州的投資邊際收益已直追上海、蘇州等周邊經濟發達城市。國內外經濟專家們預測:通州在未來5年-10年必將成為中國新的投資熱土,躋身長江北岸最具有競爭力的國際製造業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江北岸“小上海”。
主導產業
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現代服務業
特色園區
高新區創建為高新區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按照國家高新區建設要求,委託著名規劃設計公司戴德梁行和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起點、高水平編制了南通高新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形成“兩心、兩軸、兩帶一環、四區、兩園”的空間架構,為高新區下一步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至2015年,努力把南通高新區建設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發的創新引領區,成為南通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和門戶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心”即北部行政文化商業服務中心、南部商務科技研發中心;“兩軸”即世紀大道商務軸、鵬程大道創智軸;“兩帶一環”即橫向的通呂運河及縱向的豎石河-新江海河景觀帶,由金西豎河-通甲河-金樂中心豎河-中心橫河構成的環形水系;“四區”即西北區(產業主導區),東北區(新城生活區),西南區(綜合功能區),東南區(科技新城區);“兩園”即進鮮港旅遊度假園區、空港物流園區)
發展政策
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對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投資額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高科技項目、行業龍頭型項目和年納稅額1000萬元以上項目,均可實施優惠的土地價格和稅收返還。同時對投資企業實行彈性制,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調整各種優惠政策。
行政區劃
名稱 | 人口(人) | 人均純收入(元) |
正場村 | 5360 | 13000 |
利民村 | 6462 | 12893 |
民平村 | 5625 | 13850 |
金普村 | 2310 | 14000 |
大石橋村 | 2620 | 15000 |
夏四店村 | 2556 | 14000 |
朝東圩村 | 4197 | 16338 |
進東村 | 6500 | 13506 |
麒麟橋村 | 4870 | 12860 |
獅子橋村 | 4500 | 14610 |
花家渡村 | 8000 | 16348 |
三姓街村 | 9000 | 14026 |
復興村 | 4284 | 14407 |
雙池頭村 | 3700 | 15095 |
通靈橋村 | 4982 | 17310 |
元帥廟村 | 3675 | 16377 |
邢園村 | 3420 | 15126 |
張門村 | 3227 | (缺) |
人口數據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報》,人均純收入為2011年數據,資料源自官網 |
組織機構
序號 | 機構名稱 | 序號 | 機構名稱 |
1 | 高新區辦公室 | 2 | 高新區黨群工作局(紀檢監察室) |
3 | 高新區招商局 | 4 | 高新區規劃局 |
5 | 高新區建設局 | 6 | 高新區經貿發展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
7 | 高新區社區工作局 | 8 | 高新區房屋徵收管理局 |
9 | 高新區人才與科技工作局 | 10 | 財政局(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審計局) |
資料來源於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