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十二頭陀簡介
行一、阿蘭若:今居蘭若,華言“寂靜”,宜顧名思義。
二、常乞食:今安坐,檀越送食,宜知慚愧。
三、次第乞:今送食,須貧富等觀。
四、一食:今三時粥飯,宜知慚愧。
五、節量食:今獨飽,宜分與禽獸。
六、過中不飲漿:今晚食,宜知慚愧,夜分加倍精進。
七、糞掃衣:今好衣,宜知慚愧。
八、但三衣:今多衣,宜知慚愧。
九、冢間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
十、樹下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
十一、露地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
十二、但坐不臥:今開夜放睡,宜知慚愧。
十二條頭陀行者所應遵守的規則。
行一、阿蘭若:今居蘭若,華言“寂靜”,宜顧名思義。
二、常乞食:今安坐,檀越送食,宜知慚愧。
三、次第乞:今送食,須貧富等觀。
四、一食:今三時粥飯,宜知慚愧。
五、節量食:今獨飽,宜分與禽獸。
六、過中不飲漿:今晚食,宜知慚愧,夜分加倍精進。
七、糞掃衣:今好衣,宜知慚愧。
八、但三衣:今多衣,宜知慚愧。
九、冢間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
十、樹下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
十一、露地坐:今住好屋,宜知慚愧。
十二、但坐不臥:今開夜放睡,宜知慚愧。
頭陀(梵語:dhūta),佛教用語,也譯作杜多、杜荼、投多、偷多、塵吼多,是佛教僧侶的一種修行方式,通常稱為頭陀行、頭陀事或頭陀功德(dhūta-gun...
詳細解釋佛教稱號,即修治身心、除淨煩惱塵垢之十二種梵行。頭陀,修治等意。又作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頭陀十二法行。十二頭陀之行者,稱十二法人。
概述 十二頭陀含義佛教術語,是指僧人的一種修行方式。
頭陀,出自梵語,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後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又作“馱都、杜多、杜荼”。
詞目 拼音 詳細解釋頭陀信尊者,或即唐代鎮州龍興寺釋頭陀。陀,意為抖擻,抖擻能去塵垢,修習此行能舍貪著。頭陀信即實行頭陀修行方法。
《贈頭陀師》是唐代時期作者劉商寫的一首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作品譯文 作品鑑賞《頭陀贊》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醉菩提傳麴頭陀傳》是200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天花藏主人。
內容簡介 媒體評論 目錄 前言 精彩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