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燈會介紹
2012年南京夫子廟燈會亮燈暨2012年南京文化旅遊節在中華門城堡隆重舉行開幕儀式。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楊衛澤,副省長張衛國,市長季建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寶,市領導陳剛、錢繼紅,以及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有關負責人等出席亮燈儀式。

南京夫子廟的歷史
南京夫子廟燈會是流傳於南京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主要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早在南朝時期就有元宵燈會,當時的盛況堪稱全國之冠。明初以來,南京的元宵燈會活動就逐漸享有"燈彩甲天下"之美譽,著名的河"燈船"也隨之蜚聲天下。20世紀以後,燈會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燈彩的扎裱技藝也不斷提高,並推動了南京剪紙、空竹、繩結、雕刻、皮影、獸舞、秧歌、踩高蹺等民間藝術的發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時期,都城南京就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堪稱全國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導元宵燈節活動以後,南京逐漸開始享有了“燈火(彩)甲天下”的美譽,河懸掛花燈的畫舫(俗稱“燈船”)隨之蜚聲天下。
歷史上的南京夫子廟燈會主要分布在南京河流域,20世紀以後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目前已經擴展到“十里”東側五里地段,核心區域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公園、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江南貢院陳列館、中華門瓮城展覽館及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琶琵路一帶。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意義
南京夫子廟燈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是歷代南京民眾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久以來,它已成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來的文化藝術貫穿於燈會中,構成其藝術內涵。每年的南京夫子廟燈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人,他們在領略南京夫子廟燈會、感受金陵民間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無論是歷史意義、人文價值、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影響都非常巨大,作為南京地區的特色文化空間,它將進一步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