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縣[福建省南安縣(歷史名稱)]

南安縣(南安市),位於福建省南部晉江中游,簡稱“柳”,東與鯉城區、晉江市交界,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安溪縣、同安縣接壤,北與永春縣、仙遊縣毗鄰,全縣周長313公里,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82公里,總面積2032.5平方公里。全境山巒起伏,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占全縣總面積的73%。山地大體可分為三部分,綿亘於縣境西南部的雲頂山脈,東北部的陽平山脈,西北部的天柱山脈蜿蜒伸入縣境中部。晉江為本縣最大河流(古稱南安江),其幹流共十二條,河流縱橫交錯,把境內切割成五個高山盆地(俗稱“五小堀”,即向陽、蓬華、翔雲、眉山、鳳巢)、三處河谷平原(俗稱“三大堀”,即英都、羅溪、詩山)。

建制沿革

新石器時代,南安境內就開始有人類生息繁衍。

夏、商兩代,地理區劃屬揚州。

西周為七閩屬地。

春秋末期,為越國屬地。

戰國中期,為楚國屬地。

秦代屬閩中郡,為閩越族酋長無諸所轄。

西漢初期,屬閩越國。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為冶縣地。

東漢屬東部都尉的侯官縣地,後又增設會稽南部都尉,南安屬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南安置縣甚早,歷史上曾是福建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安縣 南安縣

三國孫吳永安三年(260),改南部都尉為建安郡,析出建安郡侯官縣南部、西南部建置東安縣,西晉改為晉安縣,縣治在南安豐州,隸屬建安郡,是郡屬九縣之一,管轄興化、泉州、漳州一帶。

西晉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隸屬晉安郡。管轄興化、泉州、漳州一帶。管轄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縣治在今泉州市豐州。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晉安郡改為晉平郡。蕭齊復為晉安郡。

南朝梁改為梁安縣。南朝梁天監中(502-519)分晉安郡(郡治福州)置,治晉安縣(今福建南安市東豐州鎮),置梁安郡,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折晉安郡置南安郡,郡治在豐州,下領晉安、龍溪、蘭水三縣。南安郡初隸揚州,普通六年(532),改隸東揚州。

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升晉安郡為閩州,南安郡屬之。天嘉六年(565),閩州廢,南安郡仍隸屬東揚州。光大二年(568),又升晉安郡為豐州(州治設在閩縣,今福州市區),南安郡屬之。

陳朝後期改名南安郡,隸屬閩州、豐州。隋開皇九年(589),後撤銷南安郡,改郡為縣,隸屬建安郡,州治今福州。南安郡改為南安縣,建安郡改為建安縣。南安縣治設在豐州。

隋大業二年(606),改泉州為閩州,南安縣隸屬閩州。大業三年(607),改閩州為建安郡,南安縣上隸建安郡。南安縣的轄地為今泉州市、莆田市、廈門市的大部分及長泰縣。當時的德化歸屬閩縣。

唐武德元年(618),改建安郡為建州,南安縣上隸建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於故南安郡地置豐州,治所在今南安豐州鎮,並析南安縣置莆田縣屬豐州。豐州下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今泉州、廈門、漳州、莆田)。

唐武德六年(623),在閩縣復置泉州。武德八年置都督府,轄泉州、建州、豐州。貞觀九年(635),豐州撤銷,南安、莆田兩縣隸屬泉州。

唐嗣聖初(684),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南安縣城豐州。不久 ,武榮州廢撤銷入泉州,州治設在今福州。 故南安又別稱武榮。

唐久視元年(700),因孫師業訴稱赴泉州途遠。又於南安縣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 衙前辟南大街為市,並開始在治地建城,是為唐城。

唐景雲二年(711),原閩縣所置的泉州改為閩州,武榮州改稱為泉州,南安縣隸屬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開始。 莆田、清源二縣屬泉州所轄。

唐開元六年(718),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至此,泉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晉江五縣。

唐天寶元年(742),泉州改為清源郡。南安隸屬清源郡。

唐乾元元年(758),清源郡又復為泉州,南安縣隸屬之。

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西南四鄉置大同場;長慶二年(822),析南安縣西北二鄉置桃林場;鹹通五年(864),析南安縣西二鄉置小溪場;乾符三年(876),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當時的大同場、桃林場、小溪場、武德場仍為南安管轄地。

五代是個動亂的時期,戰禍連綿不斷,當時全國出現了10個割據的小國家,“閩國“便是其中的一個,創始人王審知。後唐長興四年(933),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國號大閩,泉州歸之。南安縣隸屬泉州。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閩國為南唐所滅。後漢乾祐二年(949),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後周顯德二年(955),清源節度使留從效升南安小溪場為清溪縣,武德場為長泰縣,均屬泉州所轄。

宋乾德二年(964),清源軍改為平海軍,南安隸屬平海軍。

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平海軍改為泉州,南安隸屬泉州。

元至正十五年(1278),升泉州為泉州路。大德二年改泉州路為泉寧府,南安隸屬泉寧府。不久,又屬泉州路。

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福建省所轄的八路為八府,南安隸屬福建省泉州府。

清朝時期,行政區設定繼承明制,最高一級稱省。省下分府、縣,與府並行的有直隸廳,直隸州;與縣並行的有廳和州。南安縣隸屬福建省泉州府。之後歷代屬泉州、清源郡、清源軍、泉州路、泉州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廢府,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建制,設定東西南北四路道,南安縣屬南路道。

民國3年(1914)6月,全省按原轄區,置廈門、閩海、汀漳、建安四道,南安屬廈門道。

民國14年(1925),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建制,南安直屬於福建省。

民國22年(1933)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史稱“福建人民政府”),12月11日人民政府第十一次中委會決議,將福建省劃分為閩海、閩上、泉海、龍漳四省和福州、廈門兩個特別市。同月13日第十二次中委會改原劃的四省名稱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四省。南安縣隸屬興泉省。翌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南安復為福建省直轄。

民國23年(1934)7月,福建省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南安屬第五行政區,區治設同安。

民國24年(1935)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南安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區治仍設同安。民國27年,區治改設永春。民國29年2月16日,區治改設德化,6月28日仍遷回永春。

民國25年(1936)縣治由豐州遷往溪美鎮。

民國32年(1943)9月,調整行政區,全省劃分為8個行政督察區、2個市,南安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區治仍設永春。

民國35年(1946)1月,全省劃分為9個行政督察區、2個市,南安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區治設晉江。

民國36年(1947)4月,全省縮為7個行政督察區,南安仍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區治仍設晉江。

南安縣 南安縣

1949年08月24日,中國共產黨在福州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9月,全省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設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南安隸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設在晉江縣城(今泉州市區)。

1950年04月1日,福建省第五專署改稱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南安隸屬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署設泉州。9月16日,又改為福建省人民政府晉江區專員公署,南安隸屬晉江區專員公署。

1955年03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晉江區專員公署改稱為福建省晉江專區專員公署,南安隸屬福建省晉江專區專員公署。

1967年06月30日,“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立福建省晉江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專署的領導職權。1968年9月23日,成立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取代軍管會。1971年6月17日,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福建省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南安縣隸屬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01月01日,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福建省晉江地區行政公署,南安為屬縣。

1986年01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晉江地區行政公署為泉州市,南安縣隸屬福建省泉州市。

1993年,南安撤縣建市。

地理環境

南安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西北有山脈阻擋寒風,東南又有海風調節,溫暖濕潤為氣候的顯著特色。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0.9℃,一月份平均氣溫12.1℃;七月份平均氣溫28.9℃,無霜期349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5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

自然資源

南安縣 南安縣

南安,福建經濟作物重要產區, 中國商品牛基地市之一,山雞出口基地。位於省境東南沿海,晉江中游。面積1985平方公里,人口132.09萬;其中歸僑和僑眷約17萬人。縣府駐溪美鎮。三國吳置縣,名東安縣。 晉改稱晉安縣,隋定名南安縣。縣境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下降,呈明顯階梯狀。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西溪自西向東橫貫中部,形成串珠狀盆地。東溪自北向南,沿溪形成河谷平原,在雙溪口與西溪匯合後始稱晉江。南部瀕圍頭灣,海岸較平直,淤積嚴重。屬南亞熱帶氣候,暖熱濕潤。夏秋之交易受颱風侵襲。20世紀50年代以來,先後興建了山美等182座水庫,加強了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糧食和甘蔗、花生、黃麻的產量及農業產值均居全省前列。果園面積大,以龍眼、橄欖、柑橘為大宗。茶葉以眉山和豐州石亭茶著名。牧業以豬、牛為主。山雞養殖業發展迅速,建有詩山紅星山雞養殖場。工業則以食品占較大比重,其中以製糖業為主。南安磨石遠銷日本、新加坡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石井港至廈 門可通行汽船。境內多名勝古蹟。石井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里,辟有鄭成功紀念館;康店村復船山有鄭成功墓。

延伸

公用建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溪美街道發揮城區優勢,至80年代末,共建街道有:南北向的新華街、中山街、民主街和新美路、湖中路;東西向的環城南北路、西美路、防堤路。1984年至1988年,在鎮區內先後新建榕橋中學、城關中學(改為職高)、西溪中學、霞光中學和柳城中學。新建溪美衛生院、溪美糧站、溪美供銷社、溪美僑聯、溪美旅社、溪美工商所、溪美稅務所、溪美公安派出所等。新華街的街心公園為綠化中心,綠化帶向各條街道延伸。

人口源流

南安遠在西晉,即為閩南諸縣(市)之母郡,其人口源遠流長。

根據當代考古工作者對獅子山等處遺址考查鑑定,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在這一帶生息、活動。五千多年前,南安先民和中原地區的人類一樣,合群而居,按照血緣關係結成氏族部落,過著共同勞動,共同享受,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剝削,沒有階級的原始社會生活。

根據廈門大學林惠祥教授《福建民族之來由》一文考證,有史以前,蒙古利亞種(黃種)的最後一支(古越族)從亞洲北部南遷,其中一部分遷徙途中留在閩南地區。春秋戰國時期,“楚滅越,越之子孫遷於閩,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潮”(連橫《台灣通史》)。越國遺民南下時,同本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後來的閩越族。

秦平南越,“使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分布於閩、粵、贛、五嶺等地。“以謫徒民,與越雜處為一支。從秦至西晉五百年間,從贛南入閩西,再移至漳泉等地”(莊為璣《晉江新志》),與當地人融合。

西漢三國以後,中原漢族繼續南遷。據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宋元豐間(1076~1085),州巡轄官陳益(泉州人,鄉貫未詳),其先祖為東漢人。西晉太康三年(282),因南渡衣冠士族多萃閩南一帶,以求安堵,於是分建安郡,增置晉安郡。尤其是永嘉(307~312)之後,中原漢人大量南遷。據唐林諝《閩中記》云:“永嘉之亂,中原仕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清康熙《南安縣誌》云:“五胡亂晉,衣冠八族爭相入閩,是為南安林、黃、陳、鄭、詹、邱、胡、王開始之祖。”

唐初葉,“泉潮間蠻獠嘯亂”,總章二年(669),唐高宗敕陳政統領嶺南行軍總管事鎮守閩南,其中一部分軍隊駐紮南安一帶,後居留置業,至長子孫。據《南安潘氏族譜》記載,潘氏始祖潘節即為其中之一。

唐末,北方兵荒馬亂,戰爭不息,南安偏安一隅,“畸人彥士,避難播遷”。其中相當一部分為隨河南光州固始王潮入閩的軍士,在南安卜地定居。

兩宋之交,北方金人入侵,宋廷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宋宗室、官員、富商以及大批不堪金人蹂躪的中原民眾紛紛南遷。其中一部分也在南安一帶定居。以後各朝,特別是改朝換代、戰亂兵燹、天災頻仍之際,都有一些外來人口在南安定居。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不斷的融合、同化、繁衍,是南安人口的主要來源。

人口民族

南安是漢族居住占絕大多數的地區。1953年人口普查時,全縣總人口598987人,其中漢族598831人,占人口總數的99.97%;少數民族156人,占人口總數的0.03%。1964年人口普查時,全縣總人口743744人,其中漢族743519人,占人口總數的99.97%;少數民族225人,占人口總數的0.03%。1982年人口普查時,全縣總人口1067665人,其中漢族1066991人,占人口總數的99.94%;有16個少數民族計674人,占人口總數的0.06%。1988年全縣總人口數1235576人,其中漢族1228633人,占人口總數的99.44%;少數民族6943人,占人口總數的0.56%。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271003人,其中漢族1262768人;有24個少數民族,計8225人;民族不詳的有7人;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有3人。少數民族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恢復少數民族成份或省外來的男女青年通婚。

1990年普查時少數民族主要有:蒙古族9人,哈尼族1人,回族67人,傣族2人,藏族52人,黎族13人,苗族76人,畲族4928人,彝族23人,高山族1人,壯族1299人,朝鮮族1人,水族2人,布依族38人,景頗族2人,滿族1054人,土族6人,侗族19人,仫佬族10人,瑤族52人,毛南族10人,白族5人,京族4人,土家族51人。

主要街道

民國時期南安縣城只有三街四巷。即:中山街、炭埔街、井腳街、公洽巷、石頭巷、莊厝巷、直街巷。總長不足1000米。道路狹窄,高低不平,均系土路面,沒有排水管道,每逢風雨天,總是土沙遍地、泥濘滿街。房屋建築總面積2.8萬平方米。大部分為土木結構的平屋,只有中山街有少數二層樓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城建設全面規劃,分步實施。至1992年,共改建、擴建街道6條,新建9條,街道弄巷總長5295米,為民國時期街道弄巷總長的5倍。鎮區範圍也由0.3平方公里擴展到1.5平方公里。鋪設地下管道2.1公里,引水排入西溪或柳湖。

經過改建、擴建和新建的街道的弄巷有:

中山街:舊路改造。1981年路面鋪石磚,由土路改為石路面,全長由原來270米增到320米,路面拓寬為8.7米。

民主街:原名炭埔街。1981年路面鋪石磚,全長由原來8米增至300米,寬3~5米。主要單位有南安縣第二招待所、農業銀行城關營業所、南安邊防大隊和國營南安華僑友誼公司第二門市部,均為舊平屋改建為三層樓房。

井腳街:1981年改建,土路面改鋪水泥路面,全長150米,寬5米,為居民住宅區。

新華街:1957年新建路基,1964年截彎取直和平整,並鋪設500米水泥路面,1981年續建水泥路面,全路延伸到1200米,寬12米(不包括兩側人行道)。從1980年至1988年,由單位自籌經費為主、上級主管部門撥款補助,逐年投資在新華路兩側興建一批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用房和營業用房,形成縣城主要街道,遂改新華路為新華街。建築物有南安工業經理部為六層以上樓房,其餘的均為四層、五層樓房。東側有國營南安飲服公司南僑旅館、南安縣歸國華僑聯誼會大廈、泉州公路分局南安公路段、溪美第一市場、民眾戲院、新華書店、國營南安醫藥公司門市部、國營南安糖酒公司、南安縣建設委員會、南安縣二輕局、南安中旅社、國營南安華僑友誼公司、南安縣商業局、國營南安縣食品公司、南安縣郵電局、南安縣外經貿委、工商銀行南安支行、南安縣防疫保健站、南安果品公司、南安水產公司、人民銀行南安支行、建設銀行南安支行、南安縣保險公司、南安縣水產局等。西側有溪美衛生院、南安縣物資局、國營南安中百公司和五交公司、南安縣實驗國小、南安縣工業經理部、南安縣木材公司、南安縣交通局、南安縣供銷聯合社,南安縣中醫院、南安縣人民武裝部、南安縣人民檢察院、南安縣外貿公司、南安縣人民會堂、南安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南安縣人民法院、南安縣婦幼保健所、中國銀行南安支行、南安縣糧食局、南安縣農機管理局、南安縣醫院等。

西溪路:1981年,修建南安大橋至普尾公路命名為西溪路,全長1150米,寬12米,柏油路面。南側有南安汽車站、南安交警大隊、新華書店、南安縣菸草專賣局、南安農機公司、南安燃料公司、南安勞動服務公司、南安石油公司、南安木器廠、南安化工廠、南安酒廠。北側有基督教堂、溪美旅社、南安縣鄉鎮企業管理局、南安公交公司、農業銀行南安支行、南安縣總工會、南安縣種子公司、南安美術工藝廠等。

環城路:1981年新建,全長500米,寬10.2米,泊油路面。北側為西溪(晉江)。南側有南安縣水電局、西溪防洪堤管理處、溪美供銷社等。

環城西路:1981年新建,全長500米,寬4米,土路面,居民住宅區,終點有南安縣精神病防治院。

湖新路:1981年新建,全長250米,寬5米,土路面,兩側建有南安縣老幹部活動中心和建築設計室等,1991年改土路為水泥路面。

湖中路:1984年新建,全長800米,寬5米,路東臨湖。路西有南安縣公安局、南安縣環保局、南安實驗幼稚園、南安柳城中學、防疫站等。土路面。

柳新路:1984年新建,從頂溪美到糧站,全長400米,寬5米。南安縣人民政府大院為柳新路門牌第1號。溪美鎮政府駐地在柳新路。1991的改土路為水泥路面。

柳溪巷:1981年,由原公洽巷改建,全長125米,寬3米,水泥路面,平屋為主,有55個店面。

直街巷:1981年,由原直街巷改建,全長150米,寬3~5米,水泥路面。

五柱巷:1987年改建,全長400米,1991年鋪設水泥路面。

鄭成功街:1991年新建,位於南安大橋至車站的路段。長250米,寬29米,水泥路面,為泉州到安溪的交通要道。兩側的建築物共14幢6層以上的商品樓房,建築面積3.12萬平方米。

何厝街:1992年新建,位於環城路至第一招待所路段。長130米,寬11米,水泥路面。兩側的建築物共有8幢7層的商住綜合大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風景名勝

南安襟山帶海,風光秀麗,馳譽海內外的名勝古蹟甚多。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海交史珍貴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宋代佛教雕刻陀羅尼經幢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縣級重點文物單位共26處,其中有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延福寺,以及雪峰寺、風山寺、靈應寺、五塔岩和天柱岩等著名古剎,還有金雞橋、永濟寶塔、革命烈士紀念碑、六朝古墓和一批唐、宋、元、明清古磁窯址,新石器時代遺址等,這些名勝古蹟,形象地展現了南安歷史文化的風貌,當年曾吸引了許多達官名士前來隱居避亂,寄跡流寓。其中有南朝梁普通年間(520-527)的印度佛教徒拘那羅陀,唐德宗時代為丞相的越南人姜公輔,唐朝著名詩人秦系,翰林院學士韓偓,宋代理學家朱熹以及近代弘一大師等,使南安成為歷代人文薈萃之地.

著名人物

南安人傑地靈,歷代英才輩出。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先後湧現出“開八閩文化之先”的詩人歐陽詹,宋代傑出科學家蘇頌,孤忠亮節的禮部尚書呂大奎,明代抗倭名將歐陽深,收復台灣民族英雄鄭成功,台灣醫祖沈全期,偉大的思想家李贄,農民起義領袖潘榜、潘宗達,清末華僑建築家林路,為菲律賓獨立戰爭建樹功勳的華僑將軍劉亨賻,為南安的解放事業而獻身的革命烈士李剛、郭子仲、葉忠,以及近現代愛國愛鄉的著名華僑黃奕住、吳記藿、李光前等。他們在不同的時期為祖國的統一、家鄉的建設,做出了震古爍今的貢獻。還有數千名專家、學者、教授,在祖國四化建設的各條戰線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僑鄉

南安是著名的僑鄉.自唐朝開始,不少南安人遠涉重洋,旅居海外,足跡遍布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西歐諸國。至1998年底,旅外僑胞、港澳同胞達146萬人,僑眷屬占全縣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南安是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元朝開始,就有南安人相繼遷台,明末至清代,曾是南安人徙居台灣的高潮.有隨鄭芝龍、顏思齊進行海商貿易時,移居台北的墾荒者;有隨鄭成功東徵收復台灣時到台開發的墾殖者;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開放台灣鹿港與泉州江港後,有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至舉家遷徙到台的移民。民國34年(1945)台灣重歸祖國以後的幾年間,南安人又有一批相繼東渡台灣,至1945年,計有2000多人前往台灣,形成了近代的又一次移居台灣的高潮。在台灣 有南安籍的台胞100多萬人,有百所南安分爐去的寺院、神廟,台北、台南兩處有南安會館,他們與故鄉南安有著密切的地緣、血緣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