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題名: 《十六字訣》
外文名稱: sixteen-character formula
作者: 毛澤東
發表時間: 1929年9月28日
歷史時期: 土地革命時期
洲: 亞洲
國家: 中國
主題關鍵字: 軍事作品
相關名人: 朱德 毛澤東
撰稿人: 張廷貴
提出背景
十六字訣是從中國工農紅軍初期的游擊作戰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於1927年10月轉戰到江西省西部的井岡山地區,發動和組織人民民眾,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在實踐中取得了初步經驗。1928年1月,毛澤東在遂川縣城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前敵委員會、遂川縣委員會和萬安縣委員會聯席會議,總結了幾個月來開展游擊戰爭的經驗和教訓,研究了進一步開展游擊戰爭的問題。不久,敵人進攻遂川時,毛澤東避開強敵,率領部隊返回井岡山。敵人進攻萬安時,中共萬安縣委員會採用了“堅壁清野,敵來我退,敵走我追,敵駐我擾,敵少我攻”的原則,同敵人進行鬥爭。同年4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後,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又指揮部隊,在游擊活動和反對敵人“進剿”、“會剿”的作戰實踐中,進一步豐富了游擊戰爭作戰指導原則的內容。現已查到的歷史文獻中,完整地提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原則的,以1929年4月5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前身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給中共中央的報告為最早。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來信),第一次將其歸納為“十六字訣”。
基本精神
十六字訣的提出,正確地解決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以後在作戰指導上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革命戰爭戰略戰術理論的創造性的發展;對當時的和以後的中國人民革命游擊戰爭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武裝繼續以十六字訣的基本精神為指導,都取得了很大勝利。在長期革命戰爭過程中,作戰指導原則日益完善,雖然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形式和內容,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十六字訣。它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游擊作戰,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十六字訣
充分發揮主動性
1930年12月,在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期間,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寧都縣小布召開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會場兩邊貼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的巨幅對聯,生動地反映了紅軍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和反“圍剿”作戰的指導思想。
初創時期的紅軍,人數少,裝備差,物資補給困難,一開始就處於強大敵人的四面包圍之中,不斷遭到敵人的“進剿”和“會剿”。敵強我弱的基本特點,決定了紅軍的主要作戰形式,只能是實行游擊戰爭。毛澤東說,五指伸出有長有短,荷花出水有高有低,與強敵作戰就要避實擊虛。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轉移到井岡山地區,發動和組織人民民眾,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大力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毛澤東在遂川縣城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師前敵委員會、遂川縣委員會和萬安縣委員會聯席會議,對幾個月來開展游擊戰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堅壁清野,敵來我退,敵走我追,敵駐我擾,敵少我攻”的原則。同年4月下旬,朱德率領南昌起義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所率部隊會師,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6月改稱紅軍第4軍)。5月,第4軍在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的指揮下,以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打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三次“進剿”。1929年4月5日,以毛澤東和朱德為主要負責人的中共紅軍第4軍前敵委員會在《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共中央的信》中,將紅軍游擊戰爭的作戰原則,正式概括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在給紅4軍前委的指示信(即“中央九月來信”)中,第一次將其稱為“十六字訣”。
朱毛紅軍的作戰經驗,不僅在井岡山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得到黨中央的認可和推廣,對全國各地紅軍開展游擊戰爭,產生了重要影響。1929年六七月間,中共中央將中共紅4軍前委的報告轉發給賀龍、湘鄂西前委和四川省委,指出“這些經驗很可以作你們的參考”。隨後,鄂豫皖、湘鄂西、鄂西南、贛東北等蘇區的紅軍,也相繼提出了反映本地區特點的游擊戰爭原則。比如洪湖地區提出:“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湘鄂贛邊區提出:“彼集我散,彼散我集,晝伏夜出,化整為零”等。
歷史意義
“十六字訣”言簡意明,有十分豐富的理論內涵。它把防禦與進攻、退卻與反攻、保存自己與消滅敵人有機地結合起來,其總體精神是:從敵大我小、敵強我弱的客觀實際出發,利用民眾和地形等方面的有利條件,揚長擊短,趨利避害,靈活機動地作戰,達到以小敵大、以弱勝強的目的。“十六字訣”是毛澤東、朱德等在軍事上的一大創造,它不僅適用於游擊戰爭,其基本精神也同樣適用於力量對比敵強我弱條件下的正規戰爭,為人民戰爭克敵制勝的作戰方法奠定了總的原則基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戰術體系奠定了第一塊基石。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依靠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民眾的支持,運用“十六字訣”的基本精神,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創造了一個個以弱勝強,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奇蹟。
氣功術語
十六字訣 ,氣功內丹術基本功法。又名“十六錠金” 或“一秤金訣”。《赤鳳髓·李真人長生一十六字妙訣》:“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並載有具體練功法。此功法簡便易行,據稱可獲較好養生效果。又《養生秘錄·中黃內旨》、《脈望》等均載有此功法,文字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