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二十一中學

南寧市二十一中學

南寧市二十一中,創辦於1965年。學校占地面積35608㎡,建築面積26298㎡。在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20人,一級教師64人。學校實驗室、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體育設施等配備齊全,達自治區一類學校配備標準。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南寧市二十一中,創辦於1965年。學校占地面積35608㎡,建築面積26298㎡。至2006年秋季學期,學校已發展到擁有42個教學班,2100多名學生的普通完全中學。其中國中24個班,學生約1200多名,高中18個班,學生約900多名。現有教職工138人,其中專任教師112人。在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20人,一級教師64人。有自治區優秀教師1人,自治區21世紀園丁工程A類培養對象2人,南寧市21世紀園丁工程B類培養對象3人,南寧市教學骨幹15人。專任教師的學歷全部達標。學校現有高中教學樓、國中教學樓及多功能綜合樓各一棟,總建築面積為10404㎡。學校實驗室、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體育設施等配備齊全,達自治區一類學校配備標準。

辦學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精神。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鞏固、深化、提高、發展”八字方針。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深化改革、和諧共進。著力推進教育創新,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持續進步和發展。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工作目標

到2010年,該校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學水平穩步提高,總體達到市中等以上水平,有些工作達到區和市先進水平,形成管理實、服務優、質量高、校風正、教風嚴、學風濃、環境美、特色顯的局面;成為社會聲譽好,學校知名度高,人民滿意、家長放心、學生嚮往的南寧市優質普通中學。

辦學規模

5年內,在穩定的基礎之上,適度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力爭在2010年,辦學規模達到48個教學班,2400名在校學生。其中普通高中24個班,學生1200人;國中24個班,學生1200人。教職員工總數達180人。

辦學條件

完成在建項目師生食堂和學生公寓樓的建設,舊教學樓地面翻修。完成學校變壓器的增容及線路改造,改建校田徑運動場,教職工單身宿舍。增建風雨球場,擴建教職工宿舍,在政策許可的條件下,集資建設教職工宿舍樓兩棟65戶。完善校園綠化建設和宣傳欄目建設。建成擁有自身伺服器的校園網路管理中心,30%以上的教室增配多媒體教學設施。改善辦公條件,各行政辦公室、功能室、年級組增設電腦、電話和空調等,初步實現教學管理信息化,教學手段現代化,行政辦公無紙化。

制度建設

修訂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和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適應於現代教育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新課程改革與實施的學校管理規章制度,形成制度系列化,管理規範話。制度管人,科學管理。

教師隊伍

3 3

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有理想、懂本行、會管理、敢改革的學習、團結、廉政、務實的管理幹部隊伍;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業務精良、開拓進取的具有改革意識,具有新課程理念,具備執行新課程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強化教師能力,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和提高學歷層次。著力打造名師,發揮名師效應,實現名師強校、名師強教。加強校本培訓,重視青年教師成長。在“十一”五期間,學校高級職稱教師比例要達到20%以上,中級職稱教師比例要達到60%以上。要培養6—10名在南寧市有較高知名度的名優教師,30%的學科,在南寧市專家組(兼職教研員、中心組成員)中占有一席之地。培養南寧市學科帶頭人5—8名;南寧市教學骨幹20—30名;在校內有示範作用的優秀教師30—50名,要使90%以上的教師達到學生的滿意和家長的認可。在校內建立相關的評價機制,形成敬重名師、爭當名師、注重學習,勇於創新的文化氛圍。

德育工作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注重學生養成教育、誠信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德育網路體系。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教育質量

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繼續深化課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到2010年,國中畢業生合格率達98%以上,學生流失率控制在1%以內。中考達區重點高中上線率10%以上,達示範高中上線率20%以上,總成績達A+的學生比例穩居南寧市前十名行列,江南片之首的位置。高中畢業生合格率達95%以上,學生流失率控制在5%以下。高考一本上線率達3%以上,二本上線率達10%以上,三本上線率達25%以上,本專科上線率達90%以上。體育藝術方面發揮優勢,展顯特色。

辦學特色

堅持依法治校,不斷完善管理體制

1、學習貫徹執行各項教育法律法規,加強法紀教育,增強法制觀念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要把依法治校作為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學習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教育法》、《教師法》、《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誠信教育的通知》、《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教育法律法規。加強法紀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從而實現依法規範辦學行為,依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依法維護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全面推進依法治校。

2、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全體教職員工要高度重視學校“十一五”規劃的研究制定及組織實施,校長、書記親自抓,全面負責,組建由副校長及校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工會、團委等部門全面參與的領導小組,廣泛聽取意見,認真組織討論,教職員工代表會議通過。各處室、年級組、教研組要做到系統研究規劃,精心制訂計畫,嚴格執行計畫,真正把《規劃》作為辦學綱領和行為準則,讓它成為學校發展的導向標。在辦學的過程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和諧共進、全面發展的原則,辯證地認識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係。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用實際行動支持學校發展規劃,把《發展規劃》轉化為全體員工的共同願景,在校內形成凝聚力,依靠全體員工的力量,不斷推動學校《發展規劃》的實施。
3、完善學校制度建設,建立監督檢查評價體系
借鑑其他名牌學校管理的經驗,並結合自身特點,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加快學校《教職員工崗位職責》、《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考試評價制度》、《教職員工獎勵辦法》、《教科研課題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製度》、《教師專業化發展方案》等制度的建設,建立現代化管理體系,為廣大師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將學校發展的總目標進行分解,建立學校目標管理網路,提高層級管理水平;強化對學校各項工作全過程的管理,明確過程責任,強化過程監督,以嚴格的監督作保證,狠抓落實,使學校管理科學、規範、有序、高效。
4、進一步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
進一步落實以校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學校管理領導體制,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監督保證作用,發揮教代會參與在學校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堅決執行校務公開制,完善教職員工聘用契約制、崗位聘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工資總額包乾制等綜合改革,積極推進用人制度改革,依法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全面推行教職員工競聘上崗,充分合理利用資源,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管理機制。進一步落實崗位責任制,加強組織、指導和檢查,使各個部門都在正常軌道上運行,做到責任明確,和諧有序。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完善教職員工工作考核、獎懲制度,充分體現“按勞取酬,多勞多酬,優績優酬”的分配原則,形成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

強化管理幹部隊伍建設

1、加強理論學習,構建學習型團隊,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成立教育理論學習中心組,在學習中提升理論水平,並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不斷提高科學決策和管理能力。努力把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成政治堅定、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廉政勤政的堅強的領導集體。
2、建立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擇優聘任的中層領導選拔任用機制。任期屆滿,要在全體教職員工會議上進行述職,並進行民主測評,按照“德才兼備、任人為賢”的原則,選配有理想、有幹勁、講團結、願奉獻的人員擔任領導崗位。

3、樹立團結務實作風。在工作中,嚴以律己,紮實工作,開拓創新,注重實效。以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深入細緻的工作作風,嚴謹規範的工作程式,對待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成員之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深入課堂,指導和幫助教師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形成學校工作高效運轉的合力,成為師生的凝聚力和學校發展的驅動力。
4、發揮工會的民主監督作用。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校級辦公會和校務例會制,重大工作集體決策。講求效率,追求實效。領導幹部要經常思考:應該做什麼?怎樣做好?還可以做什麼?還可以怎樣做?
5、最佳化領導班子結構,增強班子的整體功能。在班子的配備上,重視班子成員年齡結構、智慧型結構,加緊培養學校靠得住、有能力的高素質後備幹部人才。
6、加強和改進黨支部對工會、共青團組織的領導,統一各職能部門的思想,齊心協力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穩步發展。

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1、強化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為教育教學改革奠定思想基礎。堅持和完善政治、業務學習制度,促進教職工講職業道德、盡職業責任、精職業技能、守職業紀律、看職業實效,落實育人工作。堅持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各類學習活動均要有計畫、有檢查、有記錄。學期結束作為考核評優的依據。
2、以校本培訓為主,繼續加強教職員工業務培訓,制訂《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加大教師培訓的投入,逐步增加教育培訓經費。加大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鼓勵並選派教師參加國內外、區、市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業務進修和學歷提高學習。採取“請進來、走出去”形式,邀請專家前來講學;主動聯繫區內外同級同類學校和示範學校,選派領導和教師考察、聽課和交流。開闢“教育論壇”或“教師沙龍”,努力營造校園學習氛圍,逐步形成人人想學、自覺好學、終身學習的風氣。努力創建“學習型校園”。努力培養複合型教師,做到一專多能,勝任一門必修課,能開一門以上選修課,並能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課活動,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做好教學人員的調研,積極引進高素質專業教師,及時補充師資,壯大教師隊伍。不斷改善教職工的工作條件及福利待遇。
3、增強師德意識,提高師德修養,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的精神,努力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身為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位家長,珍惜每一天時光,做好每一件工作,要用愛心、真心、良心賞識每一位學生,做學生喜愛的老師。學校將積極開展家長評教評校,學生評教等活動,建立校長熱線電話,聽取社會心聲,評議結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以評議促養成。共同營造一個“寬容和諧,努力進取”的工作環境。
4、50歲以下的教師要確立個人學習和專業發展計畫,邊學習邊工作,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每年高級職稱的教師每人要上一節示範課;撰寫一篇以上教育教學論文,並在市一級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或參加市級以上教育教學論文評比獲獎;承擔一項課題研究;開一門講座或上一門選修課;具體指導一名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級職稱的教師每人要上一節研究課;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並參加市級以上教育教學論文評比;參加一項課題研究;指導一名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初級和未定級的教師每人要上一節公開課;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上交學校;看一本教育教學理論書籍,並做讀書筆記。實施師資建設的“五個一”工程:堅持一個方向即德才兼備,培養高尚師德和精良業務;抓好一個環節,即繼續教育;突出一個重點即青年教師的培養;健全一個機制即自我發展機制;啟動一個工程即名師工程,發現培養一批在區、市、內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
5、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為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搭建平台。進一步規範做好師徒結對工作,以老帶新,以優帶新。教齡不滿五年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不滿三年的班主任,要主動拜師。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要主動承擔培養年輕教師的任務。組織召開拜師會,交流會、總結會。提倡青年教師先聽課,再研討,後上課,加強學習,真抓實幹,儘快適應新環境、新要求,達到學校提出的工作目標。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活動(上好一堂好課、設計一份經典教案、寫一篇教學經驗總結或論文、典型個案、主題班會、板書設計等)、盡最大可能提供展示教學水平的舞台和外出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儘快脫穎而出,擔當學校教育教學的重任。努力實現“三、六、九目標”,即三年出徒、六年勝任、九年成骨幹。
6、加強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的培訓和指導,積極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通過開展評比“優秀課件”“網頁製作”等活動,促進學校電化教學朝著有特色、有新意、有方向的目標發展。力爭使該校的教師人人都能用微機辦公,人人都會使用教學課件,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該校現有的信息技術資源,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抓德育常規工作,強化德育工作

1、認真實施《南寧市中國小德育體系整體規劃》,規範德育教育。強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誠信教育。以黨支部為龍頭,以政教處為職能部門,繼續完善副校長分管,政教處主管,團隊配合的德育構架。形成政教處、年級組、團隊學生會、班主任、任課教師為一體的德育網路體系。將德育工作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逐步實現“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良好氛圍。
2、要逐步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與措施,堅持班級四項文明評比活動,加強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法制觀念,模範遵守校規校紀。抓好德育常規工作,在倡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約之以規”的傳統經驗的同時,以“感恩、愛心、責任”為情感基礎的,以“發現閃光點,找準結合點,激發共鳴點”為方法,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繫,有計畫地召開學生座談會。定期召開家長會,堅持教師家訪制。建立實用有效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成立家長學校、社區委員會,積極推進社區與學校、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五個和諧”各項工作的開展。建立“控學生流失”的長效機制,實行校長包校,班主任包班,中層領導與科任教師包學生的包乾制度。
3、建設一支有強烈的事業心、崇高的使命感、歷史責任感、樂於奉獻、熱愛學生的班主任隊伍。強化班主任培訓,定期召開年級主任、班主任會議。嚴格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推行班主任量化獎評制度,提高班主任津貼,做好先進集體、優秀班主任、及學生評優評先工作。樹立先進典型,要敦促班主任搞好個性化學生和問題學生的個別教育和管理工作。積極扶持新班主任搞好工作;舉辦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注意總結推廣優秀班主任的工作經驗。
4、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研究工作,引進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選聘有資質的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專題講座,設立學生心理諮詢室,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通網路"心靈溝通"專線,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5.重視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建設。學校在抓好學生會、共青團、少先隊的組織建設、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團員、隊員和學生會幹部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能力,通過各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6 6

1、認真執行《南寧市中國小教學工作規程》,全面貫徹執行國家課程計畫。進一步完善教學常規中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內部管理,突出抓好“備、講、批、輔、考、評”六個教學環節,最佳化教學過程,規範教學常規,加強質量監控。端正教風、學風,將教學常規變成教師自覺的行動。


2.加強教研組建設,充分發揮教研組的職能作用。鼓勵教師積極探索並創造適合該校學生的新課堂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加強教學研究,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主渠道,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根本,深刻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效性,研究教育成本,研究學生學習興趣的引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等。加強教師合作備課和教研,形成集體智慧,做到功在課前,利在課上,思在課下。
3、認認真真搞課改,扎紮實實抓質量。確立課堂教學的主戰場、主陣地地位,堅持向課堂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圍繞課程改革的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要大力最佳化教與學的過程,積極構建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加強對研究性學習課的考核,深入課程管理,提高課程質量,努力開發校本課程。

4、加強初、高中畢業班的管理,成立初、高中畢業班領導小組,制訂備考計畫,明確奮鬥目標,制定獎勵方案,強化過程管理。多渠道收集備考信息,科學備考,抓細抓實。全面提高備考質量。高度重視體育、藝術類考生的管理和指導,確保畢業生的穩步提升,中、高考上線率的不斷增長。
5、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不斷提高套用水平和使用效益。充分利用媒體、《南寧市教育簡報》、《綠城杏壇》和“校園線上”電視欄目及該校校園網路,加大教育宣傳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宣傳,提高學校知名度,擴大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認真制訂招生方案,做好秋季招生工作,按計畫高質量完成每年該校初、高中招生計畫任務。

6、加強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積極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鞏固該校語言文字工作成果,創建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實施課題牽動,以科研引領課改

1、樹立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思想,堅持走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的“科研興校”之路,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領導幹部帶頭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活動,提倡全體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參與課題研究的工作目標,工作課題化,課題工作化的原則,切實提升教師的問題意識、理論素養、創新精神和破解難題的能力。科研處要出台相關制度,聘請兼職教研員,建立一支以骨幹教師為主的科研隊伍。
2、進一步規範課題管理,建立國家、區、市和校四級課題管理體系,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檔案管理,進一步規範課題立項申報和結題驗收程式,不斷推廣研究成果,提高科研工作的實效性。教研與科研要協調並進,克服教學科研“兩張皮”現象,以課題牽動課改,以科研指導教學。南寧市先進科研學校的榮譽。
3、在有限的經費內,劃撥出課題研究專項經費,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做好“十五”相關課題的結題工作和“十一五”課題的立項申報工作。

成績

“十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主管部門的親切關懷下,在歷屆學校領導班子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有了很大發展,辦學條件日臻完善,辦學水平穩步提高。學校先後榮獲“南寧市先進單位”、“南寧市花園式單位”、“南寧市文明單位”、“南寧市學校優秀科研單位”、“自治區體育衛生工作優秀學校”、“廣西中國小普實工作先進單位”、“南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自治區軍訓先進單位”等9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並通過了自治區一級學校驗收評估,這標誌著學校辦學水平已在原有基礎之上提升到了一定水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學校硬體設施得到改善,校園環境優美舒心、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管理水平持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美譽已在社會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存在問題

在充分肯定“十五”期間教育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正視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十一五”時期對該校而言,是機遇和困難並存的時期,作為一所普通中學肩負著為上級院校輸送人才和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人才的雙重任務。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對人才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加。該校雖辦學四十年,但由於種種原因在近十年之內才形成一定的規模,發展壯大,距國家對普通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教育觀念的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還存在著不適應的問題,尤其在教育觀念認識上,有距離、有差異,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滯後仍有一定的市場。
2、專業發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骨幹力量的不足,師資素質不夠全面,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教育教學模式依然比較落後。
3、教學質量不穩定,部分學科與全市平均水平存在差距,學科之間、年級之間、班級之間的教學質量不平衡。特別是高中學生畢業率,還比較低。
4、生源優勢還不很明顯,特別是高中年級,還不能吸引大批優質生源。
5、基礎設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學生宿舍、師生食堂還未完工,辦公條件還跟不上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6、各項管理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學校人事制度改革還不夠深入,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