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亞海魴

基本信息

文名稱 南印亞海魴
拉丁名稱 Zenopsis nebulosa
英文名稱 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形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卵圓形,背緣在眼上方凹入,腹緣圓弧形。頭高,額部至吻端斜直,呈斜方形。吻長。眼較大,上側位。眼間隔稍小於眼徑,中央有棱嵴。鼻孔2個;緊接,位於眼前方;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大,裂孔狀。口大,口裂近垂直,下頜突出於上頜前方,上頜可伸縮。牙較發達。上頜前端有7~8牙,犬牙狀,方向向內,側面有1~2行小牙,前後方齒群明顯分離。下頜有2行牙,前端牙較大,方向向內。犁骨有5-6牙。齶骨無牙。前鰓蓋骨邊緣長而斜。鰓孔大,鰓蓋膜與峽部不連。有假鰓。鰓耙退化成扁平突起,端部密具小刺。鰓蓋條骨7。
體光滑無鱗。側線明顯,為一管狀線;前半部弧形,後半部平直,行於體中央。棘狀骨板沿背鰭基底兩側各有12~14,臀鰭基底兩側各有7~9,每一骨板中央具1明顯的向後棘;胸部有5~6,自第三骨板開始分左右兩行;腹部有5~7,自第二骨板開始分左右兩行,胸腹部骨板棘小,形成鋸齒緣。
背鰭1個,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1深缺刻;鰭棘細長,棘間鰭膜延長成絲狀,最長可超過尾鰭末端。臀鰭棘發達,第一棘最大,等於或稍小於眼徑,鰭條部與背鰭同形相對。胸鰭位較低,鰭條較短。背鰭、臀鰭、胸鰭鰭條均不分枝。腹鰭起點前於胸鰭,鰭條長,後端超過臀鰭起點。尾鰭後緣平,上下各具1弱棘狀鰭條。
體銀灰色,體側中央有1約與眼徑等大的暗褐色圓斑,成魚較不明顯。100毫米以下的幼體體側較均勻地散有暗褐色圓斑。背鰭鰭棘部、腹鰭及尾鰭後半部黑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