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06年11月20日,他在水西門廣場的83路公共汽車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來,並送其去醫院檢查。不想,受傷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脛骨骨折,要花費數萬元醫藥費時,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擔數萬元醫療費。被拒絕後,老人向鼓樓區法院起訴,要求彭宇賠償各項損失13萬餘元。7月以來,此案一直是當地最熱烈的網上話題,西祠胡同“南京零距離”一個論壇就有上百個帖子討論此事,網友幾乎一邊倒相信並支持彭宇,並感慨現在好人不好做。對於以後遇到有老人摔倒的情況是否上前救助,網上展開了激烈辯論。
事件結果
2008年4月10日《南方周末》頭版發表了題為《彭宇案喧囂未盡唯有真相不可調解》的訊息,文章說:“最終經過二審,雙方達成了一個協定。就經濟利益賠償的部分,雙方都做出了較大讓步。”事發一年多之後,喧囂一時的彭宇案以“和解”告終。(具體數字保密,但有報導說是4萬)
相關評論
在這樁事件中,不難看出彭宇並不是第一個或惟一發現老人倒地的人。彭宇案發生在南京水西門廣場的83路車站,人來人往,可見,在事情中,大多數的目擊者都是旁觀者,並沒有介入救助的過程,這是相似點。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這是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是指目擊一起危急事件的旁觀者越多,他們之中有人會給予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小。社會心理學家曾假設:當人們認識到別人也目睹了此事時,個人的責任感就減弱了。
為了證實這一假設,一位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被試人單獨在一個房間裡,通過耳機和話筒與別人聯繫,它可以聽到別人講話但看不到人。隨後這位心理學家布置了一個癲癇病人發作的情景,在一種實驗條件下,每個被試人都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那裡有人犯病了;在另一個實驗條件下,被試人能夠確信還有別人知道那裡有人犯病了。其結果表明:若被試人認為自己是惟一的知情者,就可能離開自己的房間去盡力幫助病人;而假如他知道別人也知道此事,那他幫助病人的可能性就小。知道發病的人越多,提供幫助的人就越少,此所謂“旁觀者效應”。
在彭宇案一審判決結束之時,此案惟一的證人陳二春說過這樣一句話:“朋友們,以後還有誰敢做好事?”(南方網)
高呼擔憂的人不止陳一個,還包括好多網友。一家網站關於這條新聞的2837條留言中,大部分意見認可魏永玲的謹慎。一位網友寫道:“這是典型的彭宇案後遺症。”( 《中國青年報》 )
社會新聞可以通過反映社會現象來折射社會問題。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從一般道德的角度來看社會問題,評價社會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我們現在看到的關於彭宇案的報導、魏春玲的報導,都像上面那樣簡單地反映或自己表達這樣的意見:以後誰還敢做好事、彭宇案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