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甜桃與南山荔枝、後海鮮蚝並稱為"南山三寶"。
南山甜桃,大的有碗口那么大,達250克重。1972年,南山公社(現南頭片區)種植的南山甜桃千餘畝,達3萬多株。改革開放初期,南山甜桃曾一度是寶安縣的農產品出口大戶,南山甜桃曾是南山的驕傲。上世紀70年代末,因"流膠病"、"穿孔病"、"炭疽病"及"介殼蟲"等病蟲害日益嚴重,導致樹勢迅速衰退,甚至整棵桃樹枯死,果實品質下降,產量和經濟收入逐年下滑,大部分果農因此砍伐桃樹而改種荔枝。
據南山區農業部門2000年調查,南山甜桃老樹剩下不足30株,且都受到病蟲嚴重危害,南山甜桃瀕臨絕種邊緣。2001年南山區委、區政府作出決定,儘快保護、恢復南山甜桃。經區科技局立項,區農業部門開始對南山甜桃的種源、株系劃分、桃園土壤因子、生物學特性、主要病蟲害發生髮展規律和栽培管理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究,通過3年的努力,目前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南山甜桃的種植面積迅速推廣。 南山現有甜桃70畝,共分早、中、晚熟8個優良品種,共14600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