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南省三門峽市的半坡遺址為代表,距今已有六千多年。陶器都是手制。主要用泥條盤築法,小型器物直接用手捏制,有少部分見有便用慢輪加工的痕跡。典型器皿有圜底缽、小口細頸大腹壺、直口尖底瓶和葫蘆形器等。以彩陶最具特色,紋飾單純,動物形象較多,以魚紋最普遍,幾何形紋也較常見,以直線,折線和波線等幾種基本線形組成,具有一種純樸和稚拙的情趣。半坡陶器上同一種類的花紋,幾乎都裝飾於同一類型器物的特定部位,用於不同器物的為數很少,這是半坡裝飾手法的另一特色。
相關詞條
-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
文化發現 文化狀況 文化研究 文化評價 -
仰韶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歷史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
文化發現 文化狀況 文化研究 文化評價 -
中國陶器
陶器 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等為主的混合物,經成型、乾燥、燒制而成的製品的總稱。陶瓷藝術就是指燒中國陶器制工藝及其造型、釉色和裝飾等所呈現的藝術特點。
定義 基本概述 起源 詳細信息 發明 -
新石器時代陶器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
陶器分布 發展簡史 工藝技術 制陶工藝 出土文物 -
西安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半坡遺址1953年春被發現,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半坡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第一座史前...
發展歷史 建築布局 館藏文物 作用價值 主要活動 -
燒制陶器
陶器是指以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後,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溫下焙燒而成的物品,陶藝的製作工藝按順序可分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
簡介 制陶工藝的發展 製作順序 陶窯 -
彩陶
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時期,人們...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須分類加以區別,主要有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半坡彩陶...的陶器。彩陶製作精美,以泥質陶為主,質地細膩,因之既是實用器皿,又具有很高...
簡介 鑑定方法 繪製 制陶方法 界首彩陶 -
小口尖底瓶[陝西歷史博物館]
瓶則屬罕見。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紅陶質...文化。據現有資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見於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隨後...)或教師教學用書均涉及仰韶文化尖底瓶有關內容,用半坡類型尖底瓶為背景材料...
簡介 外形 尖底瓶 歷史 套用 -
彩陶裝飾紋樣
半山遺址為代表,“馬廠型”以青海樂都縣馬廠沿遺址為代表。繼承了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曾發現半身人形的陶器蓋狀物,人腦後有髮辮呈蛇形。從造型的富於幻想...,即在陶器表面塗一層泥漿。器皿上的浮雕和捏塑也很發達。馬廠型彩陶具有簡練...
彩陶簡介 發展概述 藝術特點 藝術類型 各類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