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山東省
北辛遺址VI-105
簡介
北辛文化遺址位於棗莊市北部,是一處七千餘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村落遺址。現已命名為北辛文化”。
北辛遺址位於滕州市官橋鎮東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積約5萬平方米。該遺址在1964年全省文物普查中首次發現,1978年冬--1979年春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餘件。
北辛遺址
經科學方法鑑定,這片遺址距今約7300--8400年,是我國在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由於這一文化遺址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風貌,因而被國家命名為北辛文化,
已在一九八二年間向世界公布並編入國家教科書。北辛文化時期的農業生產,已進入鋤耕階段。這時期發現的生產工具,一般以粉砂岩或花崗片麻岩製成,其中石斧最多,人們用它砍伐樹木、開墾耕地。石鏟也較多,它的平面有長方形、梯形、舌形、圓角形等多種,這種鏟安柄後可以作翻土工具。此外,還發現有石磨盤、磨棒、石杵等。在一些窖底還發現粟粒,說明原始農業已初具規模。
生活
北辛遺址的堆積層厚達1.5米以上,反映了當時的居民在這裡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他們以石鏟、鹿角鋤等工具翻鬆土地,從事農業生產。這時期的原始農業,已經進入鋤耕階段
,出土的生產工具和在一些窖穴底部發現的粟類顆粒,充分說明了農業生產是他們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定居生產得以鞏固的重要保障。此外,家畜飼養、狩獵、捕魚等採集經濟也比較發達。手工業生產有了萌芽,出土的骨針、紡輪、陶器上的席紋等,說明以野生纖維和動物毛絨為原料的紡織、縫紉、編織已經出現。制陶處在較原始階段,器類較簡單,手制痕跡比較明顯,但卻發現了使用單彩的“紅頂碗”,為其後東方原始文化中出現的彩陶追溯到了淵源。北辛遺址的發現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我國史前考古的重要收穫。1980年,被棗莊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官橋鎮政府於1992年3月在遺址處建起“北辛文化”遺址紀念碑亭。
形成
北辛文化時期的農業生產,已進入鋤耕階段。這時期發現的生產工具,一般以粉砂岩或花崗片麻岩製成,其中石斧最多,人們用它砍伐樹木、開墾耕地。石鏟也較多,它的平面有長方形、梯形、舌形、圓角形等多種,這種鏟安柄後可以作翻土工具。此外,還發現有石磨盤、磨棒、石杵等。在一些窖底還發現粟粒,說明原始農業已初具規模。
文物
遺址中發現的文物,最能反映北辛文化特點的是陶器。陶器均為手制,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紋飾有窄堆紋、蓖紋、劃紋、壓劃紋等。窄堆紋以數條為一組,
組成各種紋飾,頗有特色;蓖紋、劃紋、壓劃紋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器形有鼎、釜、罐、缽、碗、盆、壺、支座等,都是這一遺址典型性的器物。石器有打制和磨製兩種,打制石器數量較少,有敲砸器、盤狀器和斧、鏟、刀等,製作雖較簡單,但器形相當規整,已經定形。磨製石器有鏟、刀、鐮、磨盤、磨餅、磨棒、鑿、匕首等。其中鏟的殘片居多,在千件以上,呈長方形、長梯形、舌形等幾種,器形較大,通體磨光,製作比較精製,有使用痕跡。磨盤呈三角形的為多,矮足的磨盤甚為罕見。用石磨盤加工糧食,解放前的獨龍族還在使用,它的形制與北辛遺址發現的相似,骨、角、牙器有鏃、魚鏢、鹿角鋤、鑿、匕、梭形器、針、錐、笄等,都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