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定鎮

南定鎮

南定鎮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南郊,面積26.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總人口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7萬人。南定鎮是淄博市的經濟強鎮,連續八年列全市強鄉鎮前三名,連續二十一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鎮。近幾年榮獲了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省級衛生鎮、全市新農村建設示範鎮等榮譽稱號。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同比增長9%;進出口總額達1500萬美元。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歷史沿革

宋朝初年,崔遵度來此定居,中進士,家中養有一支軍隊,保護村民,始見崔軍之名。清朝歸淄川縣東北鄉,民國元年更名為淄川區崔軍鎮。 1955年歸張店區管轄,1958年建張店區馬莊人民公社,1963年3月改為崔軍人民公社,1983年4月更名為崔軍鄉,1984年5月改為南定鎮至今。

地理位置

南定鎮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南端, 鎮政府駐地距淄博市政府所在地7公里。東與灃水鎮相接,北與張店城區相連,西以唐家莊山為界與傅家鄉接壤,南與淄川區羅村鎮交界。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丘陵地帶, 地勢東高西低。東西最大距離7.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7.9公里,總面積2663.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70公頃。主要山脈有馬莊山、南定山、蛤蟆山、東望山,其中東望山最高,海拔170米。主要河流有漫泗河、豬龍河、暖水河,境內流長11.9公里,流域面積為61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中草藥、棉花等。全鎮綠化面積達1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9.8%。

特色農產品

菊花

交通

境內交通便利。淄博東、南外環路和205國道、309國道、張博鐵路構成了南定地區交通網,距淄博火車站5公里,距濟青高速公路7公里。

行政

全鎮轄15個行政村、 4個居委會,總人口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1‰。 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苗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562人。全鎮姓氏有張、王、李、趙等276姓,其中張姓最多。

主要經濟狀況

建國初期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40萬元,1978年為1900萬元,2000年為47.04億元,第一、 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8∶82∶17.2。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65.5萬元。該鎮境內工業發達,自建國以來先後興建3家部屬工業企業,即山東鋁業公司、國營四八一廠、中國第四砂輪廠,2家省屬工業企業, 即山東南定熱電廠、山東冶金機械廠,5家市屬工業企業,即淄博石油化工廠、山東南定玻璃廠、淄博軸承廠、淄博輕質保溫材料廠、淄博鋁廠。上述大中型工業企業帶動了該鎮鄉鎮企業的發展。 80年代以來,南定鎮先後建成5個國家級企業集團,即山東南定企業集團、山東昌盛企業集團、山東田家企業集團、山東金海企業集團、山東匯鑫企業集團,3個省級企業集團,即山東崔軍企業集團、山東興河企業集團、山東華岳企業集團以及5個市級企業集團,星羅棋布的鄉鎮工業促進了全鎮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2010年以來,南定鎮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努力擴大產業聚集。截至目前,新建和擴建三菱、奇瑞、江淮、榮威等多個品牌汽車4S店18個,並投入使用運營,汽車4S店總數達到70餘家。青年公園升級改造工程、淄博華通環保設備項目、淄博華邁工貿日用陶瓷項目、淄博卓信泵業搪瓷罐項目、藍天粉煤灰儲存項目以及三泉創業園、岳店標準廠房創業園等項目正在順利建設,鮑米爾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和優維藥業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即將投產,淄博凝易固乾混砂漿項目已正式投產,淄博高新鋁材料產業園、淄博億豐國際汽車博覽城項目正在有序推進;2010年以來,南定鎮著力發展三產服務業,努力膨脹產業規模。提升已建成汽車4S店和汽配城、汽車城的服務水平和質量,不斷增強產業效益;加快淄博億豐汽車博覽城等重點項目招商、引進和落地工作,努力形成張博路由北到南集名車4S展銷,汽車會展,重工機械、農機裝備展銷,舊車交易,汽配、維修、檢測、養護、車證辦理,汽車俱樂部等一體的汽貿產業帶。2010年以來,南定鎮著力淘汰落後產能,努力促進產業升級。隨著張博路沿線汽貿產業的發展和高新鋁材料產業園的建設,張博路沿線和鋁材料產業園內共16條建陶生產線將全部予以淘汰,目前已關停7條。同時,其他建陶生產線按照節能環保的要求全部進行升級改造,實行“高端提升”戰略,繼續發揮傳統產業的優勢和輻射作用。目前昌盛建陶、強強建陶、東嶽建陶、利亞諾建陶等建陶企業產能和品牌建設實現穩步持續發展。2010年以來,南定鎮著力堅持融合發展,努力促進企地共贏。充分發揮駐地大企業帶動作用,堅持融合發展,促進與大企業發展實現共贏。加快推進淄博高新鋁材料產業園的建設進程。積極推進萬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寶馬汽車公司壓鑄件製造項目、電解鋁擴大產能項目、美國正道集團汽車配件製造項目、鋁熱電聯產合作等項目的園區落地建設工作,促進和培植高新鋁材料產業快速崛起,形成區域競爭力。2010年以來,南定鎮著力發展都市農業,努力打造綠色生態南定。堅持“發揮區位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則,調整小董、前南定兩個村種植面積1000餘畝,全面完成各村農業結構調整,全鎮告別傳統糧食生產,實現向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轉型,營造都市農業“北園南林”、多點開花的發展格局,確保了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實效。

城鎮建設情況

(一)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2010年共有馬莊、翟家、白家、崔軍、南店、晴照6個村實行舊村改造,新開工住宅樓55棟,面積22.95萬平方米,現已完工53棟,工程竣工後將安置回遷居民1619戶。舊村改造後,全鎮可騰出建設用地1007.8畝。白家、翟家與市房管局聯繫開發的經濟適用房“安康佳園”項目已於9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同時,開展農村危房安置改造,安置改造36戶,修繕改造面積2140平方米。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對張南路、外環路、湖羅路進行升級改造。張南路拆除房屋72戶,共1.6萬平方米,硬化面積20萬平方米,市區投資1.2億元,現已全線通車,進一步改善了南部城區交通條件。南外環投資2000萬元,統一安裝廣告牌8000平方米,沿路粉刷牆體10萬平方米,沿路進行綠化升級改造新增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120萬元,對聚源物流沿街房前空地進行硬化4329.6平方米、進行破硬綠化2943.6平方米。湖羅路投資16萬元,硬化路口1000平方米。

(二)狠抓環保、環衛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村居環衛保潔專業隊伍,鎮村兩級人員達277人,統一配備垃圾收集房67個,配備各類垃圾清運車108輛,努力實現轄區內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二是組織人員深入開展轄區內的各項治理活動。共拆除房頂廣告81處、3995.15平方米,牆體廣告92處、4465.53平方米,拆除亂搭建及違章建築1720平方米,清除“三堆”48處,清理占道經營31處,取締馬路市場2處,粉刷牆體57000餘平方米。三是進行南外環路綠化升級改造,全年共清除枯枝雜草及不符合標準的綠地16000餘平方米,栽植大葉女貞1500餘顆。四是加強轄區水環境的綜合整治,轄區所有排污口全部併入污水管線,同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爭取河溝治理專項資金,投入400餘萬,對排污口進行治理,清淤1000餘米,清運土石方3000餘方。在水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00餘萬元建設濕地工程,在漫泗河大旦段修建攔河壩,不斷增加轄區水域面積,提高水域空氣淨化能力。使我鎮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觀。五是投資37萬餘元,對宇峰社區新修道路120米、寬7米。修繕房屋2棟,對老幹部活動中心進行改造。新砌污水溝120米,疏通污水管道300米,極大的改善社區生活環境。

(三)深度治理大氣污染。今年我鎮深入開展環保治理專項行動,轄區43家建陶企業、67條生產線,8家化工企業及轄區各村居所有粉性原輔物料、終端產品都基本採用密閉運輸和貯存,所有揚塵、粉塵排放點均已有除塵、防塵、抑塵設施;加大鎮管道路揚塵、粉塵整治,轄區15條道路確保灑水降塵、及時掃保;開展大規模造林綠化,大力實施“拆牆透綠”工程,見縫插樹,變“空地”為“綠地”,拓展城鎮生態空間,2010年總計新綠化850餘畝。

下轄村:
南定鎮翟家村 南定鎮崔軍村 南定鎮白家村 南定鎮馬莊村 南定鎮三泉村 南定鎮漫泗河村 南定鎮南店村 南定鎮後南定村 南定鎮前南定村 南定鎮小董村 南定鎮小旦村 南定鎮大旦村 南定鎮田家村 南定鎮郭辛村 南定鎮岳店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98458
51802
46656
家庭戶戶數 30823
家庭戶總人口(總) 85507
家庭戶男 43292
家庭戶女 42215
0-14歲(總) 15027
0-14歲男 7803
0-14歲女 7224
15-64歲(總) 76639
15-64歲男 40730
15-64歲女 35909
65歲及以上(總) 6792
65歲及以上男 3269
65歲及以上女 35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76122

強鎮由來

該鎮鄉鎮企業發達, 鎮村企業120家,財政收入連續16年在全市鄉鎮中列第一位。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中國鄉鎮之星、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小區、 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中國鄉鎮投資環境100強、齊魯鄉鎮之星、 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山東省百強鄉鎮、山東省綜合經濟實力前200名鄉鎮、山東省農村財務管理示範鎮、山東省小康示範鎮、山東省文明鄉鎮示範點和淄博市教育強鄉鎮、淄博市利用外資十強鄉鎮、淄博市科技明星鄉鎮,連續10年保持山東省文明鎮的榮譽稱號。2000年被省電力局命名為山東省第一個電氣化鄉鎮。

大事記

1928年4月, 中共淄博張店黨組織深入農村利用鐵板會、黃沙會開展抗日愛國運動。

1930年5月5日,南定礦業所2000餘人手持木棒包圍礦業所,抗議日本資本家無故停工裁減工人。由於黃色工會“工整會”的破壞,鬥爭失敗。

1938年7月7日,淄博礦區黨組織和工會發動萬名民眾在三支隊八團八營的掩護下,將張博鐵路張店至淄川段12華里路基全部掘毀,使日軍35天未通車。

1940年1月1日,淄博人民抗日武裝聯合攻入張店火車站,炸毀東西鐵橋,襲擊南定車站, 打死日軍2人,炸毀車廂7個。同年3月,鐵路工人支隊在張博路淄川至南定段,炸毀張店南去的敵貨運列車。

1943年, 華北輕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南定二廠興建,占地近700公頃,建國後經擴建改稱山東鋁業公司。

1951年5月1日,崔軍人民參加全區農民肩抗農具大遊行,紀念國際勞動節並開展抗美援朝大宣傳活動。

1954年4月, 大旦村成立農村生產合作社,邢吉華當選為社長,這是全鎮第一個農村合作社。

1956年2月9日,南定熱電廠動工興建,主要設備由捷克斯洛伐克供給,是一個現代化的熱電廠。1957年11月建成發電。

1958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柯慶施,政治局候補委員薄一波、鐵道部部長呂正操,視察五O一廠。

1959年4月12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朱德在淄博市委書記王士超陪同下蒞臨南定地區山東鋁廠、第四砂輪廠視察。

1960年3月8日,中共中央委員、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視察南定。

1963年3月22日,崔軍公社首屆黨代會召開,到會代表33人,李學參當選為書記。

3月, 原屬淄川區的大旦、田家等10個自然村與張店區傅家公社的崔軍、夏莊、馬莊等7個自然村合併成立崔軍人民公社,歸張店區管轄。

1970年10月,派出民工380名投入修建太河水庫大會戰。

1971年8月18日,淄博鋁廠建成投產。

1974年2月, 張店區逐步實行合作醫療。經統計,崔軍公社有13個大隊實行合作醫療,共有赤腳醫生53名。

1975年秋,財政部部長張勁夫視察山東鋁廠。

1977年5月1日,田家村建立全鎮第一處育紅班,為解放婦女勞力、加強兒童的學前教育邁出可喜的一步。

198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華國鋒視察山東鋁廠。

1983年4月21日, 崔軍公社撤消,改稱崔軍鄉。同年12月12日,完成建村任務,撤消農村大隊支部,改為村支部,並建立村民委員會。

1984年5月20日, 南定鎮正式建立,南定鎮政府經濟管理委員會改為南定鎮經濟聯合社。

10月, 後南定村投資3萬元購置安裝了自動撥號電話總機,並為60名幹部民眾安裝家用電話,成為全鎮第一個電話村。

1985年7月2日,瑞典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肖尼特·克維斯特參觀後南定村。

1989年底,全鎮工業總產值首次過億元,有44個鄉鎮企業產值超過百萬元。

1995年12月, 原南定一、二聯中合併建立南定中學,占地4.1公頃,建築面積達16000平方米,在校生1500人,教師117人,各種實驗室、功能教室、校園網建置齊全,配備先進。

199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吳官正視察田家村。

6月15日, 全省基層雙擁工作六落實現場會召開,山東省軍區副政委李養珍、省民政廳副廳長於洪文,淄博市市長李書紳、市委副書記鄒大民及來自全省的60餘名代表參加了大會,代表們走訪了田家村烈軍屬和村老年公寓的老人。

1998年12月,山東省民政廳組織的山東省鄉鎮發展協會第二次年會在南定鎮召開,參加年會的企業多達100餘個。

2000年9月, 全鎮13所村辦國小進行合班並校,成立南定國小。同年,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光華視察南定中學、南定國小。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49年,全鎮小麥畝產51公斤,玉米畝產69公斤,小麥播種面積僅占糧食作物面積的3%,主要種植穀子、高梁、大豆等。1978年小麥畝產達294.5公斤,玉米畝產達240公斤,總產達62.8萬公斤。小麥和玉米成為全鎮的主要糧食作物。

解放後,全鎮農業生產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等多種形式後,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較大發展,糧食產量得到普遍提高。1958年以來,先後完成了旦村水庫建設、漫泗河攔河大壩修建等工程,全鎮農作物灌溉面積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有了充分保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適應農業的現代化需要,落實生產責任制,後南定村、田家村、大旦村、岳店村、漫泗河村等五個村建立了集體農場,其餘村包產到戶,農業生產有了自主權,充分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全鎮開始大量引進先進的農業機械,如大型拖拉機、脫粒機、還田機、聯合收割機等,促進了農機事業的發展。1984年底,全鎮擁有拖拉機215台、汽車38輛、脫粒機96台、還田機7台。 農田水利建設完成了對太河水庫二乾渠、支渠長達5250米的修建工程、豬龍河改道工程、旦村水庫的加高工程,全鎮灌溉面積達95%以上。1992年耕地全部實現了灌溉化,成為“江北第一灌溉化鄉鎮”。經過幾年的發展,全鎮共有自走式、移動式噴灌機49台(套),為全鎮抗旱保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0年全鎮糧食畝產達503公斤,總產達367.17萬公斤。

1995年以來,南定鎮圍繞效益農業發展思路,改革原有的農場管理模式,積極發展具有市場經濟效益的經濟作物,形成具有南定特色的規模效益經營形式。在引進和使用先進農業技術和人才方面,打破舊的傳統,積極為外來農業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供水、電、運輸、農業機械等各方面服務,為帶動種植業結構調整,發揮農業的規模效益創造了條件。 2000年,全鎮種植中草藥226.5畝、花生595畝、蔬菜303畝、 葡萄120畝,岳店村被市政府授予“中草藥種植專業村”稱號。小旦村農業示範園被市科協評為“農業科學技術示範園”,全鎮共有農業承包大戶20多個,承包土地達200多公頃,規模效益十分明顯。

80年代,該鎮畜牧業生產迅速發展起來,傳統的一家一戶式的飼養方式逐漸被規模養殖方式所代替,具有現代化設施的養雞廠、養鴨廠興建起來。1995年以來,特色養殖漸成規模, 當年被省政府授予“畜牧業強鄉鎮”稱號。田家村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一處飼養白羽鴿、 鹿、狐狸等特色養殖基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可觀。2000年,全鎮共有養殖場30多處,其中豬存欄量4800頭,雞存養量14萬隻。

該鎮歷來重視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1992年對全鎮範圍內的荒山進行綠化,同年被市政府授予“荒山綠化年先進單位” ,2000年在漫泗河兩岸植樹,綠化造林438公頃。 全鎮現有育苗基地2處,育苗面積13公頃,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731萬元。

1988年以來,南定鎮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進步,農業科技含量逐年增加,農業裝備水平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除草化學化、澆地噴灌化、管理科學化。通過種植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形成了糧畜林果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糧食單產、畜林漁產值提高到了相當的水平,現代化的城郊型農業已經初具規模。 土地狀況:隨著城鎮建設及其它各項事業的發展,南定鎮近10年土地面積減少較快,1988年全鎮耕地面積14716.38畝,糧田面積13418畝,蔬菜面積503畝,果園面積389.5畝。 到1997年, 全鎮耕地積11382畝,糧田面積8540畝,蔬面積3950畝,果園面積750畝。1997年全鎮15個村中有7個村8個農場近600畝糧田實行規模經營,其餘8個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在全區形成了南定特色。 農技推廣:1988年以來,全鎮先後推廣了小麥精播半精播、小麥平播、玉米直播、藥劑拌種、化學除草、秸稈還田、小麥高留茬、配方施肥、統一供種等先進科學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9年開始實施噸糧鎮開發,1990年獲得成功,被區科委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底承擔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項目,1992年9月竣工,提前兩年完成,投入產出比達到1:1.26,1992年全鎮15個村全部實現"雙千"。 1994年開始實施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1996年通過市、區科委的驗收。全鎮種子更新步伐加快,每年都有2至3個玉米新品種和4至5個小麥新品種試種,小麥品種達到了3年一換代。1988年同1997年相比,糧食單產由634公斤提高到944公斤,總產由8634噸降低到8062噸(旱情嚴重) ;農業總產值由452萬元猛增到4349萬元,增長862.17%。

第二產業

建國前,全鎮僅有零星的小型作坊生產磚、瓦、石灰及木器等。1952年成立互助組,手工作坊停辦,1958年南定街道興起服裝製作、手工鞋廠、印染等行業,成立綜合服務站,從業人員達70名。1966年冬,田家、岳店等村建成煤井後歸公社經營, 共有100多人,實行人工挖煤,勞動強度大,條件十分簡陋。70年代開始興辦磚瓦廠、石灰廠和小煤礦,機械化程度低,設備落後。同時公社辦的煤井、石料廠、礬土礦也有了新的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南定鎮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鋁礦石、粘土等資源優勢發展工業生產。煤礦、礬土礦、化工廠、制修廠、建築安裝公司、石料廠、陶瓷廠、車隊等鎮辦企業和投資少見效快,以建材產品為主的瓦廠、磚廠、石灰窯等村辦企業得到進一步壯大。80年代南定鎮完成了第一次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缸瓦、煤炭成為南定鎮工業支柱產品。1985年底,全鎮有磚廠13個、缸瓦廠23個、石灰窯32座、 煤礦8處, 完成工業總產值3615.86萬元, 其中村辦工業總產值達2646.87萬元, 年產缸瓦2億片,石灰12萬噸,煤炭40萬噸。崔軍煤礦成為江北第一個鄉鎮標準化礦井。1989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首次過億元,產值過百萬元的企業多達44家。90年代初期,全鎮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按照“加大投入,加快調整,加快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建陶業,到1994年152建陶生產線達到15條,高檔進口生產線4條,年產各類建陶3000萬平方米,形成了以高檔建陶為龍頭,集化工、冶煉、機械製造、紡織、 食品為一體的工業體系,實現了“山上向山下,地下向地上”的戰略轉移。1996年建成了張店建陶廠和華美建陶廠。 建陶業取代缸瓦、煤炭成為南定鎮新的支柱產業,從而完成了第二次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南定鎮的外經貿工作是從1992年開始的。1992年,全鎮與外商合資興建工業項目4個,出口交貨值204萬元。到2000年,全鎮共有中外合資企業16家,其中金海、天佳集團獲得了外貿進出口自營權,全鎮外貿出口達到1700萬美元,累計利用外資達870萬美元,被評為“淄博市利用外資十佳鄉鎮”。從1995年起,南定鎮開始了第三次工業產業結構調整。1998年,三泉村投資1200萬元新上了博洋精細化工廠;天佳集團投資5000萬元新上了淄博天佳乙基胺廠,這標誌著全鎮工業結構調整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同時,建陶業逐步淘汰152釉面磚生產線,並開始大量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生產工藝,生產中、高檔牆地磚。截至2000年底,全鎮擁有各類建陶生產線74條, 年產量突破了1億平方米大關,成為江北重要的建陶生產基地。同年,南定工業小區更名為南定建陶工業園。在注重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南定鎮不斷強化企業管理,全鎮共組建國家級企業集團5個。省級企業集團3個。市級企業集團5個,有17個企業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和產品質量認證。2000年,全鎮工業產值實現37.48億元,利稅4.19億元。

第三產業

建國前, 全鎮境內有3處農村集市和鎮內無影山廟會進行商品交易,有個體經營酒店、 油坊、小吃店、菸酒糖茶鋪、車馬店等193個。建國後,隨著工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營菜店和加工廠相繼建立。1959年正式建立南定市場,後改稱西山市場,個體經營攤點近百個。1971年5月1日崔軍供銷社成立,設6個門市部、1處油庫、 7個雙代店,幹部職工187名,年營業額為57.96萬元,成為全鎮商品交易的中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市場逐步放開,日用百貨、食品店、菸酒糖經營戶大量湧現。 1985年集體商業117個、個體工商戶達243個,實現產值330萬元。90年代以來,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搞活,先後建成了田家、三泉、南店三大農貿市場。田家陶瓷批發市場、馬莊生資市場、西山服裝市場和小商品市場,以及2 05國道馬莊路段建成的10餘家汽車銷售市場群和淄博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構成了全鎮商業流通網路,對加快市場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以住宅小區開發、沿路商品房開發為龍頭的房地產開發方興未艾,全鎮共開發各類商品房30多萬平方米。2000年,全鎮共完成第三產業產值9.65億元。同時個體私營經濟也迅速崛起,2000年已註冊個體私營業戶達1450家,其中個體私營企業71個。魯中蓄電池廠、淄博創世實業公司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張店區先進個體私營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納稅大戶。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南定鎮新的經濟成長點。

特色產業

該鎮境內有豐富的粘土資源,鄉鎮企業的發展大都是圍繞本地豐富的礦產資源興起,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用粘土生產的缸瓦年產量已達12億片,產品主要銷往河南、 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90年代興起的建陶業年產量1億平方米,有30多種規格、30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主要銷往江北各省市和地區。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晚清時朝,該鎮設有私塾17處,全系民眾自發創辦。1911年建立第一所初級國小堂,同年開始興辦學堂,學堂教育和短期教育成為教育讀書的兩種形式。1 948年10月, 全鎮學校8處13個班,共有學生454名。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1957年學生入學率達60%。1970年2月開始聯村辦國中,全鎮共設5處聯中。1976年全鎮辦高中1處4個班、 學生208人,村辦國中10處29個班、學生1117人,國小15處72個班、 學生2655人。有公辦教師158名,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0%以上。1981年為提高教學質量, 撤消高中,合併國中設第一、第二聯中。1984年,全鎮有國中生1670名,小學生2300名,中國小教師220名。當年,第一聯中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1987年8月建立全區第一所電視中專並投入使用,成為全鎮培訓職業技術人才的中心。90年代以來,為進一步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條件,鎮政府投資1500萬元新建南定中學一處,原南定第一聯中、第二聯中於1995年12月合併成立南定中學。1999年,鎮政府投資1000萬元,新建南定國小一處,各村國小於2000年底併入南定國小。自1996年至2000年,南定鎮先後投資650萬元新建教師宿舍樓3幢,成為淄博市第一個全部解決教師住房的鄉鎮。1993年該鎮被評為“山東省農村國小教育工作先進單位”。1995年被授予“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和“山東省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199 9年被市政府命名為“教育強鄉鎮” 稱號。2000年底,全鎮共有教師376人,其中幼兒教師78人, 在校中學生1500名、小學生1700名、在園幼兒736名,教育基礎設施均達到省規範化標準,且實現了全鎮教育計算機聯網。

該鎮十分重視科技工作,始終把科學技術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科技明星鄉鎮”。1999年“多次燒藝術釉裝飾磚”“瓷質牆地磚”“鋁合金柱翼型散熱器”等三個項目獲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新型水晶釉面材料”“乙基胺”兩個項目列入省星火計畫項目。2000年底全鎮擁有高級專業人才60人,中級專業技術人才122人,初級專業技術人才634人。

南定鎮在民眾性文體活動方面,自古就有踩高蹺、耍獅子、玩旱船、舞龍燈等傳統文化活動。清朝光緒年間,廟會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民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曲藝、書法、雕刻、泥塑等民間藝術代代相傳。1966年建廣播站,1975年建電影隊,1976年建文化站, 鬧元宵、專場文藝宣傳、繪畫書法、攝影展覽等文化活動開展頻繁。1985年, 全鎮共有電視機3526部,首次在全市實現村村通廣播、村村通電話。90年代以來,民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1997年,全鎮改造有線電視網路總里程達24公里。1999年底,光纜有線傳輸工程完成,讓民眾看上了清晰的電視節目,並辦起了“南定新聞”等自辦節目,定期向全鎮播出。一年一度的南定轄區文明杯匯演已連續舉辦了13屆。書法、繪畫、集郵展、攝影展、健美健身比賽和各類運動會等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了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醫療衛生

建國前,南定鎮境內有3家中藥店和個人開辦的小藥店,醫療條件差。1956年建南定聯合診所,設有中醫、西醫,1959年建衛生院,醫護人員33名。60年代, 各村相繼成立衛生室,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73年9月新建鎮衛生院,建築面積320平方米。1985年底,衛生院流動資金為2.7萬元,固定資產8.47萬元,門診人數達48651人次, 業務收入12.1萬元,設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內科、小兒科、口腔科、藥房科、婦幼科、放射科、化驗室等,病床15張。90年代,醫療條件和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1991年衛生院再次擴建,投資95萬元新建門診大樓併購置了B超等先進醫療設備。 1993年鎮衛生院通過國家一級甲等醫院驗收。1998年該鎮被評為市級衛生鄉鎮。 2000年,全鎮設有衛生院1處,村級醫院、衛生所17處,極大地方便了民眾就醫。

體育運動

南定鎮的體育運動是在建國後活躍起來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體育設施不斷增加,民眾性體育活動逐步增多,鎮村及企業單位都設有活動室、籃球場等。80年代以來成立的農民體育協會、老年體育協會、籃球協會、桌球協會等民眾性體育組織,多次參加市區農民運動會,並獲得良好成績。90年代,全民健身工程在全鎮實施。1991年被省體委評為首批體育先進鄉鎮,1996年、1998年和2000年成功舉辦了三屆大型農民運動會,展示了全鎮人民的精神風貌。1998年、1999年連續兩年被省體委、 省農委、省體協命名為“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2000年,全鎮共建有6個體育健身廣場。5套高標準健身路徑,參加體育鍛鍊的民眾日均3000餘人次。

人民生活

建國後, 隨著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南定鎮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 0年全鎮總收入325.96萬元,人均分配113元。80年代,隨著村辦企業和鎮辦企業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提高,主食以麵粉為主,花樣增多。穿著改變了傳統單調的藍、白衣服,服裝顏色多彩,樣式新穎。1985年以來,各村開始舊村改造,到2000年, 85%的農民住上了樓房,人民民眾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如今,全鎮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程控電話、彩電、冰櫃得到普及,微機、轎車等現代化高檔商品開始進入百姓家庭,閉路電視普及率100%。全鎮有9個村建成了省級電氣化村,南定鎮被省電力局命名為山東省第一個電氣化鄉鎮。2000年,南定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60元,是淄博市農民人均收入最高的鄉鎮。南定鎮在注重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同時,建立了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全鎮共有敬老院3處、老年公寓5處,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別墅100多棟,15個行政村全部為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每月金額從5元到100元不等。 1995年,鎮敬老院成為全國模範敬老院,1999年被省民政廳評為省一級鄉鎮敬老院,2000年南定鎮敬老院再次被評為全國模範敬老院。

鎮村建設 建國前後,全鎮房屋多數是草房、土木結構,70年代隨著建材企業的不斷發展,磚木結構代替了陳舊的土木結構。從80年代中期開始,各村按規劃方案進行舊村改造,為村民蓋二層樓房,全鎮人民的居住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進入90年代,鎮政府為加快南定鎮農村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大投資,對鎮內所有道路進行整修改造。1992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鎮建設新型鄉鎮, 1993年被市政府評為全市小康示範鄉鎮,2000年該鎮農村樓房改造已完成85%,建成了張南路、漫泗河、三泉、岳店、馬莊、崔軍、 田家等7處村莊遊園和綠化廣場。在全省第一家完成村莊道路聯網,基本實現了農村城市化建設。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26年秋,翟家村黨支部成立,翟洪謀擔任書記,黨員3人。1939年張金堂在後南定村組建後南定村黨小組, 後改支部。1948年3月,馬莊、崔軍等黨支部誕生。1949年,全鎮共有農村黨支部8個、黨員107名。建國前,全鎮黨組織歸淄川區九區黨組織領導。 1956年,建崔軍黨委,以高級社為單位建支部。1958年12月25日, 成立馬莊人民公社黨委。1960年建立南定城市人民公社黨委。1969年,成立崔軍公社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1984年5月成立中共南定鎮委員會。1987年全鎮共有黨員594名。 1996年,全鎮共31個基層黨組織,有黨員908名。2000年,全鎮黨員1098人,黨委、支部33個,其中村級黨委4個,村黨支部11個,鎮黨委連續十二年被評為市級先進基層黨委。

基層政權建設 1958年建張店區馬莊人民公社,1963年3月,改為崔軍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為崔軍鄉。1984年5月,正式建立南定鎮。南定鎮政府經濟管理委員會改為南定鎮經濟聯合社。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眾組織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共產黨員姚仲明、趙明新領導發動抗日武裝起義, 成立長山抗日游擊隊。1938年1月,該鎮青年教師周芬田、中醫大夫王孝泉以及黃景康、李山亭等人組織成立抗日游擊隊第二十二中隊,同年12月,鐵路工人譚玉璽成立了抗日游擊第二中隊。在解放戰爭時期,婦女聯合會被稱為婦救會, 1949年婦女聯合會成立,簡稱婦聯,同年成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1964年9月,成立“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後改稱“貧代會”。1972年建立計畫生育領導小組,1985年11月成立計畫生育服務站,後改南定鎮計畫生育協會。1986年、1990年連續兩年被國家民政部、國家計生委授予“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現任領導

現任鎮黨委書記:張秀德

現任鎮長:李剛

歷史人物

崔遵度 字堅白,宋朝初年(約490年) 中進士,本江陵人遷徙至此,家中養一支軍隊保護民眾,四鄉稱讚,崔軍之名由此而來。

翟謀齋 字寅卿,馬莊村人。清末光緒年間出生,後目睹清廷腐敗,立志救國振興教育。清末民初,任淄川縣師範講習所教務主任,後任淄川縣第四高等軍校校長。晚年開業行醫,服務於人民民眾,成為鄉村一代名醫。

王慶雯 字煥章,祖籍馬莊村人,清末秀才。二十八歲時考入山東省優級師範高等學堂,參加中國革命同盟會,思想開朗,勇於進取。曾任淄川第一高等教員青州師範教員,淄川中學第一任校長,淄川第一女子高等學堂校長。病逝後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親贈輓聯“撫慰英靈,表揚潛德,煥章先生,精神千古”。

翟洪謀 (1906~1929) 翟家村人。 1925年參加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192 9年間擔任翟家村黨支部書記, 1929年在執行除奸密令返回途中,因叛徒告密在濟南車站被捕,同年慘遭殺害。

翟遠泉(1903~1941) 翟家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淄川縣第十八國小任教師。1938年組織鐵路工人抗日聯合會,任主任。1941年被日軍逮捕,壯烈犧牲。後人把他與翟洪謀稱“翟氏一門雙烈”。

王修齡(1880~1963) 字夢九,崔軍村人。十五歲開始學醫,長於傷寒、內科、外科、針灸。解放後,任淄博市第二醫院中醫科醫生,當選淄博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王勛(1916~1968) 崔軍村人。1937年參加地方游擊隊,1939年赴沂水縣岸堤軍政大學軍事隊培訓。 同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解放後參加抗美援朝,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迫害,病逝。後經中央軍委追認為烈士,安葬於北京八寶山公墓。

韓政祥 (1913~1978) 晴照村人。1938年參加抗日游擊隊,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支書、營委副書記、保衛局二分局支部書記,邊防區第一書記。1955年由廣西省調至山東省濰坊地委,任檢察院檢察長。

盛傳亮 1941年生,中共黨員,前南定村人。歷任南定熱電廠醫院院長,外科主治醫師,淄博市醫學會外科肛腸學會主任委員,1984年被評為山東省電力系統勞動模範,1986年被評為山東省先進衛生工作者。1985年9月曾舉辦全國七省市肛腸學習班,並有著《內痔膠圈套扎療法》,其成績分別在《中國電力報》、《大眾日報》、《淄博日報》、山東電視台登載播放過。

盛俊潤 1941年7月生, 中共黨員,後南定村人。歷任崔軍公社工辦副主任、南定鎮工業公司副經理、 後南定村黨支部、黨委書記、南定鎮黨委副書記。1988年6月被授予“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同年12月授予“山東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1998年4月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

張錫友1947年10月生,中共黨員,田家村人。歷任崔軍公社工辦副主任、南定鎮工業公司副經理、田家村黨支部和村黨委書記、南定鎮黨委副書記、人大副主任。任職期間, 對工作一絲不苟, 為發展南定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1986年10月被授予“省勞動模範” 稱號,同年被淄博市人民政府授予“市農民企業家”稱號,1990年5月被國家勞動部、 人事部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3年3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

盛傳利 1951年11月生,中共黨員,前南定村人。自參加教育工作以來,歷任中心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國家高級教師,有《實施素質教育與校長素質》《教育常規管理點滴》等5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曾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淄博市優秀校長”。

李佩華 1952年生,中共黨員,田家村人。1973年畢業於崔軍中學,1975年以來連續擔任生產隊副隊長。 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支部副書記。1986年9月調鎮工業公司任副經理。在村內任職期間,作出了突出貢獻,1984年被評為“全國青年新長征突擊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