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39年冬天,山西某抗日戰場上一場慘烈的戰鬥拉開序幕,危急關頭,騎兵團駱團長帶著這支連隊衝過來增援。最終,八路軍以慘重代價贏得勝利,團長壯烈犧牲。連長老周重整人馬,隨著大部隊向陝北轉戰。途中,他們接到命令,上繳輜重和馬區,向延安以南的南泥灣地區進拔。這支作戰部隊,從此開始了一段不尋常的歷程——屯兵開荒。
墾荒種地,沒有任何畜力、農具,連最基本的鋤頭,平均3個人才有一把。戰士們放火燒荒,用手翻石頭,用刺刀砍灌木,赤手空拳,忍飢挨餓,幾乎用最原始的方式,拉開了大生產的序幕。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生產運動,其艱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繁重勞動、飢餓、疾病,九龍泉的墓地新墳在增加。鐵器是開展生產必須的工具,也是當時最大的難題。最初,戰士們用敵人打過來的炮彈片,造出了10幾把自製工具,但仍然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以老周、楊志為首的連隊骨幹決定鋌而走險,組織敢死隊過黃河到日占區去端鐵軌。然而,當敢死隊員深入敵後,成功拆下一根根鐵軌的時候,鬼子巡邏隊出現了,被拆毀的鐵軌和敢死隊員都暴露在照明彈下,一場惡戰。
敢死隊用生命換回的鐵軌派上了大用場,大部隊很快進駐南泥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這片曾經荒涼的不毛之地在這些英勇善戰的軍人手中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它的面貌,改變著它的顏色。
由於喉嚨受傷,苗子在進駐南泥灣後,始終無法說話。這時候,一排長楊志走進了她的世界。這位個性鮮明、充滿智慧又非常勇敢的年輕軍官,在部隊屢次陷入困境的時候總是能夠獨闢蹊徑,找到解圍的辦法。他非常欣賞苗子,也懂得苗子充滿革命激情、敢於戰勝磨難的豐富內心世界。特別是通過和苗子接觸,楊志幫助苗子摸索出來一套類似手語的獨特手勢來。這套手勢只有苗子和他才能明白。愛情之花,終於在那個充滿飢餓、死亡威脅的天空下,將兩顆年輕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了一起。然而,就在這段感情把觀眾的情緒帶向浪漫與希冀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在鬼子的炮火下,楊志犧牲在與苗子相擁的那一剎那。
與楊志一樣,連長老周也深深喜歡著苗子。當他發現苗子和楊志的感情時,老周選擇了放棄,並且有意撮合二人。楊志犧牲後,老周多年來一直照顧苗子,幫助苗子,但始終沒有真正走進苗子的內心世界。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苗子 | 彭丹 | 啞女 |
老周 | 任帥 | 連長 |
楊志 | 姬他 | ---- |
於大個 | 陳威 | ---- |
二排長 | 楊駿 | ---- |
駱玉良 | 牛飄 | ---- |
郭天順 | 蔣樂俊 | ---- |
王震 | 肖揚 | ---- |
勤快 | 孫亮 | ---- |
槍栓 | 李思博 | ---- |
小號手 | 梁浩 | ---- |
十五 | 鄭鑫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彭丹 |
副導演(助理) | 張先寶 |
攝影 | 趙雷、崔新平 |
剪輯 | 彭丹、張曉光 |
道具 | 馬辛 |
美術設計 | 於森林 |
動作指導 | 何華福 |
造型設計 | 秦朝霞 |
燈光 | 李紀廣 |
錄音 | 婁亞光 |
劇務 | 沈百樂、魏曄 |
場記 | 張力、劉向金 |
布景師 | 李興齊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 歌曲類型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愛是光》 | 主題曲 | 崔恕 | 徐之彤 | 沙寶亮、王莉 |
(音樂原聲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花絮
•影片開機後劇組起初坐車,由於外景地偏遠換成坐拖拉機,再到最後就變成了步行,每天要走四個小時的路。
•男主角楊俊回憶,因為環境太惡劣了,根本沒時間刮鬍子,鬍子都長到了脖子下面。
•化妝師劉秉魁老先生坦言,他們經常就著風和沙土吃便當。
•為了更加接近真實,不管爆破戲還是驚險場面的動作攀爬戲,演員全都親自上陣,沒有一個用替身。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提名 | 獲獎方/提名方 |
2014年 | 中美國際電視節最佳女主角 | 獲獎 | 彭丹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彭丹在《南泥灣》中身兼導演、製片人和主演,早在參演電影《張思德》時就到過延安,並且有幸聽三五九旅的老兵講述了發生在南泥灣的故事,深受感染的她很想自拍自演一部南泥灣題材的戲,這部影片前後籌備歷時三年多,她希望更多的人能走進影院,了解和感受南泥灣精神。
後期製作
《南泥灣》拍完後第一版剪了四個小時,後在廣電領導的建議下剪成三個多小時,因為彭丹覺得自己的每個鏡頭都很珍貴,糾結了三個月,最終考慮影院上映,剪成了一個多小時的標準版。
拍攝過程
電影《南泥灣》堅持實景拍攝,總共147場戲,99%都是外景,只有兩場內景戲。劇組轉戰陝西富平、富縣、甘泉、銅川、宜川、黃龍、延安、西安等多地實景拍攝,在零下30 多攝氏度、幾乎與世隔絕的惡劣環境中堅持拍攝56 天,風雨不停。
影片評價
《南泥灣》的誕生在中國電影史上實現了零的突破。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充分結合,在故事敘事有序展開的同時,展現了陝西悠久的歷史文化、原生態的景觀,通過感人的故事,客觀、真實、自然地塑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時光網評)
電影《南泥灣》用原生態的場景和手法,描繪了一幅真實的圖畫和故事,電影沒有大人物、大場面、大情節,都是小人物、小故事、小細節,但是它深刻的反映了一個大主題,就是中華民族追求解放、獨立、富強的強烈願景,並在一些方面得到了實現。該劇依託歷史事件與劇中人物情感兩條線索,讓觀眾隨著攝影機的鏡頭,不斷感受來自歷史現實與情感的衝擊。 (網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