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標本(編號MML-195)包含:部分頭骨、數節頸椎與背椎、肋骨、一個肱骨、以及破碎的後肢骨頭。這些化石發現於阿根廷里奧內格羅省的Allen地層,年代屬於白堊紀晚期(坎潘階到馬斯特里赫特階),約7,000萬年前。雖然化石的狀態並不完整,但足以發現南方盜龍與其他盜龍類的不同特徵。南方盜龍的頭骨約80厘米長,頭骨的形狀較長。頭骨帶有一些類似傷齒龍科的特徵。前肢非常短小,肱骨的長度只有股骨的一半。[1]南方盜龍的牙齒呈圓椎狀、沒有鋸齒狀邊緣,因此有其他科學家提出南方盜龍類似棘龍科。[1]
模式種是卡氏南方盜龍(A. cabazai),是在2008年由阿根廷自然歷史博物館(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的奧尼拉斯·諾瓦斯(Fernando Novas)及其同事所命名。[1]屬名意為“南方的盜賊”;種名則是以Lamarque市立博物館的創建人Alberto Cabaza為名,南方盜龍的化石曾在這個博物館進行部份研究。[2][3][4]
諾瓦斯等人在命名、敘述南方盜龍時,同時提出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根據標本的脊椎特徵,將南方盜龍歸類於馳龍科的半鳥亞科。他們也提出南方盜龍可能是鷲龍的近親。[1]
相關詞條
-
南方巨獸龍屬
南方巨獸龍屬於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鯊齒龍亞科,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恐龍之一,但小於棘龍,雷克斯暴龍,蠻龍,玫瑰馬普龍,撒哈拉鯊齒龍,...
簡 介 2南方巨獸龍與霸王龍的問題 3牙齒編輯 4智力編輯 5皮膚覆蓋物編輯 -
盜龍
盜龍(Rapator)是一屬獸腳亞目恐龍,發現於加拿大新威爾斯的Griman Creek組,年代可以追溯到早白堊世的阿爾必期,1.05億年前。 這個屬只...
名稱 分類 簡介 -
天宇盜龍
天宇盜龍(Tianyuraptor)是馳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它們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西部發現。在與其他遼寧的馳龍科比較下,它們明顯較為原始。...
命名 四肢 古生物學 -
南方獵龍
南方獵龍是暴龍超科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在澳洲的下白堊紀地層,年代為阿爾比階。目前只有發現部份的顱骨及顱後骨骼。
物種學史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
盜訣
盜訣1:赤血蟾王●《盜訣1:赤血蟾王》是中國首部揭開江湖失傳已久的尋寶秘術探險小說。 ●《盜訣I:赤血蟾王》為我們講述了盜行走山一脈,南方稱為“憋寶”;...
作者信息 盜訣1:赤血蟾王 -
馳龍科
馳龍科(Dromaeosauridae)又譯奔龍科,是群類似鳥類的獸腳亞目恐龍。侏羅紀的馳龍科化石僅發現牙齒,但沒有發現過身體部份的化石。
敘述 與鳥類的關係 分類系統 古生物學 大眾文化 -
墓盜書
《墓盜書》由作者蘇九月所寫的一部盜墓類系列小說,講述了一群盜墓賊在地底古墓里的種種經歷,千年古墓到底塵封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冰層之下那一堆埋骨亡魂又是...
內容簡介 人物介紹 墓盜書Ⅰ甘肅西涼墓 墓盜書Ⅱ雲南鬼哭谷 墓盜書Ⅲ死亡峽谷 -
牛龍
牛龍(屬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龍、肉食牛龍,屬於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科,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由於頭頂有兩隻觸角,顧名思義為牛...
簡述 生存年代 形態特徵 科屬研究 體形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