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村

山西省新絳縣古交鎮下轄村

村名由來

南蘇村位於古交鎮南部,原名蘇村,系因蘇家居此地而名,始建於北宋,初居堡、後移出,因本縣一名三村,侯村居南,以方位室名,故名南蘇村。

概況

全村轄6個居民組,368戶,1641人,黨員42名,耕地面積2104畝,

主導產業

該村是遠近聞名的粉條加工專業村,近幾年,他們大膽創新,改進粉條生產設備,引進先進制粉工,購進冰庫40台,變以前嚴冬生產為現在全年生產,年產粉條35000噸,產值2.1億元,產品以條勻、色亮,口感好,深受廣大民眾青睞,產品遠銷晉、冀、魯、豫、陝,該2010年經濟總收入141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185元。

河北省新樂市南蘇村

南蘇村位於河北省新樂市邯邰鎮, 南蘇村總共人口3350人,耕地4052畝,總戶數859戶,黨員115人,支村兩委幹部8人,村集體沙灘地150畝,村私辦企業有飼料廠1個,棉花加工廠2個,木器廠1個。2004年至2006年,村文明生態村硬化道道路3500平米,投資6.5萬元,綠化大街植樹4000棵,亮化新建路燈投資2萬元,新增沼氣池250戶。
村史:南蘇村史稱蘇村,後改稱南蘇鄉,80年代城鄉規劃建立邯邰鎮,南蘇鄉改為南蘇村,歸邯邰鎮管轄。
教育:南蘇村曾有南蘇國小、新樂市南蘇中學各一座,南蘇中學升學率曾多年位居全鎮第一,07年為回響省教育規劃將南蘇中學併入邯邰鎮中學。
特產:南蘇村主產西瓜,是名副其實的西瓜之鄉,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發展大棚種植。如今,生產設施已經由普遍“三膜”,升級到“五膜”,就是在大棚和地膜之間再增設棚膜,“三膜”增設一道,“五膜”增設三道,保證大棚內氣溫升高,促進西瓜生長,為了抵抗氣候因素影響,瓜農還採用了嫁接技術,使西瓜根系發達,葉片功能期延長,在保證西瓜品質的同時,又能促使其提早上市。97、98年期間種植京欣一號西瓜品種,畝產達到3000公斤,連二茬西瓜每畝收入超過5000元。
南蘇西瓜的特點是皮薄肉多,瓤紅籽黑,清甜解渴,味美價廉。圖片就是南蘇西瓜的真實照片。

山西省永濟市栲栳鎮南蘇村

南蘇村坐落在山西省永濟市栲栳鎮的西南方向,這裡距黃河不到15里路, 南蘇村緊鄰引黃渠。
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黃河兒女,這裡農業資源豐富,最著名的有小麥,蘆筍,玉米,棉花,尤其是蘆筍特別的著名,因為那塊全是沙地。
它交通便利,西鄰西安,東到石家莊,南到鄭州,北到首都。實在是我國發展必備的好村子。

山東省平度市張舍鎮南蘇村

村莊由來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蘇姓逃荒至此定居生息,故以姓取名“蘇村”。地名普查時因重名,經縣政府批准,於1982年更名為南蘇村。
政區人口
鎮駐地南5.5公里,地處丘陵,塊狀聚落。有村民123戶,人口400人,耕地800畝。
經濟狀況
該村以農業種植和石墨開採加工為主要經濟產業,年產糧食200噸。村經濟總收入891萬元,其中工業性收入743萬元,人均純收入5375元。
社會事業
自來水、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均為98%以上,擁有衛生室1處。農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以上。
河北省衡水市南蘇村 南蘇村(Nan su cun)隸屬衡水市安平縣馬店鎮,位於滹沱河北岸,東臨付各莊村,西鄰辛店,東北方向是北蘇村。村域塊狀聚落,呈長方形,主街兩條,均東西向,有683戶,2447人,大部分系漢族,有個別少數民族。村民以陳、李、蘇姓為主。多數村民以絲網產業為生,輔以種植農作物,有耕地4477畝。在古時,土著人蘇氏和從山西奉詔遷來地蘇氏,在此定居,因此地村北有一“高明大寺”,蘇氏便在寺南建莊,藉此附以姓氏取名高明大寺南蘇村。後世簡化為南蘇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