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區域環境 :
qū yù huán jìnɡ
是一種結構複雜,功能多樣的環境。分自然區域環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社會區域環境(如各級行政區、城市、工業區)、農業區域環境(如作物區、牧區、農牧交錯區)、旅遊區域環境(如西湖、桂林、廬山、黃山)等。
分類
自然區域環境
按自然特點可劃分為森林、草原、草甸、荒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地、盆地、平原等自然區域環境。同一類型的自然區域環境可以出現在地球上不同的空間,例如亞洲有溫帶草原,北美洲也有溫帶草原。同一類型的自然區域環境也有差異,例如森林區域環境有寒帶針葉林環境、溫帶闊葉林環境、亞熱帶常綠林環境、熱帶雨林環境等。自然區域環境的出現和分布符合自然地帶的水平分布規律和垂直分布規律。一個完整的自然區域環境,往往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如寒帶針葉林環境有高等綠色植物群落和相應的動物群落,林下發育著灰化類型的土壤和棲息著相應的微生物區系,這些生態特點是與熱帶雨林環境不相同的。自然區域環境是隨著地球自身的演變發展而形成的。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海洋和陸地,以及陸地上各種類型的自然區域環境,都是地質歷史的產物。例如喜馬拉雅山在白堊紀以前還沉睡在海底,在白堊紀晚期至第三紀初期,由於印度板塊向北漂移,與歐亞板塊相碰撞,喜馬拉雅山才開始上升為陸地,並逐漸成為稱作“世界屋脊”的高大山脈,而且至今仍在繼續上升。但是,自然區域環境在人類影響下,會發生變化。例如森林的無計畫砍伐,會造成森林植被的消失,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氣候異常,森林區域環境就會變成另一種類型的自然區域環境。草原的過度放牧,會引起草原退化和沙漠化,富饒的草原會成為不毛之地。如果人類合理利用或改造自然區域環境,則可以保持並且能夠改善原來的環境質量。例如森林的合理砍伐,加上人工培育更新,原來的森林類型不但可以得到保存和發展,木材的貯積量也會增加。
社會區域環境
可按社會經濟文化特點劃分為城市區域環境、工業區域環境等,它們分別構成一個獨特的人類生態系統。城市區域環境與自然區域環境不同,它是人口密集、活動頻繁的區域。在城市區域環境中還包含次一級的區域,如工業區、商業區、文化區、交通樞紐區等。城市類型不同,社會區域環境特點也有差異。有的城市主要功能是一個政治中心,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波恩,這樣的區域環境主要包含行政機關、居民區和商業區等。有的是以科學文化事業為主的,如日本的筑波。有的是以旅遊業為主的,如義大利的威尼斯。許多城市是以工業為主體的,如美國的底特律以汽車工業占優勢,日本的四日市以石油化工為主。
在城市區域環境中,由於工業迅速發展和人口急劇增加,大量廢棄物排入周圍的大氣、水體和土壤中,造成環境污染,使環境質量下降。一些城市對環境污染開始進行治理和控制,城市區域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農業區域環境
與城市區域環境不同,人口的密集程度和交通的發達程度都較低。農業區域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和地形)和經濟技術條件的影響,例如中國南方的氣候條件適宜種植水稻,長江以南的農業區域環境中,農田主要是由稻田構成。中國北方的氣候適於種植小麥、玉米、高粱等旱地作物,農田主要由旱地構成。一些國家經營集約性農業,種植單一的作物(如咖啡、甘蔗、棉花等),這種農業區域環境就不同於多種經營的農業區域環境。農業區域環境的共同特點是以生產農產品和畜產品為主,有的兼營農產品加工業及其他工業。
旅遊區域環境
主要作為觀賞、娛樂、休息和療養的場所,大多數處在風景優美的自然區域環境中,並有人工建築物以及各種文化娛樂、體育、居住、交通、醫療等生活服務設施。中國許多旅遊區域環境都是世界著名的,如浙江的杭州西湖,廣西的桂林、江西的廬山(見彩圖)和安徽的黃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