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區域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方法的套用性經濟學科,其基本任務在於揭示經濟活動的空間組織規律, 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繫與相互制約關係,並制定區域經濟政策,進行區域經濟管理,以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協調區域經濟關係.也可以說, 其立足於區域經濟的增長與發展,著眼於區域經濟活動在結構、空間和組織上的最最佳化,著重於對區域經濟問題的總體、綜合和動態的研究,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在複雜的區域經濟系統中完成這些任務, 不僅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多方面專業人員協同作戰,而且在理論研究中也需要有多門學科理論的配合. 因此區域經濟理論體系的構建必須吸收微觀經濟與巨觀經濟理論、人地關係理論、古典區位理論、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等傳統理論的精華,借鑑當代系統科學、行為決策科學和管理科學理論的研究成果,以期形成以區域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區域經濟理論體系.按照這個要求.四個層面
1)哲學層面,即統領中國區域經濟科學研究的思維的基本哲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辯證法等.
2)基礎理論層面,即闡述區域經濟活動規律的基礎理論:包括微觀巨觀經濟理論、人地關係理論、系統科學理論、行為決策科學理論和管理科學理論等.
3)基本理論層面,即對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關係進行調節和最佳化的理論:包括經濟地域分工與貿易理論、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理論、區域空間作用與結構理論、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和區域經濟管理理論等.
4)方法論層面,即區域經濟的計量化實證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由此建立起的區域經濟的計量模型和區域政策效應的測度等,包括描述統計、回歸分析、數字分析、過程分析、系統分析、決策最佳化技術等方法套用於經濟基礎分析、區域投入產出分析、空間均衡模式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