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上海南匯中學](/img/b/0b9/nBnauM3X2UTNwgjNwkTO1ETO2QTMxUjM2kDOzQTNwAzMxAzL5k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新校園是2004年9月才建成的。占地36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擁有一流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幽雅寧靜的學習環境,全上海最大的現代化寄宿制重點高中。
62個班級,近3000名學生;教職工250名,專職教師200多名。中高級教師占60%以上。
校園文化
校風:團結、奮鬥、求實、進取
教風:敬業、愛生、嚴謹、求真
學風:尊師、好學、刻苦、創新
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的。
校史
![上海南匯中學](/img/e/db3/nBnauM3X2YzM2cDO3kTO1ETO2QTMxUjM2kDOzQTNwAzMxAzL5k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學校創建於1927年。明年就將建校85周年。原校址在現在的南匯一中所在地。
1927年,當時中國正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狀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很多有識之士以天下為己任紛紛以教育救中國,當時南匯的一位社會知名人士,實業家趙心梅,出於對國家、對家鄉的熱愛,捐資在當時惠南老城文昌宮舊址興建了“南匯女子初級中學”,南匯中學最早的校名。首任校長就是趙心梅本人。在國家貧困落後、動盪不安的年代辦教育是很艱難的。
學校最初規模不大。到1936年有教師10餘名,學生111名。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南匯,學校停辦。38年春轉移到上海法租界以浦東中學的名義繼續辦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淪陷,學校再次停辦。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秋天回到南匯女子中學舊址復校,更名為“南匯縣簡易師範學校”。
2、成長階段(1949——1966年)
解放後人民教育迅速發展,學校獲得新生。當時學校分為國中部和簡易師範部。國中部有3個年級,簡易師範部有2個年級。當時有學生200多,教師20多。那時國中畢業生滿腔熱情回響黨的號召,參加解放軍、參加南下服務團,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國中部不斷擴大,52年政府將學校易名“南匯縣初級中學”,54年當時的周浦中學有高二高三兩個年級合併過來,學校開始招收高中學生,學校成為完全中學,定名“南匯縣中學”。58年祝橋、泥城等地的高中班又併入,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到1962年學校已占地100多畝,有40多個班級,定為縣重點中學。
3、發展階段:(1978——2004年)
1978年國家邁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南匯中學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迅速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1993年開始停辦國中,成為縣重點高級中學。
為適應社會發展和本地人民民眾的要求,南匯縣委縣政府從1996年開始對南匯中學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設了科技樓、藝術教育樓、400米標準跑道等。香港同胞王佰生也給於學校很大幫助,完成學校大門南遷的工作,1997年學校新大門落成,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提寫了‘上海南匯中學’的校名,從此學校正式啟用了現在“上海南匯中學”的校名。
在進入21世紀後,知識經濟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南匯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也向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化邁進。浦東機場、洋山深水港、臨港新城、工業園區發展,產業結構變化,人口文化素質提高,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經過幾年的準備,2000年9月學校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正式提交了創建上海市實驗性師範性高級中學的規劃,並開始全面推進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教學改革。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會學習、能發展,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改革的主題。進行了德育、課程、課堂教學三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創新。德育——構建高中學生序列化德育體系;課程改革——建設了以“天地人”為主題的校本課程;課堂教學——開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科教學特色。全體師生奮力拚搏,展開了多方位的教育教學實驗,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受到專家和社會的認可。改革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上了新的台階。四年的創建工作使學校的素質教育得到深化、教師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顯著提高,學校獲得了能夠證明整體發展水平的多項榮譽: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健康促進學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集體等。升學多年來不斷上升,現在基本保持在一本率50%上下。二本率86%上下。
4、提升階段;2004年9月開始
2003年春節後,上海市委作出了再建四所寄宿制重點高中的決定;2005年5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專家組來進行創建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總結性評審,獲得全票通過。學校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南匯中學發展打開了新的一頁。
八十多年來,學校風雨兼程,舊貌換新顏;八十多年來,代代學子,生生不息,後浪推前浪。老校區的大成殿、古城牆是搬不過來了,但是歷經幾代師生凝聚起來的人文精神和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將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流,在這裡全體老師同學,揮灑出育人成材的新篇章。
學校榮譽
市健康促進學校
上海市文明單位
上海市安全單位
05教科研先進
天文實驗基地
農墾系統文明單位
05衛生工作先進
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語言文字規範學校
學習指導實驗研究基地
英特爾青少年科普基地
紅十字會達標學校
2029科普基地
科技特色示範
創造教育實驗基地
99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防震減災科普特色
04區德育先進集體
04區優秀家長學校
設備設施
報刊閱覽室、籃球場、天象館、琴房、美術教室、足球場、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餐廳、出操操場、電子閱覽室、生物實驗室、快客便利店、教室、室內球館、化學實驗室、網球場、天文望遠鏡、舞蹈房、物理實驗室;
足球場為7人制人工草皮,同時劃分成為2個5人制球場,四邊共6個球門,另外,在學校外圍還有大體育場,同樣設有球門,並附有看台,用來舉辦學校田徑賽事;
教學樓分三幢,分別為高一、高二、高三所用。
學校特色
![上海南匯中學](/img/3/099/nBnauM3X4MDM2QzMyEDM2ETO2QTMxUjM2kDOzQTNwAzMxAzLxA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另外,南中還專門設有新疆部,以支持上海援疆,為了幫助新疆同胞融入,南中設有預科班,並有專門的新疆宿舍和新疆食堂。
南中的食堂為公司承包制,並有東西兩個食堂來相互競爭,一伙食較為豐富,有各類特色菜餚,並設有小賣部 。
南中的宿舍條件也很有特色,宿舍寬敞,設有空調和寫字桌,一共有6幢宿舍,另有教師宿舍,學校設晚自習,在每個教學樓每層的大教室進行,宿舍與教學樓分位於南中東西位置,一路走去風景優美,並有專門澡堂,還設熱水龍頭。
教學樓前分部2座狀元橋,是模仿衛星路原址的明清狀元橋建造,分龍橋和鳳橋,寓意金榜題名。
歷任校長
任期 | 校長 |
1927——1941 1946——1947 1947——1949 1949——1954 1954——1958 1958——1959 1959——1966 1978——1980 1980——1983 1983——1984 1984——1991 1991——1995 1995——2000 2000——2004 2004——2006 2006—— | 趙心梅 顧企韓 翁慕循 王文彥 馬瑞 (空缺) 范欽歌 周仁華 朱嶺 胡國民 張國富 施志義 張國富 忻賢光 金輝 陳永康 |
傑出校友
薛松濤: 81屆高中,同濟大學,教授(兼日本清水建設和泉研究所研究員)
楊雄: 69屆高中,上海市計委,副主任
蔡旭敏: 67屆高中,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副檢察長
王潔之: 67屆高中,定居美國,獲美國麻省藥學院博士
周國標: 65屆高中,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飛彈總體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後、國務院學位評議組成員
唐平章: 65屆高中,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評議組成員
瞿國平: 65屆高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
顧文根: 65屆高中,東海艦隊,副縣長司令員(海軍少將)
葉梅新: 65屆高中,長沙鐵道學院,教授
肖曉達: 64屆高中,定居美國,獲美國麻省大學英國文學博士
朱錦標: 62屆高中,空軍駐廣州地區軍事代表室,高級工程師
徐書雲: 62屆高中,聯合國駐伊朗代表處,主任
龔國川: 61屆高中,上海海軍醫學研究所,室外主任、研究員
俞正千: 61屆高中,中國輕工業北京設計院,第一設計工程部主任、主任工程師
儲全坤: 61屆高中,第二炮兵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襲德明: 61屆高中、北京國防信息研究協會,第一設計工程部主任、主任工程師
邵寶祥: 61屆高中,上海申鑫經濟發展總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黃之豪: 61屆高中,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高級記者、高級編輯)
儲峰: 60屆高中,南匯區衛生局,局長、主任醫師、獲“全國”五一獎章
唐光佐: 58屆高中,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主任、教授
潘玉昌: 58屆高中,中國石化上海金山工程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陳光遠: 58屆高中,電力部華東電力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工程項目總工程師
沈炎彬: 56屆國中,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傅鑫伯: 57屆高中,中國兵器工業公司教育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
黃培忠: 57屆高中,上海市農科院作物所,室主任、研究員
周國寶: 56屆高中,上海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嚴寶傑: 56屆高中,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應秋: 56屆高中,北京空軍第一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聞毛南: 55屆高中,航天總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研究員
沈金梅: 55屆高中,天津市《天津文學》雜誌社,副主編、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奚家榮: 55屆高中,北京兵器工業第五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唐銳鶴: 53屆國中,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張鵬飛: 53屆國中,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潘菊生: 52屆國中,中央紀委,專員
傅立民: 50屆國中,中國輕工總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