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

圖中山脈用黑三角形表示,河流用單曲線表示,古今地名一般不 加框,只“周南”、“召南”外括方框,“秦”、“晉”等用圓形黑底白字表示,長城的符號十分醒目。
意義
它是世界現存時代較早的印刷地圖,比歐洲的第一張印刷地圖早約 200年,而且製圖水平遠在歐洲第一張印刷地圖之上。
《十五國風地理之圖》是中國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楊甲編撰《六經圖》中的一幅地圖。《六經圖》初刻於乾道元年(1165),此刻本早已失傳。現存的宋刻本為南宋福建刻袖珍本殘本,其中有《十五國風地理之圖》。該圖繪於1155年,是為《詩經》周南至豳風之十五國風(國為諸侯所封之域,風為民俗歌謠之詩)繪製的地理圖,圖的範圍主要是長江以北、長城以南的地區。
圖中山脈用黑三角形表示,河流用單曲線表示,古今地名一般不 加框,只“周南”、“召南”外括方框,“秦”、“晉”等用圓形黑底白字表示,長城的符號十分醒目。
它是世界現存時代較早的印刷地圖,比歐洲的第一張印刷地圖早約 200年,而且製圖水平遠在歐洲第一張印刷地圖之上。
《十五國風地理之圖》 是中國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楊甲編撰《六經圖》中的一幅地圖。
《十五國風地理之圖》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十五國風,即西周時期十五個不同地區的樂歌,是從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帶有地方色彩的民間歌謠。《國風》是《詩經》的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風》...
簡介 主要內容 分布 五大區域 分布地域國風是《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間各諸侯國華夏族民間詩歌。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華夏民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
基本簡介 有關著作 分布地區 歷史發展 主要內容十五貫,傳統崑曲曲目,其主要情節為:尤葫蘆無本錢經營,為生計借來十五貫銅錢。因一句戲言,其女兒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賭徒婁阿鼠賭場輸得精光,回來路過尤家,為...
劇情梗概 演職員表 分集劇情 電影 演職員表《國風》是《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間各諸侯國華夏族民間詩歌。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華夏民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
基本簡介 主要內容 分布地區 有關著作 歷史發展《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間各諸侯國華夏族民間詩歌。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華夏民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
基本簡介 主要內容 分布地區 有關著作 歷史發展十五貫,傳統崑曲曲目,其主要情節為:尤葫蘆無本錢經營,為生計借來十五貫銅錢。因一句戲言,其女兒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賭徒婁阿鼠賭場輸得精光,回來路過尤家,為...
劇情梗概 演職員表 分集劇情 電影 演職員表《六經圖》是世界最早刋印之地圖。《宋史·藝文志》載:“楊甲《六經圖》六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五經總義類》載:“《六經圖》六卷,宋,楊甲撰,毛邦翰補正...
簡介 介紹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