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時期
匡斌家有房屋三間,土地兩小塊,租種地主十二石田。
匡斌8歲放牛,10歲父親自辦私塾,他讀了半年書。後私塾停辦,匡斌繼續放牛、打柴。
12歲父親被叔叔謀害,母親亦去世。兩個姐姐已出嫁,他還有一弟一妹。
13歲,匡斌到邵陽一家織布廠當雜工,兩年後不堪廠主欺壓,回到家鄉。
1929年,匡斌到全州叔叔家學織布。
土地革命時期
1930年紅7軍在全州駐了三天。匡斌要參加紅軍,叔叔不同意,把他關在屋裡。紅軍走後,匡斌憤而離開全州回家鄉。同年,鄰居的兒子把他帶到長沙,經漢口、上海到廈門,編入國民黨49師補充1營當兵。不久補充1營士兵譁變去投奔紅軍,在路上被鎮壓,匡斌趁亂逃出,在一個小鎮的米鋪當學徒。
1932年,紅軍來到這個小鎮,一個紅軍宣傳員在鎮上演講,當地老鄉聽不懂他的話,匡斌主動給他當翻譯。這個宣傳員就是後來授予中將軍銜的彭嘉慶。彭嘉慶向團長和政委匯報了此事,政委請他繼續當翻譯。紅軍離開小鎮時,匡斌參加了紅軍,所在的紅3軍9師25團1連是毛澤東帶上井岡山的部隊,前身是紅4軍31團2連。在攻打宜黃的戰鬥中,匡斌負傷。傷愈後升任班長。匡斌當年參加紅軍,當年入團,當年轉為中共黨員。
1933年,升任紅1軍團1師2團1營1連排長。溫坊戰鬥,他作為全團的尖刀排長,率領全排大膽穿插,沖入敵軍之中,猛打猛衝。戰後受到團政委鄧華的表揚,升任連長。
1936年匡斌調紅1軍團隨校學習,未畢業派到5團3連任連長。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他被調回115師教導大隊任中隊長。
1938年,匡斌和張國華帶領師直屬隊的兩個連在運西活動,兩個月部隊發展到1000多人,被編為115師第7支隊,匡斌任支隊長,張國華任政委。
兩個月後,第7支 隊被編為115師獨立旅2團,匡斌任團長,張國華任政委。在討伐石友叄戰役中,匡斌學會了在平原指揮1個團的作戰。
1941年匡斌任115師教4旅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
匡斌擔任晉冀魯豫7縱20旅旅長。
1946年20旅攻克巨野,斃俘敵2000餘人。20旅主攻濟寧,匡斌手下兩員虎將吳忠和晉士林表現出色,20旅一仗殲敵5000人。20旅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殲敵181旅旅部及一個團,斃敵500人,俘敵1000人,劉伯承多次表揚匡斌火力組織的好。
1948年初,鄧小平找匡斌談了一次話,匡斌調任豫皖蘇軍區第8軍分區司令員。
豫東戰役時,毛澤東打電報給華野代司令員粟裕:“望粟(裕)陳(士榘)唐(亮)以一部進至淮陽地區,協同匡斌四個團阻擊十八軍,如無正規軍可派,可派地方軍”。
1949年,組建18軍,二野名將匡斌擔任18軍副參謀長。後擔任二野軍政大學5分校副校長,隨二野到貴州。
1951年,在劉伯承的關心下,匡斌出任第10步兵學校校長。第10步兵學校改稱第7步兵學校,他仍任校長。
1952年,第7步兵學校撤消,他出任第3步兵學校校長,未到任即赴朝鮮見習,任志願軍39軍副參謀長。
參加了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作戰和秋季戰術性反擊,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回國後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學習。
1954年畢業,升任67軍副軍長。
1955年授少將軍銜。獲叄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任濟南軍區公安軍司令員,後擔任江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1960年,匡斌和江西省軍區另兩位副司令員葉長庚、孔令甫離職休養。但實際上匡斌仍工作了一段時間。
1961年他分工抓軍區的戰備訓練。
1962年他當選省軍區黨委常委,負責修建省黨政軍首腦機關和指揮機關防護工程。
在戰爭年代,匡斌負傷7次,被評為二等殘廢。
1971年匡斌去世,年僅58歲。
主要功績
英雄殲匪
建國初,貴州匪情嚴重,有一次在背糧途中遭遇土匪,匡斌說:“我不走了”,帶著警衛班與土匪對峙,土匪見匡斌人少,將他們包圍在山頭上,匡斌和警衛班彈無虛發,土匪不敢進攻,對峙一夜。第二天匡斌傳令速送蚊帳來,說土匪好辦,蚊子叮人吃不消。如此對峙四五天,土匪恐被圍殲,散去。又一次,5分校副政委在給全校學員作報告,土匪在對面山上打槍騷擾,匡斌請副政委繼續作報告,自己帶警衛連去殲匪。等匡斌將軍收拾完土匪,副政委的報告還未作完。
平型關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匡斌任115師343旅685團2營7連連長,在著名的平型關戰鬥中,他率部搶占老爺廟,全連打剩50多人,匡斌也負了傷。匡斌傷好後,在學員兵團當營長,不久調到地方一個游擊大隊當參謀長,負責全大隊工作。一次戰鬥失利,支隊長來檢查工作,匡斌和支隊長吵了起來,支隊長一怒之下,命令警衛員將匡斌抓了起來,以抗拒命令罪送軍法處置,準備槍決。因為匡斌是彭雪楓要來的,彭雪楓急令支隊長放人,結果匡斌得了個留黨查看三個月的處分,調到另一個大隊當參謀長。
章縫集之戰
在大楊湖,匡斌的20旅和國民黨的20旅打了起來,敵20旅被全殲。章縫集之戰,吳忠和晉士林均率部攻進寨內,幾經激戰,突入的匡旅部隊和友鄰部隊僅餘180人,敵整11師近3000人被殲。巨、金、魚戰役,王近山的6縱兵力不足,請求7縱配屬一個旅給6縱,楊勇、張霖之隨王近山指定,王近山指定了匡斌的20旅,他認為20旅是強旅。在戰役中,20旅原來是阻擊援敵的,後來變成打援,20旅打得很漂亮,6縱領導上報野司為20旅請功,晉冀魯豫軍區給20旅記集體大功一次。
直羅鎮戰鬥
紅軍強渡大渡河後,1連擔任警衛毛澤東的任務,毛澤東就在1連吃飯。毛澤東當年吃飯用過的盤子,現仍存1連榮譽室。匡斌的1連在長征中,經常是紅2團的先鋒。到甘肅後,他負了傷,原準備將他留在民眾家,他堅決要求跟部隊行動。匡斌是拉著馬尾巴走過草地的。傷愈後回1連任排長。
直羅鎮一戰,一個團的敵人沖向紅1軍團指揮部所在的山頭,危急關頭,匡斌聽到調兵號音,1連前去增援,使紅1軍團指揮部轉危為安。戰後1連受到林彪的表彰,給匡斌記了功。
西征經歷
西征中,敵馬鴻逵部騎兵旅旅長冶成章被俘,上級決定放他回去。匡斌想不通,用馬刀在冶成章的馬鞍上割了好幾道口子。彭德懷知道後大發脾氣:“違反政策就是違反軍紀,就要按軍法處置,教育全軍。”聶榮臻下令嚴肅處理,通告全軍團,匡斌被關了禁閉。
鄆城之戰
1947年20旅併入晉冀魯豫1縱。在鄆城之戰中,20旅先攻南關,全殲守敵1個團,吸引和牽制了敵軍的主要火力。嘉祥、六營集之戰,20旅俘敵中將師長以下3400人。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過沙河和淮河均是20旅擔任後衛掩護,匡斌率部與敵激戰,遲滯敵軍前進,等主力部隊人馬渡完河後,才打過河來。劉伯承曾說:“要問是怎么進大別山的,你們去問20旅是怎么掩護進大別山的。20旅在後邊很英勇頑強。”進入大別山後,20旅在大別山北麓周鏇,牽制敵人。為了改變被動局面,匡斌未經請示同意,派1個連打過淮河北邊,但上級不準一兵一卒過淮河,該連最終大部犧牲。不久匡斌調任1縱教導團團長,教導團沒有兵也沒有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