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流注

中醫基礎術語。指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貫注。人身氣血流動不息,向各處滲灌,而十二經脈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解讀

十二經脈流注是指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貫注。人身氣血流動不息,向各處滲灌,而十二經脈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經脈運行氣血,氣血的運行有賴於肺氣的傳輸,所以十二經脈氣血流注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逐經相傳,至肝經而終,再由肝經復傳於肺經,流注不已,從而構成了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循環傳注系統。正如《靈樞·衛氣》載:“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十二經脈將氣血周流全身,使人體不斷地得到精微物質而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

十二經脈流注次序: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中醫套用

一、十二經脈流注在針灸學中的套用——子午流注納子法

子午流注納子法是以時辰為主,不論其時辰在一日中的陰陽所屬和配合什麼天干,都僅按照一天中的時辰順序,配合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用井、滎、輸、經、合的五行相生關係進行治療。常用的方法是子母補瀉取穴法,本法強調辯證取穴的原則。實證時,在氣血流注至病經的時辰,取病經的子穴進行針灸;虛證時,在氣血流注至病經的時辰,取病經的母穴進行針灸;虛實不顯著的病證或補瀉時辰已過,則取病經的本穴或原穴進行針灸。

二、經脈氣血多少是十二經脈流注次序的基礎

《靈樞·本髒》云:“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指出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道路。根據《靈樞· 營氣》中記載十二經脈流注次序不是按照三陰三陽的排列次序。而是根據氣血在人體的運行規律確立其流注次序的。因此。氣血在流注過程中的多少盛衰變化。形成了由氣血陰陽最盛的太陰與陽明。依次消長轉化遞減。經少陰與太陽。至氣血陰陽衰少的厥陰與少陽。衰盡復生,終而復始。明辨十二經脈氣血多少流注規律是掌握經脈流注次序意義的前提,是行針施藥的基礎。《靈樞·官能》所謂: “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里,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謀劃有過。”這就是說行針治病,首先要辨清十二經脈之流注順逆。陰陽互根消長轉化之規律。經脈表里絡屬之關係;採用某經施術時,要了解此經氣血盛衰的特點,是“盛經”。還是“虛經”;針刺時,根據疾病表里之所在、病情之輕重、虛實之變化予以不同的針刺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