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新纂雲南通志》記載,南薰橋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由賓川知州朱官主持興建。現存的橋樑為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九月黎元熙主持重修。橋長15.6米,寬5.16米,高3米。條石為基,木瓦建牌樓;雕樑畫棟,檐牙高啄;廊橋臥波,古樸堅美。橋兩端為門亭,內立碑記;中為正亭,兩側設欄桿、坐方;橋頭懸掛“南薰橋”金字紅匾。結構精巧,工藝精湛,歷經風雨數百載,仍巍然壯觀。改革開放以來,省、州人民政府曾先後兩次撥款維修,現保存完好。
1988年5月27日,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南薰橋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26日,中共大理州委決定,將南薰橋列為州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革命傳統
南薰橋不但年代古老,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6年4月,賀龍、任弼時率紅二、六軍團長征過賓川,在州城遇反動勢力阻撓。4月20日拂曉,紅軍派出一位團參謀長帶著五個戰士,經南薰橋,抵城南門喊話,要偽縣長出來談判解決紅軍過城問題。守城頑敵公然開槍打死紅軍談判代表,紅軍被迫攻城。戰鬥中,南薰橋成為紅軍的掩體和搶救傷員的臨時救護所。當日下午,攻克州城,殲滅守城頑敵。是役為紅二、六軍團途經滇西最為激烈的攻堅戰,打出了紅軍軍威,有力地教訓了反動勢力。此後,紅軍途經鶴慶、麗江、中甸,敵人聞風喪膽,逃之夭夭,不敢再負隅頑抗。
橋名由來
南薰橋題名為“南薰”,其題旨表現了古代執政者愛民求治之良苦用心。
據現存明代李元陽《南薰橋記》(《雍正賓川州志》卷十二)載:“嘉靖二十三年正月甲子,賓川知州安莊朱君作橋於城之南門。越三月朔,橋成。明日丙午,州之賓僚士儒合酹於橋,祝爵於侯。維時凱風景明,其為士者歌薰風之詩。賓曰:‘其以 ”南薰“名橋,侯之惠和,其永於吾土乎!’乃馳龍津何邦憲書,征靈鷲山人李逸民為之記。”這段文字記載了該橋為知州朱官主持興建,開工、竣工的時間,該橋命名為“南薰”的經過及橋名題寫者和《南薰橋記》作者。
南薰橋的命名,可以說是長官意志,也可以說是民意。南薰橋於1544年正月甲子破土動工,竣工於三月初一。第二天,三月初二,全州(縣)官紳士子在橋上集會舉行慶典,並向朱知州敬酒祝賀。其時春風和煦,陽光燦爛,朱知州興致很高,在慶典上給與會的士子們放歌吟唱先秦古歌《南風歌》。現場有識之士即倡議:“如果以‘南薰’ 為橋名,知州大人惠民之德政,將會永遠地留在我們賓川土地上啊!”民眾當即附議。於是就派人騎快馬請何邦憲(賓川第一進士,於時為朝廷命官,在雲南省外任職)題寫橋名,請雲南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李元陽(大理人)撰寫《南薰橋記》。
品味這段文字,不難看出,橋命名為“南薰”實乃知州朱官的主張,但他不專斷,而是在竣工的慶典上婉轉地提示,獲得了民意的認同。
南風含意
“南薰”即南風,又稱薰風,薰是清涼溫和的意思。其典出自先秦古歌《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南風歌》相傳為舜帝所作。全詩雖四句,但情思複雜。它借舜帝之口抒發了先民對“南風”既讚美又祈盼的雙重感情。因為,清涼而適時的南風,對萬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樣重要,不可或缺。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慍是怨恨的意思,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的。赤日炎炎,暑氣如蒸,百姓怎能無怨?而南風一起,天氣轉涼,萬民必有喜色。所謂薰風兼細雨,喜至怨憂除。“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適時的南風啊,可以使萬民百姓財源茂盛,豐產增收。由於對“南風”的讚頌和祈盼,是通過擬想的舜帝口吻表達的,因此,經後世儒家詩評家的闡釋,“南風”逐漸具有比興之意,並成為執政者體恤百姓的象徵意象;歷代詩人也常以“南風”來稱頌執政者對百姓的體恤之情和煦育之功。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南風”是最具美頌色彩的意象之一。先秦古歌《南風歌》,即讚頌“南薰”煦育萬物、播福萬民的恩澤之歌。南薰橋命名的典故,也反映了古代執政者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