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德文化館

十德文化館

十德文化館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的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內,十德文化館通過介紹十德堂原主人林葆初弘揚林氏的十德和林氏家訓,以及林氏後人德行雙馨事跡,從而宣傳我國傳統美德。十德文化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我國有代表性的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第二部分詳述“林葆初十德與林氏家訓”;第三部分簡要敘述“林氏後人揚家風”。

基本信息

介紹

十德第,俗稱瑞昌大屋,又名葆善堂,是南江流域嶺南藝術古建築典型代表,是蘭寨南江文化基地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瑞昌大屋乃民國初年連灘當地著名鄉紳、秀才、蘭寨族長、正己學校創校校長林葆初及其兒子林景芳建造。

歷史

十德文化館 十德文化館

瑞昌大屋是一座具有嶺南特色建築風格的青磚瓦古木結構的中式庭園建築。它建於1925年,距今近90年。大門門楣上壁畫《公孫玩樂》落款:時在民國乙丑年,秋節前,清白氏書。中廳門楣上方瓦檐下壁畫,刻有《朱子治家格言》,落款:民國乙丑年秋節前,林葆初書。

瑞昌大屋建築庭院占地面積八千多平方,整座大屋雕樑畫棟氣派,是前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瑞昌大屋正廳門楣上方浮雕刻名為“十德第”,其意思是林氏的十德門第,林氏是連灘一帶的名門望族,因林氏有“九龍世家”“十德家聲”的優良傳統。 “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乃林氏家訓內容,即“十德”。大屋又名 “葆善堂”,是因當年大屋主人林葆初樂善好施,惠及四鄉與過往商客,辦了很多大事、實事、善事而得名。正己學校就是其於民國初年帶頭創校並任首屆校長。

結構

瑞昌大屋建於民國乙丑年,距今近九十年,是廣東現存面積較大、外觀較新、設計精美、布局完整的古大屋,為廣東當地少有的三進大屋。三廳二偏廳二十四間房,各房上下二層,每一間房樓上通過大小門、門橋、陽台、瓦脊等連通,便於水淹時能於樓上進出活動。整座大屋雕樑畫棟、灰雕、壁畫氣派非凡,是前人智慧與汗水結晶的物質文化遺產。

古建築分二層,有三個大廳,二個偏書廳,二十四個房間,有不少陽台、大水門、木棧橋可以房房相通相連。因處於南江水邊,經常會出現水浸,如水浸入屋內,住戶各人可於二層的木板樓房之間走動,輕鬆生產生活娛樂。

大屋建設非常注重工程質量,對每個工序和建築材料要求非常嚴格。每個雜工一天只能磨三隻青磚,不準磨多磨少,要四楞四整,保證質量。用石碓舂灰的,每天只準舂一坎,專人驗收,多了也不行,所以瑞昌大屋至今仍完好如新。可惜“文革”期間,屋前部分灰雕被人為破壞,實為憾事。但是這歷經近90年滄桑的民宅,至今仍閃爍著歷史璀璨光華。

景觀

十德第瑞昌大屋,建築豪華,結構美觀,整座大屋雕樑畫棟、灰雕、壁畫氣派非凡。特別是山牆、屋脊上的灰塑,使用特別的灰泥塑造出各種裝飾圖形,色彩美觀,圖案與它周圍的環境結合,相互襯托。雖經近百年滄桑,但仍保持得比較好,色彩如新,脫落較少;灰塑內容多彩:故事、典故、花鳥蟲魚、樹木山川等等,構圖別致,有放有收,破格造型,靈活多變;有半浮雕、全雕,不拘一格,藝術造詣深,技術嫻熟。

十德第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和書香氣味,大門檐瓦下房間外牆壁畫生動活潑,壁畫畫裡的描劃和書法,繪聲繪色、色彩斑斕,人物花草飛鳥蟲魚看起來極具靈感,有的仿如飛騰挪躍,有的仿若靜靜流淌,有的仿若翩翩起舞,有的仿如浴火重生。

保護

十德第瑞昌大屋於2005年被鬱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2012年初,鬱南縣委縣府及當地外出鄉賢提出開發蘭寨南江文化藝術創意基地後,林家瑞昌大屋保護開發暨中國蘭寨藝術創作基地啟動儀式晚會於瑞昌大屋內舉行,從此推動了開發蘭寨南江文化藝術創意基地的精彩旅程。十德第瑞昌大屋重新煥發了美麗的青春,其精緻細膩的建築藝術、生動活潑的歷史故事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和社會各屆的目光,也成為了蘭寨南江文化創意藝術創作的不竭源泉。

2014年,蘭寨被定為省級新農村示範區,瑞昌大屋後人更積極動員當地鄉親外出鄉賢,牽頭大力支持蘭寨生態文明示範新農村片區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