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唐代李商隱七言律詩]

《南朝》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詠史詩,此詩通過吟詠南朝舊事,表現了詩人對南朝皇帝沉迷於女色的批評。詩人並未直接道出對南朝荒淫無恥的批判,而是選取了其中典型的場景和畫面加以刻畫和展示,將南朝皇帝昏庸無道的細節揭露給讀者。此詩表面上是在批評南朝皇帝,實則借古諷今,是批評當時統治者的無道,表現出詩人對政治的關心。此詩句句用典,講究對仗,寫得十分工整,頗有法度,體現出高超的詩藝。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 ,雞鳴埭口繡襦回 。

誰言瓊樹朝朝見 ,不及金蓮步步來 。

敵國軍營漂木杮 ,前朝神廟鎖煙煤 。

滿宮學士皆顏色 ,江令當年只費才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玄武湖:在今江蘇南京,南朝宋文帝時建成,後成為遊覽勝地。玉漏催:指時間流逝。玉漏,古代計時器,靠壺水滴漏來測算時間。

⑵雞鳴埭:玄武湖北堤名。南朝齊武帝經常帶宮嬪一早出遊,到湖北堤時雞才鳴叫,所以稱“雞鳴埭”。埭,堤壩。繡襦:錦繡短襖,貴家婦女的裝束,這裡借指宮嬪。

⑶瓊樹朝朝見:南朝陳後主寵幸妃嬪張麗華等,寫了《玉樹後庭花》歌詠其美貌,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的句子。瓊,美玉,這裡用作修飾語,如玉般美麗。

⑷金蓮步步來:南朝齊廢帝曾用黃金製成蓮花,貼放地上,讓寵愛的潘妃在上面行走,說是“步步生蓮花”。

⑸敵國:指北方的隋朝。木杮:柿(注意不是“柿”)音肺,從木頭上削下的碎片。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建造戰船準備伐陳的事,當時隋朝內部曾議論到木屑碎片順江流下將被陳國發覺的問題。

⑹前朝神廟:指陳皇室的祖廟。前朝,陳後主以前的幾代皇帝。鎖煙煤:被煙塵所封蓋,意思是沒有人打掃上祭。

⑺顏色:指姿容美麗的女子。陳後主從宮女中選出有文學才能的,稱為“女學士”,讓她們同一些文臣經常參加宮廷宴會,飲酒賦詩為樂。

⑻江令:指江總,在陳朝任尚書令(宰相)。才:指文才。江總不理政務,專門用文才為陳後主游宴助興,所以說“只費才”。

白話譯文

玄武湖中的玉漏聲聲,似乎催促早動身,在雞鳴埭口宮女們身穿錦繡曲折環繞。

有誰說瓊樹一樣的妃嬪天天都見面,步步都生出金蓮來也遠遠比不上。

敵對國家的軍營漂來了造船的木片,陳朝三祖的宗廟已被煙塵所封。

陳朝宮中的嬪妃和女學士都姿容艷麗,江總在當年要描繪她們也費盡了才華。

創作背景

李商隱於宣宗大中十一年至十二年(857—858)之間,由柳仲郢之薦,任鹽鐵推官,客游江東,即今江蘇揚州南京一帶,這首詩當作於此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題旨在於諷刺南朝君主的荒淫失政。

首聯“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點地紀游。這二句是說天未破曉,猶能聽到靜夜中玉漏一聲聲的滴響,而玄武湖中,雞鳴埭口,繡襦宮人又已紛至沓來了。這一聯的上句涉及宋(因玄武湖宋文帝時方建成,並改今名),下句用齊事,但實際上是泛詠南朝君主游幸頻繁,不拘某一代。所謂“玄武開新花,龍舟宴幸頻”(《陳後宮》),不言宋、齊、梁、陳,而自可包在其中了二再看一個“催”字,寫其游幸之急之沉浸,南朝君主既如此沉於此、忙於此、醉於此,如果不失政,倒是咄咄怪事了。頷聯“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這一聯言陳後主荒淫比齊廢帝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其中又寓荒淫相繼,後代更勝前朝之意。“誰言”“不及”用反詰的語調加以嘲笑。詩人就是用最為跌宕的句法,由面及點,轉入後半首對陳事的重點詠寫,因此接著頸聯說“敵國軍營漂木杮,前朝神廟鎖煙煤”,其謂隋軍造戰船的木片已經飄了過來,意謂隋軍壓境,形勢已十分險惡,然而全無心肝的陳後主卻依舊沉湎於女色,荒淫享樂,不祭祖廟,連祖宗也忘記了。這也就暗示著陳朝祖宗之統緒已絕,其覆亡的歷史命運絕對是難以逃脫的。陳後主如此,其臣子又是如何:“滿宮學士皆蓮色,江令當年只費才”,這就是詩的尾聯所告訴讀者的:後主嬪妃、學士都姿容艷麗,使得當年江總為歌詠她們的姿容而費盡了才華。江總位當宰輔,充尚書令,卻被當作“狎客”使用,可見後主荒淫、廢棄政事到何種程度。而身為尚書令,位當宰輔的江總,其才華僅用於歌詠婦人容色,又是何等可悲。大小臣工甚眾,僅一大市令吳興章華出來極言強諫,他嚴正指出:“陛下即位於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艱難,不知天命之可畏,溺於嬖寵,惑於酒色,祠七廟而不出,拜三妃而臨軒。”這是內。而外他則說:“疆場日蹙,隋軍壓境。”這真是振聾發聵之忠良之聲。然而這嚴峻存在的內憂外患卻統統被陳叔寶這個昏君和江總這幫佞臣忘記得一乾二淨。陳叔寶與江總們在演戲,君臣都在串演陳朝亡國的悲劇,既毀滅了國家,也毀滅了自己。姚培謙說:“學士滿宮,而狎客作相,所貴於才華者,乃只為覆亡之具也乎?”也看到了末聯不只僅是諷刺,而是還含有深深的感慨。也正因此,諷刺之意義則更為深刻。

這首詩前半通過典故串合,追括六代,後半專詠陳朝事。其構思以南朝為一整體,點面結合。敘次錯綜善變,寓諷意於敘述描寫之中。清馮浩評曰:“案而不斷,荒淫敗亡,一一畢露。”詩人雖意在揭示南朝君主荒淫亡國的史實,也不啻是對晚唐統治者的一種嚴重警誡。

名家點評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此等詩須細味其高情遠識。起連便是南朝國勢必為北並,況又加之陳叔寶乎?二十八字中敘四代興亡,全不費力,又其餘事也。

清·錢良擇《唐音審體》:羅列故實,其意蓋本《玉台》艷體作詠史詩也。義山創此格,遂為西崑諸公之祖。

清·陸昆曾《李義山詩解》:此譏南朝皆以荒淫覆國,而嘆陳之後主為尤甚也。起二語敘宋、齊事,隨寫隨撇。三四用反語轉出陳來,句法最為跌宕;曰“誰言”,曰“不及”,是殆有加焉之意。下半言咎不獨在君也。

清·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南朝偏安江左,歷代皆事荒淫……首舉宋、齊,則梁、陳可知;末舉梁、陳,則宋、齊概見:此行文參錯互動之法也。

清·屈復《玉溪生詩意》:起二句寫時、地。下以“誰言”、“不及”四字調笑之。五六寫亡國。七八又追寫未亡事,以見安得不亡意。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題概說南朝,而主意在陳後主。

清·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首二句志舊地而紀新游,三四跌重陳朝,下半純是陳事。案而不斷,荒淫敗亡一一畢露,真善於措詞矣。

清·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紀昀曰:三四言叔寶之荒淫過於東昏也;“誰言”、“不及”,弄姿以取瞥脫耳。五六提筆振起,七八冷掉作收,是義山法門。

清·王壽昌《小清華園詩談》:弔古之詩,須褒貶森嚴,具有《春秋》之義,使善者足以動後人之景仰,惡者足以垂千秋之炯戒……讀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前半篇暨義山“敵國軍營”二句,令人凜然知憂來之無方,禍至之無日,而思預防之心,不可不日加惕也,吁,至矣!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先君云:此專為陳後主而作,吐屬絞時婉,敘致錯綜變化。前四句中,敘四代興亡,全不費力,卻又賓主跌宕變化,不可方物,詠古極則也。

清·姜炳璋《選玉溪生詩補說》:用一“催”字,“回”字,已撇過兩朝矣,精細乃爾。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