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86年的第一軍醫大學醫學放射工程系,是國內較早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單位,現為南方醫科大學四個特色學科群之一,廣東省重點學科、教育部高等學校第一類特色專業。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擁有醫學圖像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和數位化診斷治療設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學院開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含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師、醫學電子工程5個方向)、生物醫學工程(卓越創新班),現有在校生1350多名,年招收本專業本科生人數全國排名第一。 設立了“飛利浦醫學獎學金”和“光華獎學金”。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5人,其中正高18人,副高32人,有博士學位者占60%,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70%,有1年以上國外知名科研院所研究學習經歷的教師占27%。擁有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級教學名師、軍隊院校育才銀獎、總後優秀教師、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和丁穎獎獲得者為代表的一批高層次人才。其中有多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聘請客座教授10人,國外客座教授5人。
學院開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總計98門,選修課19門。建有生物醫學工程創新教育基地,向本科生開放科研實驗室。《培養理工醫結合的複合型人才研究》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999年),建立了特色鮮明的5個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特色教育的系統規劃與實踐》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首創製度化企業文化交流學習平台,邀請國內知名生物醫學工程企業及國際跨國公司領導來學院進行企業文化講座(每年四次左右)。《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一條卓越型人才的辦學之路已然成型。 擁有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現代醫學成像技術》、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醫學圖像分析》,學院的實驗技術管理中心被評為廣東省實驗示範中心。
學院已形成醫學圖像處理研究、放射治療技術研究、小型醫療儀器研製、大型醫療設備檢測技術研究等多個方向並行發展的良好態勢。 “十五”以來,學院承擔了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惠民計畫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重大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課題80項,資助金額超億元,其中陳武凡教授主持的國家“973”課題共兩項獲科技部資助金額達4900萬元。學院現有教育部工程中心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中心4個,廣州市重點實驗室1個,廣州市工程中心1個,擔任科技部醫學影像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和廣東省醫療器械聯盟理事長單位。近3年來發表科研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180餘篇,總計申請專利60餘項,授權30餘項,在醫學成像領域處於國內優勢地位,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獎勵,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獎技術發明一等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被認定為廣東省重點學科。
學院擁有建築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教學科研設備等固定資產總值達2000多萬元,中外文藏書2.24萬冊、中外文期刊341種。
學生情況
就業情況 學院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獲得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至2009年連續三年獲得就業率第一名;特別是在2009年金融危機衝擊就業環境的情況下,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就業率仍高達99.64%,實現了連續三年就業率第一名的輝煌。
考研情況 在學院良好的學習與科研氛圍內,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爭取更大的進步。近三年來,多名優秀學子走進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等學府,更是有近百名學生選擇留在南醫繼續自己的深造之路。
名人名師
陳武凡教授
博士生導師, 男,1949年10月出生,1981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計算機仿真專業工學碩士學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級教學名師,廣東省醫學圖像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前任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曾任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國家973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科技成果評審專家、電子科技大學特聘教授、IEEE會員、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科技丁穎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近年內發表論文110篇,主編教材和專著各2部。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發明獎二等獎1項,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曾主持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廣東省重點基金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現主持973項目1項,國家十五攻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軍隊“十五”課題1項,省市科技計畫項目多項。目前主要從事廣義模糊集合論、圖像處理等方面的研究,並開展醫學圖像的遠程通信與現代醫學PACS的理論與套用研究。在研課題:
大型醫學影像設備於上世紀70年代問世,為臨床與基礎醫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一個新型學科——“醫學成像與圖像分析”的雛形也悄然生成。到80年代該學科研究步入高潮,相應的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相繼創刊發行。陳武凡教授覺察到了這一新學科發展的巨大潛力,在國內首先從事醫學成像與圖像分析研究,於1987年在原第一軍醫大學成立研究中心,開展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的綜合交叉研究,迄今仍是全國知名的專門研究機構。
陳武凡教授在從事理工醫結合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20多年來,圍繞著“醫學成像與圖像分析”這個主題開展研究工作,先後提出了基於先驗的參數自適應修正方法與兩相搜尋最佳化策略,這一理論的提出成為最最佳化理論的重要創新;提出醫學圖像重建和圖像分析的“模糊隨機建模”思想,首次將信息生成的隨機性與視覺評價的模糊性關聯起來,提出了廣義模糊集合新概念及與模糊集合的轉換關係,並針對不同成像或分析問題,提出模糊性分布的不同設計模型。
陳武凡教授不僅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同時也非常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在套用研究方面,他在醫學成像科學中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對磁共振、PET,CT等成像技術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理論,相關技術已申報專利,或已和國內相關企業達成合作。他的另一研究則已投入到實際實施階段,他指導完成的滿足國內醫院工作流程的大型PACS軟體,將其在理論研究方面的相關創新嵌入到PACS系統中構成fPAX,使其在實現臨床數位化量化診斷的同時,還具備了強大的圖像分析功能。目前他的這一成果已安裝到國內20多大中型醫院。
20多年來,陳武凡教授在國內建立了“醫學成像與圖像分析”新興學科,從無到有艱辛地走過了理工醫綜合交叉發展的心路歷程。現在他作為全國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與IEEE Senior Member 積極主導國內外學術交流,使得我國在醫學成像科學與圖像分析領域贏得了較高國際學術地位與尊重;作為“醫學圖像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主任,繼續從事知識創新研究;作為“數位化醫療設備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堅持強力推動技術發明向產業轉化;作為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為本學科教學的規範化建設盡職盡責,其中他負責主講課“現代醫學成像技術”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他已培養23名博士,57名碩士與5名博士後,這些學生已在教學科研崗位上發揮了骨幹作用。
馮前進教授
馮前進,教授,博士生導師,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創新領軍人才,現任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圖像圖形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圖像與控制專業分會主任委員、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物醫學工程教學指導委員主任委員。
從事醫學圖像分析的研究工作多年,在前列腺醫學圖像分割、腦部圖像分析、跨模態圖像映射、基於圖像及基因數據的癌症預後預測研究及醫學圖像套用系統研發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共發表SCI論文102篇,引用1200次,影響因子312,H因子20。其中一作/通訊作者論文32篇。論文發表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4篇)、Medical Image Analysis(2篇)、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3篇)、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1篇)、Bioinformatics (1篇)、Neuroimage(3篇)、Human Brain Mapping (2篇)、Cancer Research(1篇)、Medical physics(9篇)、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9篇)、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篇)、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1篇)等領域內知名期刊。目前擔任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期刊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內學者僅二人)。
重視成果轉化,獲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主持研發《功能化PACS系統》、《高維醫學圖像分析系統》、《PET-CT分析系統》、《腫瘤類型識別系統》等多個醫學圖像套用軟體系統,申請人擁有上述系統的軟體著作權,並有多個專利在系統中得到套用。上述軟體產品累計銷售4000萬元並以此為依託孵化高新企業1家。
周凌宏教授
博士生導師 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套用電子系,生物醫學工及儀器碩士。在研課題:1、2007年廣東省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重大項目——錐形束CT引導放射治療機(cgzhzd0713),2007年10月~2010年12月,150萬元。2、2008年廣東省重點科技計畫項目——圖像引導放射治療系統(2008A030102011),2008年10月~2011年12月,80萬元3、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Demons模型在圖像引導放射治療中的套用研究(30970866), 2010年1月~2012年12月,29萬元。
研究方向一:腫瘤放射物理學
特點和意義:放射治療是腫瘤的三大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大約有70%的腫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放療手段,目前世界範圍的腫瘤發病率仍然在上升。放射治療的目的在於通過提高靶區劑量和(或)減少靶區周圍正常組織放射損傷,從而不斷提高治療的局部控制率,以進一步提高生存率和(或)改善生存質量。腫瘤放射物理學是物理學與醫學的交叉融合學科,是將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套用於腫瘤放射治療,解決腫瘤受照劑量、腫瘤定位與跟蹤、放療設備的質量保證、治療計畫設計等臨床問題。
10多年來,先後開發完成了X刀、三維適形與調強放療系統的開發,目前主要開展:基於MC的劑量計算、圖像引導放療、四維放療、靶區自動跟蹤和自適應放療等的關鍵技術研究和設備的開發。
研究方向二:智慧型醫學儀器設計,主要開展醫用診斷X線機及CT機用高頻(100kHz)高壓發生器的研製開發,已經完成了10kW、20kW、30kW和50kW等系列高頻高壓發生器的研發。
學術地位:在國內腫瘤放射物理學領域有一定的學術地位,是全國放射治療、核醫學和放射劑量學設備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和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是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在廣東省醫療儀器行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各類基金和成果獎的評審專家。
招生專業
醫學影像方向
· 學 制:四年。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紮實的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研能力;能從事醫學電子、醫學影像及相關設備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醫學概論、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數位訊號處理、醫用感測器、生物醫學信號檢測、醫學電子儀器、CT原理與技術、MRI原理與技術等。
· 就業方向:醫療設備生產企業,從事研究與開發、市場拓展、售後服務等工作;醫療單位、醫學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臨床工程、教育或科研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 可授予最高學位:博士。
註:生物醫學工程按大類招生,含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師、醫學電子工程方向。入學第一學年末,根據學院相關要求,按照學生學業成績,結合專業方向名額配置和學生個人志願興趣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醫學信息方向
· 學 制:四年。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計算機技術、信息科學、醫學影像、電子技術、生命科學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研能力;能從事醫院信息化建設、醫療器械、衛生設備的研究、開發和管理的生物醫學工程高級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數位訊號處理、醫用感測器、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圖像處理、計算機網路與套用、高級程式設計語言、微機原理、資料庫原理與套用、醫學信息學、嵌入式系統等。
· 就業方向:醫療單位、醫學院校或科研單位,從事工程師、教育或科研工作。也可繼續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 可授予最高學位:博士。
註:生物醫學工程按大類招生,含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師、醫學電子工程方向。入學第一學年末,根據學院相關要求,按照學生學業成績,結合專業方向名額配置和學生個人志願興趣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儀器檢測方向
· 學 制:四年。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紮實的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現代醫學儀器與設備測試技術,具有較強的研發及套用能力,能從事醫學儀器與設備設計、檢測、評價、質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生物醫學機能學、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現在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醫學電子儀器、醫學影像設備原理和醫學儀器檢測技術等。
· 就業方向:在醫療儀器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醫療儀器檢測機構、醫療儀器企業的研發機構、大型醫院的設備中心、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學科的科研單位從事儀器檢測、生產研發和質量控制等工作,也可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可授予最高學位:博士。
註:生物醫學工程按大類招生,含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師、醫學電子工程方向。入學第一學年末,根據學院相關要求,按照學生學業成績,結合專業方向名額配置和學生個人志願興趣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醫學物理方向
· 學 制:四年。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醫學物理事業發展需要,視野寬、基礎厚、能力強,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子技術、C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資料庫原理與套用、計算機網路、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感測器、現代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圖象處理、大型醫療設備質量保證、醫學儀器、腫瘤放射物理學、醫學影像物理學等。
· 就業方向: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從事醫學物理方面的研究、教學、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 可授予最高學位:博士。
註:生物醫學工程按大類招生,含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師、醫學電子工程方向。入學第一學年末,根據學院相關要求,按照學生學業成績,結合專業方向名額配置和學生個人志願興趣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醫學電子工程
· 學 制:四年。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設計、開發、套用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基本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電腦程式設計、微機原理、嵌入式系統、DSP原理、EDA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數位訊號處理、信息理論與編碼、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移動通信、積體電路、機電一體化技術等。
· 就業方向:電信部門、電子工程企業、商業部門、財稅、金融和機關、科研及醫療機構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通信網路、無線通信、電子工程、醫學儀器的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繼續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專業碩士學位。
· 可授予最高學位:博士。
註:生物醫學工程按大類招生,含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師、醫學電子工程方向。入學第一學年末,根據學院相關要求,按照學生學業成績,結合專業方向名額配置和學生個人志願興趣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卓越創新班
·
招生科類:理科。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工學碩士。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與數理統計、複變函數、數值分析、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醫用感測器、生物醫學信號檢測、醫學電子儀器、CT原理與技術、MRI原理與技術等。
可授予最高學位:博士。
註:符合考核要求的學生,可優先推免就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