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舞

卓舞

“卓舞”在藏語中被稱為“腰鼓舞”。“卓”意為吉祥,一般在重大節慶活動中開場、謝幕時表演。“卓舞”在藏語中被稱為“腰鼓舞”。卓舞作為藏族傳統舞蹈文化中一門比較特殊的藝術,也是現存世界各民族傳統舞蹈文化中最為古老的項目之一。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每逢重大節日,當地農牧民都有跳卓舞的習俗。

歷史傳說

卓舞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關於“卓舞”還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公元八世紀中葉,第37代藏王赤松德贊在一些佛教大師的協助下,在雅魯藏布江北岸興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時,白天工匠們辛辛苦苦修建的牆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毀掉。為了迷惑鬼神,佛教大師從達布地區邀請了卓巴七兄弟,也就是跳“卓舞”的演員,跳“卓舞”來鎮魔,從此“卓舞”就在這裡盛行開來。

發源地

位於西藏自治區貢嘎縣的昌果鄉是“卓舞”的發源地。這裡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幾歲孩童,鼓聲一起,便可翩翩起舞給你跳上一段地道的“卓舞”。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事業,昔日偏僻的山村敲響了厚重的腰鼓聲,古老而神秘的“卓舞”重新展現了迷人的魅力。

舞蹈特點

卓舞是一種表演性很強的民間舞,卓與伊一樣,同是由眾人參與的集體群舞,圓圈式舞蹈隊形,節奏先慢後快,但風格迥然不同.卓的唱詞曲調低沉緩慢,莊重飽滿,動律沉重有力,動作大,節奏慢,如雙臂的舒展、腿腳的起落,都要悠然緩慢地進行,落腳無聲卻非常有力,所以卓的舞姿顯得異常剛健豪放,氣勢磅礴,展示了舞蹈藝術的陽剛之美。

由於卓舞的這一特點,玉樹、稱多等縣的卓均由男性表演,只有囊歉一帶有男女合舞的現象,舞蹈節奏和旋律也顯得相對開朗、激情澎湃,很有朝氣。卓舞集動作、韻律、技巧、節奏於一身,各方面相互協調、高度統一,因難見巧,魅力無限。

表演形式

卓舞所用的腰鼓鼓幫上拴有兩條鼓帶,一條圍扎在表演者腰上,一條圍扎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將圓鼓豎著固定於腰左。表演時傳統的隊形基本為圓形,表演者分領舞(阿熱)和群舞(卓巴)兩類。在整個表演隊伍中領舞者人數2至6名不等,他們不帶腰鼓,主要是提醒動作變換順序,控制節奏速度,其動作韻律性強,姿態基本上同於群舞,但難度較小,領舞者均由熟知整個卓舞的動作、順序、有較長表演經歷的人員擔任。群舞表演者邊擊鼓邊按鼓點節奏起舞,同時舞蹈動作把長髮辮子揮舞成“∞”、“○”等形態,動作粗獷豪放,剛勁威武,節奏感強,變化多端。

卓舞共由18段組成:1、三步鼓點;2、鸚哥;3、安土淨地;4、蓮花生岩上打樁;5、雄獅跳躍;6、虎獅爭鬥;7、連環套;8、旃檀仙女;9、桑耶牆角的基石;10、三擊臥地;11、擊鼓;12、烏鴉行金剛步;13、國王上座;14、財運門;15、臣民;16、禮拜供施;17、大象側臥;18、九步鼓點。

當今狀態

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以前,“卓舞”只能在寺廟和西藏地方政府舉行的各種大型慶典活動中表演外,在其他場合不允許隨意表演。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事業,昔日偏僻的山村敲響了厚重的腰鼓聲,古老而神秘的“卓舞”重新展現了迷人的魅力,1983年西藏自治區為了搶救瀕臨滅絕的民間藝術,在各地組建藝術團。。而如今,人們在田間地頭、鄉村穀場耕辛勞作之餘跳上一段歡快的“卓舞”成了西藏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

山南昌果卓舞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一種腰鼓舞,起源於達布(現加查)地區。相傳公元8世紀中葉,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贊在蓮花生等佛教大師的協助下,在雅魯藏布江北岸上興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時,白天工匠們辛辛苦苦修建的牆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毀掉。為了迷惑鬼神,蓮花生大師從達布地區邀請了卓巴七兄弟跳卓舞鎮魔,從此卓舞就在山南盛行開來,後來又逐漸流傳到其他地區。這表明山南昌果卓舞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的歷史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