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鎮[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

南溪鎮[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

金寨縣南溪鎮是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一個山區邊貿重鎮,是著名的立夏節起義發源地。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曾爆發了震驚鄂豫皖三省的“立夏節起義”,有近萬名英雄兒女參戰。誕生了林維先、曾紹山、張賢約、滕海清等14位共和國將軍,被譽為將軍縣裡的將軍鎮。國保單位丁埠大王廟座落鎮內。這裡是天麻、靈芝、茯苓等200餘種綠色中藥材的盛產。全國第一所希望國小、省級示範高中南溪中學、南京軍區援建的八一中學座落鎮境。全鎮總面積205平方公里,轄11個村1個街道,總人口5.2萬人,年實現產值4.6億元。

概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 川府函[2011]55號)同意,  撤銷南溪縣,設立宜賓市南溪區,原南溪縣行政區域為宜賓市南溪區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溪鎮。

基本情況

南溪縣 南溪縣

南溪縣

南溪區全區南北長40.2公里,東西寬35.4公里,幅員面積704.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地勢北高南低,地貌以丘陵為主,間有平壩,海拔高度254-592.3米,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性氣候區,年均降雨量達1072.71毫米,年均無霜期達348天。全區轄9鎮6鄉,214 個村,1619 個村民小組。2010年末全區總戶數130635戶,總人口422684人;其中城鎮人口87983人,占總人口的18.7%;少數民族人口 522人,占總人口的 0.14 %;城鎮勞動者登記失業率3.9%。區人民政府駐南溪鎮,位於宜賓、瀘州、自貢三市品字形區域中心地帶,是一座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城,建成區面積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6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395人。  電話區號:0831

地理位置

南溪縣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岷江、金沙江在宜賓匯合成為萬里長江,首經南溪滾滾東流,故稱南溪為“萬里長江第一縣”,南溪縣位於四川南部,北面為富順縣,西面為翠屏區,南面為長寧縣,東面為江安縣,地處宜賓、自貢、瀘州三市交匯腹心地帶,橫跨長江兩岸,距重慶市200公里,成都市340公里,宜賓市40公里。已列入宜賓市“十一五”建成區規劃的核心腹地,即將成為宜賓市的南溪區。

交通條件

南溪縣地處宜賓、瀘州、自貢川南三市品字形中心,距重慶市200公里,成都市340公里,宜賓市40公里,水、陸、空交通便捷,環境容量大,具有承接大中型企業轉移的基礎條件。

公路

宜賓至南溪工業大道(一級路)正在建設中,2008年可全部完工,屆時,南溪縣至宜賓市的公路里程將縮短至33公里,可完全融入宜賓市半小時經濟圈。規劃的自貢至南溪一級公路,自貢段已順利開工。今年即將動工興建的宜瀘高速公路貫通南溪境內,兩條省道S206線遂筠路、S307線瀘鹽路穿境而過,使南溪縣與周邊城市有機結合。

鐵路

距離宜賓火車站48公里、自貢火車站80公里、瀘州火車站55公里。

水路

長江水路從西向東橫貫全縣流徑39.5公里,四季通航,枯水季節最小通航能力1千噸,縣內東門沱貨運碼頭岸線長480米,寬25米,前沿水深5—10米,深水泊位3個,常年可停靠600一1000噸的船舶,年吞吐貨運量60一100萬噸。羅龍、九龍灘還有兩個吞吐量30一40萬噸的貨運碼頭,可供企業貨運進出。南溪碼頭和汽車裝卸費用4-6元/噸。南溪縣作為宜賓市的重要港口樞紐,已列為宜賓市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設的重點,擬建多用途泊位,已啟動羅龍、九龍灘作業區建設,豐水期通航能力達3000噸級以上,枯水期通航能力達1000噸級以上。

航空

距宜賓機場50公里,距瀘州機場50公里。南溪至宜賓、瀘州、自貢、內江四市距離較近,是宜賓城市規劃區內菜壩機場外遷,建設川南三市航空樞紐港口的最理想之地。宜賓城市規劃的空中通道——未來的川南航空樞紐港已在南溪汪家鎮和劉家鎮進行了前期選址。

歷史沿革

文明門古城樓 文明門古城樓

文明門古城樓

南溪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南北朝梁設南廣縣,隋仁壽初年(601-604年)因避太子楊廣諱,改為南溪縣至今。縣初治今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北岸(涪溪口至桂輪場)。唐乾符二年(875年),在仙源壩築奮戎城(今南溪鎮)。宋乾德(963-969年)中,遷治奮戎城。南溪建縣前,隸屬犍為郡僰道縣。梁時屬戎州六同郡。隋開皇(581-600年)初廢六同郡,直屬戎州。隋大業初年(604-617年),屬犍為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屬戎州。唐天寶元年(742年),屬南溪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復屬戎州。宋乾道六年(1170年),屬敘州。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隸於敘州路。明清時,屬敘州府。1913年,廢敘州府,隸於川南道分巡。1914年,隸於永寧道分巡。1929年撤永寧道,直屬四川省。1935年至1949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1949年12月7日南溪縣解放,1950年,南溪縣屬宜賓專區專員公署。1954年,屬宜賓專員公署。1978-1997年,屬宜賓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設市以來,隸屬宜賓市管轄。  1997年,南溪縣面積704.4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9個鎮、7個鄉:南溪鎮、羅龍鎮、黃沙鎮、汪家鎮、大觀鎮、劉家鎮、仙臨鎮、長興鎮、江南鎮、金竹鄉、石鼓鄉、林豐鄉、大坪鄉、留賓鄉、裴石鄉、馬家鄉。縣政府駐南溪鎮,距宜賓市區40千米。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77289人,其中: 南溪鎮 99965 羅龍鎮 37066 劉家鎮 24855 江南鎮 16128 大觀鎮 41726 汪家鎮 15748 黃沙鎮 15025 仙臨鎮 31203 長興鎮 20288 裴石鄉 17102 馬家鄉 9853 金竹鄉 8181 大坪鄉 5834 石鼓鄉 11604 林豐鄉 7295 留賓鄉 15416   2001年底(估計時間),全縣面積703.43平方千米,人口374922人,轄18個居委會、214個行政村。(下面數據根據“宜賓市政府網站”,全縣數據為本站合計)   2011年7月28日,南溪縣更名為南溪區,成為宜賓市第二個縣級區。 南溪鎮 面積55.68平方千米,人口77417人。轄23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  劉家鎮 面積54.84平方千米,人口30016人。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長興鎮 面積36.6 平方千米,人口26116人。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仙臨鎮 面積67.12平方千米,人口39647人。轄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大觀鎮 面積78.01平方千米,人口39668人。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汪家鎮 面積40.71平方千米,人口18510人。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黃沙鎮 面積38.32平方千米,人口15927人。轄 9個行政村。  羅龍鎮 面積60.15平方千米,人口34931人。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江南鎮 面積41.85平方千米,人口19977人。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留賓鎮 面積28.22平方千米,人口19200人。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裴石鄉 面積32.9 平方千米,人口 2723人。轄13個行政村。  大坪鄉 面積24.61平方千米,人口 7081人。轄 6個行政村。  林豐鄉 面積32.83平方千米,人口 9146人。轄 6個行政村。  石鼓鄉 面積28.15平方千米,人口12640人。轄 9個行政村。  金竹鄉 面積32.15平方千米,人口 9927人。轄 8個行政村。  馬家鄉 面積51.29平方千米,人口11996人。轄12個行政村。  2004年,南溪縣轄9個鎮(南溪、羅龍、劉家、江南、大觀、汪家、黃沙、仙臨、長興)、7個鄉(裴石、馬家、金竹、大坪、石鼓、林豐、留賓)。  2005年,南溪縣轄9個鎮、7個鄉:南溪鎮、羅龍鎮、劉家鎮、江南鎮、大觀鎮、汪家鎮、黃沙鎮、仙臨鎮、長興鎮、裴石鄉、馬家鄉、金竹鄉、大坪鄉、石鼓鄉、林豐鄉、留賓鄉。  2006年5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9號)批准:同意南溪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南溪縣轄15個鄉鎮。撤銷金竹鄉,將原金竹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羅龍鎮。羅龍鎮政府駐羅龍場。  2011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 川府函[2011]55號)同意,撤銷南溪縣,設立宜賓市南溪區,原南溪縣行政區域為宜賓市南溪區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溪鎮。 1500年以來,南溪縣湧現出許許多多耀眼的名人。諸如明代的侯良柱;清代的包寬;以“書法名噪於遐邇,而畫尤工絕”的“包體字”創造者包弼臣;五糧液鼻祖鄧子均;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和孫炳文烈士等。

基礎設施

南溪縣風光 南溪縣風光

南溪縣風光

南溪縣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全縣公路里程已達1250.756km,等級外公路975.5km,共有209個村通公路。有內河裡程63km(其中長江幹線39km)。全年客運量5110萬人/公里,貨運量670萬噸/公里,水運客運周轉量827萬人/公里,水運貨運量735萬噸/公里。通訊設施完善,程控電話覆蓋全縣16個鄉鎮,移動通信網路覆蓋全境。2002年末,共有固定電話26707部,城鄉居民每百戶電話擁有量6.5 部;共有行動電話用戶28151戶,百人行動電話擁有量達6.9 部。全縣16個鄉鎮城鎮居民都使用自來水,其中縣城用水戶8659戶,年供水350萬方。電力設施完備,年供電16500萬千瓦時,總供電線路達4048公里,已有162個村完成農網改造。全縣有南溪鎮、留賓鄉等2 個鄉鎮使用天然氣,其中南溪鎮天然氣用戶達8200戶,年供氣289萬方。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全縣有水庫40座,其中小(一)型水庫12座,小(二)型水庫27座,總庫容達5917萬立方米;有石河堰151條,山坪塘2795口,提灌站231處,總裝機容量6430千瓦。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雲台湖等風景旅遊區。

生態資源

自然資源

南溪縣的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24.18%,土壤肥沃,以紅壤為主,PH值為酸性。境內有長江、黃沙河、龍灘河、桂溪河等河流,年徑流總量2164--3295億立方米。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多種,如白鱘、白鶴、野豬等;野生植物120科191屬309種,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杏,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楨楠、潤楠、油樟、龍眼、桫欏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灰石等。

南溪特產

南溪豆腐乾 南溪豆腐乾

南溪豆腐乾

南溪黃粑、豬兒粑、南溪豆腐乾、金竹西瓜、南溪米花糖、南溪花生糖、長興甜麻竹、四川優良白鵝

經濟狀況

2007年,全縣GDP完成31.23億元,同比增長15.1%。完成工業總產值30.2億元,同比增長40.9%;工業增加值10.2億元,同比增長31.3%。實現農業總產值17.4億元,同比增長6.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同比增長42.1%。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5.3億元,同比增長209.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650萬元,同比增長3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4億元,同比增長17.8%。農民人均純收入4019元,同比增加62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1元,同比增加1651元。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8‰。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9%。

社會事業

南溪縣第一中學 南溪縣第一中學

南溪縣第一中學

全縣有高中5所,國中22所,國小144 所,幼兒教育點25個,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在校生5855人,國中在校生18557人,國小在校生4098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5%,國小升學率98%,國中升學率64%。全縣有專任教師2399人。四川省南溪縣第一中學校始建於1904年,是一所質量上乘、品牌響亮的省級首批示範性高中,國家級重點中學,被譽為“川南教育明珠”。學校占地225.61畝,教職工278人,83個教學班,在校生5000餘名。學校教學設施齊備,有400米塑膠跑道、足球場、游泳場、天象館、科技館、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設施。教學成績一流,連續15年來位居全市前茅,是宜賓市規模最大的高完中和視窗學校。先後榮獲省校風示範校、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被選入《中國名校》、《中華學府志》等書。2003年12月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南溪縣高級職業中學校是全國重點職業學校。有專職教師124人,學生 2119人。學校占地面積120畝,建築面積23600平方米。學校有一流的田徑場、實驗室等設施。全縣有縣級醫療衛生單位4個,其中國家二級甲等醫院一個,鄉鎮中心衛生院3個,一般鄉鎮衛生院16個,床位1084張。全縣有科技人員5720人。緊緊圍繞建設四川文化名縣的戰略定位,構建“大文化”格局,文化事業取得突出成績。有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570平方米,藏書3萬多冊,開放了電子閱覽室;有二級乙等縣級川劇團一個,創作排演了許多優秀劇目。成功舉辦了“全民健身活動周”,第三屆龍舟賽,全縣籃球聯賽,廣場音樂會,鬧元宵焰火晚會,首屆藝術節,金竹西瓜節以及第六屆梨花節等文體活動。

發展規劃

南溪縣 南溪縣

南溪縣

堅持“頭五年強基,再五年突破,後十年跨越,實現翻三番”總的奮鬥目標,並確保實現三大階段性目標,即:到2005年,全縣實現GDP總量在1999年基礎上翻一番;到2010年,建成宜賓經濟強縣、四川文化名縣、全國生態示範縣、宜賓市的衛星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新的跨越;到2019年,實現GDP總量在2000年基礎上翻三番,2020年,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趕超當年全市平均水平。  主要策劃了“新加坡中國風情水墨畫展”,2003、2004“新寫意水墨畫邀請展”等。1989年、1997年、1998年等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中央電視台、亞洲電視台等多次專題介紹,出版有《南溪作品集》數種。

優勢特點

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突出,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南溪屬長江經濟產業帶,是宜賓市的衛星城市,縣城位於宜賓、瀘州、自貢三市交匯處,距離酒都宜賓僅40餘公里。長江黃金水道穿境39公里,屬長江三級航道,已建成30萬噸級/每年深水碼頭。千噸駁船可順流直達上海。南溪與宜賓、瀘州、自貢均為二級水泥路相連,毗鄰內(江)一宜(賓)高速公路和隆納高速路,距宜賓航空港50公里,距瀘州航空港60公里,其中水泥里程達92.07公里,建有宜賓市最大的是城客運中心,縣、鄉、村三級交通網路初步形成。 南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1998年至2001年,通過各種投資渠道共投入建設資金近6億元完成了舊城改造。縣城“六網一市”(道路、水、電氣、通訊、廣電和市場)進一步更新,市政建設初具規摸,市民生活水平較高,擁有現代化住宅小區多處。現年供電量達1.33億千瓦時,自來水現日生產能力3萬噸,二水廠建成後可達6萬噸,天然氣日供氣能辦4萬立方米。電話裝機容量1.5萬門,已進入國際電話自動網,可通過寬頻網或ISDN入英特網,移動通訊、傳呼覆蓋全縣各鄉鎮,實現村村通電話,全縣電話普及率達3.7%。

資源豐富

南溪錦橙 南溪錦橙

南溪錦橙

農業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特色農業初具規模。南溪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歷史上有名的魚米之鄉;現在已建成水利工程3500處,是四川省糧食、甜橙、家禽、蔬菜、蠶桑生產基地縣,生面綠化達

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標是和小康縣,是全國撐綠竹基地,成片種草4萬畝,年出欄“四川白鵝”500萬隻,優質蔬菜7.5萬畝,優質水果4萬畝,初步形成了獨具南溪特色的綠色食品產業。  旅遊資源萬面,南溪有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的文明門古城樓,是長江上游沿岸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樓;有“小峨嵋”之稱的雲台山省級森林公園;距蜀南竹海、石海洞鄉等景點僅50公里;每年隆重舉辦的“梨花節”、“西瓜節”,推動了觀光旅遊業的發展。目前,南溪旅遊基礎設施及服務設施基本完善,功能齊備,日接待能力達1000多人,旅遊業呈蓬勃發展態勢。

地方工業

軍工資源優勢突出,地方工業已形成支柱。南溪境內的南山機器廠、紅光化工廠和長慶機器廠等軍工企業縣曹生產設備、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和項目等優勢,固定資產淨值9億元。有國內唯一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射釘緊固器材科研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射釘之王”。近年來三個軍工企業在開發射釘緊固器材、摩汽配件、醫藥等民品上已邁出步子,產值達3.92億元。地方工業已形成四大支柱:一是以射釘緊固器材為龍頭的機械加工業;二是以民用炸藥、醫藥品為龍頭的化工業;三是以南福系列酒、南溪豆腐乾為龍頭的食品工業;四是以水泥、瓷磚為龍頭的建材業。

科教文化

科教文化保持著領先。1986年南溪進入全國100個基礎教育先進縣行列,1997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萬人升學率連續幾年位居宜賓市第一。南溪是四川省文化先進縣,有宜賓市唯—一家縣級電視台。光纖加密電視網路已覆蓋10個鄉鎮和部分村社。2000年創建省級科技先進縣獲得成功。

社會環境

社會軟環境優越,經濟發展前景美好。南溪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被評為市級文明縣城和市級衛生縣城,目前已在爭創省級衛生縣城。南溪黨政一班人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切實轉變幹部作風,“民情日記”制度受到省委的肯定和推廣。南溪是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現正爭創“省模”。堅持“大開放促大開發,大開發促大發展”的方針,為鼓勵招商引資,南溪主要對項目審批、企業註冊、土地使用、稅收、規費繳納和相關配套措施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強化對外商的服務意識,堅持一事一議,特事特辦、一企一策;實施“一扇門”服務,實行新辦企業項目代理制,讓投資者只進一家門,委託代理萬家事。堅持政務公開、公開辦事程式和收費標準,提高透明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駐縣企業

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雄渾蓬勃的發展生機,南溪,作為宜賓未來的工業新區,已成為一方投資熱土。五糧液、天原、絲麗雅等三大知名企業集團,把南溪作為新的戰略支點:絲麗雅集團長信實業,十一五期末銷售收入將達到10億元;天原集團天藍化工十一五期末銷售收入將達到30億元,並將建成中國五鈉基地;五糧液藥業進軍生物製藥產業,十一五期末將達到50億元;宜賓市的其他新上項目和外遷企業也紛紛把南溪作為投資的首選,南溪正成為百億工業縣、正在成為宜賓市工業發展的主要區域。

五糧液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宜賓製藥 宜賓製藥

宜賓製藥

五糧液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是五糧液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公司始建於1969年,以生產中成藥製劑為主,建有完善的針劑、口服劑、片劑、顆粒劑、糖漿劑、硬膠囊劑生產線;備有國內一流的分析儀器、實驗動物房等先進檢測手段;擁有年生產針劑一億支和口服液一億支的生產能力。公司已於2007年2月進駐南溪,分三期建設,工程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

宜賓絲麗雅集團公司

宜賓絲麗雅集團 宜賓絲麗雅集團

宜賓絲麗雅集團

絲麗雅集團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以生產維卡纖維和棉漿粕為主導產品的綜合成長型企業,現已形成年產維卡纖維6萬噸和棉漿粕4.2萬噸的能力,居全球第一。公司產品海外市場占有率達15%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集團於2007年元月正式入駐南溪,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長信公司。

宜賓天原

宜賓天原集團 宜賓天原集團

宜賓天原集團

天原股份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百強企業、西部最大的氯鹼化工企業、中國最大的電石法聚氯乙烯製造企業。創建了中國氯鹼行業燒鹼和聚氯乙烯生產集氯鹼、能源、熱電、電石、化工、建材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主導產品聚氯乙烯和燒鹼產量躍升到30萬噸以上。公司於2003年9月在南溪成立了天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並迅速發展為南溪的優秀精細化工企業。

歷史名人

侯良柱 ( ?~1637) 字朝石,四川南溪縣人。生年不詳。明天啟元年(1621年),任四川;副總兵時,永寧主司奢崇明叛明,攻陷遵義,候起兵討伐。天啟三年恢復遵義城,招降奢部將安鑾。天啟六年五月代理四川總兵,鎮守永寧。  崇恢二年(1629年),侯同監軍副使劉可訓、副將鄧紀率部,與奢崇明等大戰於五峰山桃紅壩和鵝項嶺,軌獲甚多,時稱“西南奇捷”.崇禎七年升左都督,世蔭錦衣指揮僉事。不久,任四川總兵,駐守廣元。崇禎十年,候率兵阻擊李自成義軍入川,在梓撞被擊斃。   孫炳文

孫炳文 孫炳文

孫炳文

(1885~1927)革命烈士。字浚明,四川南溪縣人。1908年考入北京京師大學堂文科預備班,後去保定高等學堂插班暫讀,其間曾參加京津等地激進青年組織“鐵血團”。1911年加入同盟會,被推舉為京津同盟會文法部長,同時任《民國日報》總編輯。  辛亥革命後,重讀北京大學。畢業後,常在報上撰文聲討袁世凱,後因“鐵血團”事敗。返川執教於敘屆聯中和遂寧師範。1917年,結識朱德,任朱部諮謀,遂成莫逆之交。1920年。任四川造幣廠廠長。1921車返鄉,創辦平民夜校,傳播革命思想。1922年與朱德同赴北京找陳獨秀未遇,旋去上海會見孫中山,孫欲挽留問討陳炯明,但二人受革命激進思想驅使,急欲找黨。9月,孫、朱二人同赴柏林會見周恩來,經周介紹於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德期間,刻苦攻讀馬恩著作,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曾往返柏林、中國,傳達黨的指示。  1925年8月奉黨之命回國,任廣州國民革命軍上校秘書,兼任廣東大學教授,“參與確定了有關黃埔軍校政治部的原則,寫出政治部工作方針和檔案”。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爆發,孫遭逮捕,旋經周恩來等營救獲釋。6月任總政治部秘書長,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上,孫任總政治部後方留守處主任,領導和組織籌備資金、器械、醫藥和補充戰鬥人員、訓練骨幹的工作。1927年4月,去武漢就任軍事委員會總務兼軍事廳長,途經上海,被國民黨逮捕。秘密殺害於龍華。   甘棠  (1910~1971)女,原名闞思穎。又名闞思英。四川南溪縣人。1924年,入敘府女子中學讀書,受到革命思想啟發。1926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黨。不久,到重慶中法大學讀書,在“三.三一”慘案中負重傷,治癒後入上海文治大學學習。任該校黨支部書記。1928年,調中央特科作交通員,後在江西蘇區交通總站任秘書及中央局婦女部秘書。1934年,隨中央紅軍長征,後奉命留川南。任中國工農紅軍“川南遊擊縱隊”政治部宣傳隊長,繼調司令部作指導員兼組織幹事,與敵人進行艱苦的游擊戰。  1936年隊伍被打散。遭抓捕,西安事變後出獄。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四川省委工委秘書長。中共川康特委婦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石家莊市委婦委書記、市委執委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重慶市婦委書記、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共四川省監委常委、四川省婦聯執委等職。   郭伯和

郭伯和 郭伯和

郭伯和

(1900~1927) 革命烈士。又名象豫,四川南溪人。1918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三中學,思想進步,被選為該校“愛國救亡學生會”會長。1921年轉敘府聯立中學畢業,1922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學習,深受該校教員瞿秋白、揮代英等的教育。曾與餘澤鴻、李碩勛等發起組織平民世界學社,出版《平民世界》半月刊,宣傳、組織工會,培養工運骨幹。  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在反“五卅慘案”的鬥爭中,任上海學生聯合會執委,曾奮不顧身,帶領民眾與軍警搏鬥。10月任上海滬西工業區小紗渡部委書記。次年7月被捕,經營救出獄,年底任閘北區部委書記。1927年,上海工人爆發第三次武裝起義,郭率工人糾察隊,攻下敵人多處據點。6月,任江蘇省委組織部長。旋與陳延年等同時被捕,7月,就義於龍華。   闞舜臣 闞舜臣(1870——1946年),名與灃。南溪縣城人,祖籍阜鳴鄉。幼時就讀於陳最侯門下,勤奮好學。  民國9年(1920年),他同縣人成立慈善會,並任擅長,對孤貧老幼無食者施米,病者施藥,死者施棺。施米堅持20餘年,每月給救濟憑摺,領米5升,年關增補。後承辦慈善堂、孤老院、孤兒院、浮屍會等工作,尤對孤兒盡力扶救,介紹其學手藝,當學徒,從小商,直至能獨立為生。主持培修鳳翔門護城溪石橋、闞家橋、磨刀溪小石橋、大溪大橋。東門護城溪、大溪口、桂溪,遇盛夏水漲,高有義渡。兩次修建東門提坎。培修名勝古蹟龍騰寺及山門石牌坊和於公廟石牌坊。資金除自捐外,全靠倡議募捐。  他青年習書法繪畫,晚年更精益求精。每天早上練字,上午繪畫,持之以恆。習顏字、柳字,又善行書,字型剛勁流利。書法屏、對居多,繪畫長於蘭、竹。雲台山有對聯碑刻、龍騰山石壁“李公洞”3字、大溪口石橋題字、《南溪文征》封面都是他手書。楷書有《傳家寶訓》木刻成書,流傳較廣。字畫聞名川南,有求者,從不推辭。縣內不少人家藏有他字畫。又是民國《南溪縣誌》監印之一。

河流南溪

位於福建福州市,溪寬且直。唐宋間建有小橋、當橋、下橋等3座古石橋,現保存完好。南岸即屏山,屏山支分五脈,號為“五蛇落洋”,北岸舊街,已闢為農貿市場,景況繁榮。溪水流至前塘旋轉太極後出上港,經港西、仙橋、文武砂十八孔入海。溪水清澈碧藍,灌溉萬頃農田,又可供萬民飲用。1960年,當地民眾建成幸福橋,1995年擴建,時福建省省長賈慶林為之親書“幸福橋”三大字。溪旁保存著宋二難碑(北宋祥符元年,潘循、潘衢兄弟同登姚曄榜進士,故改其鄉名安時為二難)、監察御史潘文卿故居、明南昌知府莊維春宅第。由於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方便,這裡歷來商賈雲集。盛夏時節,兒童戲水,百姓納涼,其樂無窮。每逢端午佳節,男女競渡龍舟,尤其夜划龍舟,兩岸燈火輝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蔚為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