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案
王某,男,88歲。1978年12月14日初診。胃脘痞脹反覆3年,鋇餐診斷為胃下垂。3年來胃脘痞脹,伴有隱痛,納食減少,食則作脹,有下墜感,站立及行走時尤甚,四肢倦怠,形體消瘦,大便經常乾結,不服瀉藥則數日一行,暖氣頻頻,偶有吞酸,舌苔薄,脈弦細。證屬中氣不足,升降失調。藥用:太子參10g,馬尾連6g,黃芩6g,生薑6g,酒大黃3g,大腹皮10g,炒菜菔子10g,雞內金5g,香櫞皮10g,砂仁3g,枳殼10g。上方進6劑後,痞脹減,納食增加,大便調暢,守方加減進60餘劑,諸症均見好轉。1979年2月鋇餐複查,胃在髂嵴連線1。m之內,升高5cm。仍以前方加減調治,至3月底腹脹消失,胃納已振。隨訪1年,病情穩定。
按語
脾升胃降,合為後天之本。由於積勞積損,脾胃受-一損,清陽不升而下陷,濁陰不降而停滿,以致提攝無力,內臟下垂,脾虛運化無權,胃中水谷停滯不化,胃失和降,氣機壅滯,此乃虛中夾滯。若一味補益升提,則胃氣愈加壅滯;如單用疏理,則胃氣愈加虛陷,胃亦隨疏隨滯。此案即補益升提與疏理並用,清氣升則濁氣降,痛脹自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