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客屬總會

1948年8月24日改名為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 1949年8月23日宣布使用新會名。 “南洋客屬總會”位於新加坡牛車水鬧市區柏城街20號。

基本信息

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1923年湯湘霖等倡議成立,由新加坡應和會館與豐永大公會召集八屬同僑大會,組織客屬總會。1926年開始修建會所,1928年底落成。1929年8月23日正式成立。首屆會長鬍文虎。日本占領新加坡期間停止活動。1945年秋日本投降後,該總會及各屬會相繼復會。1948年8月24日改名為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1949年8月23日宣布使用新會名。1952年改選職員,胡文虎續任會長,下屬28個社團。1996年11月主辦第13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第31屆(1996-1997年度)董事會會長曾良材。
“南洋客屬總會”位於新加坡牛車水鬧市區柏城街20號。“牛車水”,這有七分中華文化、亦有三分古樸氣息的名字,使記者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蘇東坡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遙想著大宋淳樸的田園風光,竟置身異國繁華他鄉。這穿越時空的“牛車水”,確實是唐人街,且歷史悠久。“牛車水,因早期新加坡還沒有自來水供應,每家每戶的華人都必須拉著牛車到安詳山的一口井取水而得名。作為唐人街,牛車水最突出的特點是每條街都用中文名,商號招牌亦冠名中文。”南洋客總前來接我們的秘書呂先生介紹說。
柏城街位於牛車水之東,建於二戰前,騎樓風格。為迎接8月9日的新加坡國慶,整條柏城街騎樓外牆上掛滿了新加坡國旗。南洋客屬總會是座六層大廈,與周圍樓房所不同的是,正門蹲著兩隻石獅,長長的騎樓走道上吊著一排八隻大紅燈籠,黑漆木匾上是燙金中文繁體字“南洋客屬總會”。“南洋”,在客家人的詞條中,至少有300年歷史。較之滄桑的南洋,“客屬總會”建築無疑顯得年輕而具時代感,畢竟,她佇立在此,也就是80年時光。
“現在我們看到的南洋客總,是1923年僑紳湯湘霖等發起倡議,由應和會館、豐永大公司號召茶陽、永定、廣西等客家會館加入而成立的。時值新加坡政府收回廣府、客家兩幫義山青山亭,將之劃入市區。湯湘霖等前輩向政府請求,得以置換柏城街面積6668方尺,占地4400平方英尺(折合408平方米)的地皮。在客屬僑裔共同努力,尤其是胡文虎兄弟的大力捐助下,於1926年春動工,並於1929年舉行了落成慶典。”客總總務黃淼權先生對記者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