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市場(Regional Market)
定義
定義1:區域市場是指圄於市場不完善商品和勞動在全國各地自由流通受阻而形成的流通範圍局限於某一區域的市場.

定義2:區域市場是指根據經濟同質性或內聚性而識別的一級綜合經濟區內的各種貨物、勞務、有價證券等的供需與交易關係及交易場所。
理論意義
(一)區域市場所具有的地理內涵
“區域”本身就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地理特性。區域市場是區域空間經濟結構的一部分,而區域空間經濟結構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地理與經濟系統之上。同時,區域的空間經濟結構又奠定在勞動地域分工的基礎之上。勞動地域分工理論不僅揭示了產業分布、配置與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的客觀規律性,也是闡明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主要理論。勞動地域分工與地理條件兩者均為動態的概念,勞動地域分工的水平和內容

(二)區域市場所具有的空間特性
區域市場的空間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空間位置。就市場的一般概念來講,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這個“場所”無疑在空間要占據一定的位置,就其空間形態而言,這種空間的位置有點、線、面三種形式。其中,點具有幾何上確定的意義,用地理坐標描述,如居民點、工礦企業分布點、商業網點、商品集散地、交通樞紐、通訊與信息中心等;線具有幾何上確定的線段,以走向和長度度量之,如交通線、行政區界線、經濟區界線等;面具有幾何上的確定範圍,以形狀和面積度量,如城市圈、市場吸引範圍、港口腹地等等。區域是點、線、面組合而成的地理實體,具有一定的空間範圍和客觀上存在的範圍界線。區域市場中的區域,既可以是各類行政區域地區;也可以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其吸引範圍所組線的地域(如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等);還可以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相近、內部聯繫方式相似的帶狀區域(如經濟地帶)。
2.空間範圍。就區域市場的存在而言,是具有空間範圍的。區域市場及其網路系統和作用範圍,具有一定的空間,存在於某個具體的區域內。它的影響和作用面也具有一定的區域表現形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區域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區域市場隨之具備了它的開放特性。但是,不同的區域,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環境方面的差異,因此,在各個不同的區域,諸種要素對市場的影響、作用的程度、規模和範圍是各不相同的;市場對區域經濟運行的作用在不同的區域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形成了區域市場的這種空間範圍,如我國通常所說的拉美市場、阿拉伯市場、華東市場等等。
3.空間結構。區域市場既然有它特定的範圍,也就具有它特殊的結構。區域市場的空間結構主要是通過區域經濟中的“流”來建構的,這種“流”指以下方面:
(1)人流——人是任何行為的主體,無論是產業和消費活動,還是供需、價格、競爭機制的運作,歸根結底是由人來實現的,人本身是位移也是區域經濟及市場活動的基礎條件之一;
(2)物流——物資、商品在區域內部和區域之間進行不斷的流通、位移,構成了區域市場的有形空間結構;
(3)能量流——資金和技術在區域經濟運行中,實際上起一種能量的作用,我們把它合稱為能量流。它在區域市場的空間範圍內形成一種無形的空間結構;
(4)信息流——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裡,市場機制的運作幾乎離不開信息,信息流實行上在區域市場的空間範圍內形成一個網路結構,這種網路結構具有有形和無形的雙重性。因為,一方面它是無形的,另一方面,它又主要依靠交通與通訊手段來實現。
4.空間功能。既然區域市場有它的空間結構,那么,這種結構就要發揮出某種功能,形成區域市場的一種作用力,影響區域市場的活動及整個區域經濟的運行。區域市場的空間功能就是指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其循環、流動的過程中所釋放的一種能量。一方面,它可以調節區域內部空間範圍內的市場活動及其作用力,乃至影響整個區域經濟的運行;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吸收和輻射周邊地區的市場活動,甚至影響、作用其吸引和輻射範圍內的市場活動及經濟運行。同時,從微觀上看,生產企業通過區域市場的空間功能,在廣泛分布的各地市場中選擇自己的目標區域市場,以此實現自身的發展。
具體實踐
(一)從供需的角度看
區域中的資源要素是制約區域市場結構與功能作用力的一個方面。資源通過供給與需求表現為流狀,形成資源的產地

(二)從區域市場機製作用力的角度看
上海市金融市場的發展,不僅加強了上海市自身市場功能,其市場機制的作用力也影響到了周邊地區。上海市的證券市場,通過向社會直接融資的方式,為上海市籌到大量的建設資金。據統計,1992年1~ 10月,上海市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短期證券等各種證券,共籌集資金約200 億元,超過了當年上海市所有國家銀行貸款增量的總數,相當於1991年全年同類籌資量的4倍。上海證券交易所1992年交易量達600多億元。上海證券市場內不僅擁有近200家市外會員單位,而且還有幾十家海外著名證券商。上海市各類中外金融機構網點已擁有1000多家,1992年股票交易額達500億元,率先在國內成立的上海外匯調劑市場,實行公開的市場競價交易,允許國營的、集體的,以及“三資”企業在市場內進行外匯買賣,調劑人民幣與外幣的餘缺,解決大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燃眉之急。從外匯調劑市場開辦以來,有近萬家企業通過上海外匯調劑市場買賣,共成交金額上百億美元,其中外省市來滬交易的達二成。外匯市場的發展,完善了上海金融市場,使上海市場的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形成一個以上海市為中心,向周邊地區輻射的區域性金融大市場,從而刺激長江三角洲、長江沿岸乃至華東地區的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
(三)從區域差異的角度看
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影響著市場機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程度,也影響著區域市場的發育、發展,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