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由路

南由路是隴關道南側的一條輔助路線。公元前3000年炎帝族由渭水上源沿渭水側畔東徙時當經此路。

簡介

南由路是隴關道南側的一條輔助路線。公元前3000年炎帝族由渭水上源沿渭水側畔東徙時當經此路。
“南由路”一名,始見於唐宣宗大中六年(852)隴州防禦使薛逵奏摺:“臣當界又有南由路,亦是要衝。舊有水關,亦請準前扼捉。”所謂“舊有水關”,當系置於通關河渡口處的安夷關。根據1986年甘肅天水市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的7幅板繪圖分析,此路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為秦人所利用。秦襄公時,秦人由西陲遷都汧邑,取南由路捷近平易,渡通關河沿蘇家河谷東徙至汧。

歷史沿革及道路修治

渭水上游左側的支流通關河,東、西兩側支流密布,東側的蘇家河發源於寶雞縣香泉鎮西北的五峪峽,而香泉河的一條西支流亦源於五峪峽,通過五峪峽,使香泉鎮和蘇家河間有谷道相通接。今之香泉鎮,北魏時初為長蛇鎮,孝明帝時(516~528)置南由縣。由香泉河東支流東行,過吳山南沿司川河至寶雞縣功鎮(隋唐時為吳山縣)。由縣功鎮東去,經橋鎮渡汧水,復經長青達於秦漢之雍縣、北朝的岐山郡、隋之扶風郡、唐宋元明清的鳳翔府。這條大體直東直西的谷道,絕大部分路段是沿河溪谷地而行。
周平王元年(前770),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並賜“岐以西之地”。但“豐岐之地”當時為戎、狄所控制,周平王五年(前766),秦襄公死於“伐戎而至岐”的戰役中。繼位的秦文公不得已又退回西陲故地。周平王八年(前763),秦文公率兵700人“東獵”,達於“汧渭之會”(今寶雞縣、眉縣一帶)。秦人一系列的東來西往,亦當由甘肅清水縣的秦亭東行,經南由路達於汧水和渭水匯合處。
1986年天水市放馬灘一號墓出土的板繪地圖,第三塊木板A面地圖上,沿渭河流向標示出一條向東的交通路線,並有專門符號且用文字標示出“燔史關”。道路設關,知是一條比較重要的道路。該板繪地圖整理者何雙全先生認為燔史關在陝西寶雞鳳閣嶺一帶。1978年2月,風閣嶺秦墓曾出土一批秦國文物,可以作為當時循渭水北側存在一條交通道路的佐證。《寶雞縣誌》記:“佛岩在縣西四十里,俗名西武當,北連吳山。”此石窟遺蹟地處“方唐鋪”附近,道路中設“鋪”,說明在古代它是一條郵路。
北魏設南由縣,唐元和三年(808)併入吳山縣。《通典》記“吳山縣西有安夷關”,即薛逵奏摺中所說的“舊有水關”,得知安夷關是遮水為關。此“水”當為通關河。安夷關與秦的燔史關有何淵源關係,雖不能確知,但秦、漢、南北朝、隋、唐時期,通關河下游先後設關,說明蘇家河、香泉河、司川河這條谷道,不是山間小徑而是穿越隴山僅次於隴關道的一條間道。
據寶雞市地方志編纂辦公室梁福義先生實地考察,南由路由今鳳翔縣西南行,經過靈山南側的紫荊山頭到長青,渡沂水,至橋鎮,再過聚慶橋到縣功鎮。由縣功鎮溯司川河西行,經司街過後安寺到范家河,折西南行至香泉。自香泉經五峪峽西北行,進入蘇家河谷。蘇家河是通關河的一條大支流,河谷較寬闊,谷道較平易,是關山南側必由之徑。“通關河”位於關山,通往大震關。沿通關河南行約二里到元灘河。由元灘河與通關河交匯處附近渡通關河西去,有路通甘肅省清水縣山門鎮。再西,經清水縣達於天水市,即唐代秦州上邽縣。通關河與元灘河交匯處附近,當為安夷關所在地。秦燔史關在今鳳閣嶺,距安夷關甚近。周孝王時準許秦人築的秦邑,約在今甘肅清水縣秦亭一帶。則秦人由秦邑經燔史關渡通關河,漢、魏、南北朝、隋、唐時由安夷關渡通關河,經地相去不遠。鑒於渭河北側懸崖絕壁,今之鐵路雖開鑿隧道沿渭河北岸而行,古代限於技術水平,沒有可能闢為道路。因此,古代無論由通關河下游何處渡越,必經行蘇家河河谷。另外,甘肅省清水縣山門鎮是個三岔路口,東北接隴關道,西南達秦州,東經南由縣、吳山縣達鳳翔府,山門鎮是南由路西端的起點。如取便捷即由南由路;走驛道取隴關道,二者皆為鳳翔府、秦州間的通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