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這裡原是古渝州最偏遠的山村,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縉雲山南坡的小煤窯星羅棋布,煤炭業日益興旺,煤炭必經過金剛碑嘉陵江出口,運銷外地,於是形成產煤、運煤、銷煤的水陸碼頭和中轉站。主要經濟一些為了生存的農民,到縉雲山運煤,在金剛碑建房而居,到清同治年間,金剛碑日漸繁華,米行、油行、酒坊、茶館、客棧、鐵匠鋪,遍布金剛碑,多達幾百家。運煤隊伍也形成了騾子幫、船幫、馬幫、人力幫。船主、幫主、煤炭商、力夫就在金剛碑溪河兩岸半山腰,建起一座座穿斗青瓦房,簡樸適用,一樓一底的石頭牆、土牆、竹木夾壁牆的老房子,用石灰粉刷,依崖而建,獨具巴渝特色。用青石板鋪成寬2米、長500餘米的青石板街道,兩旁的青瓦房隨蜿蜒曲折的山勢延伸。到民國時期,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鄭家院子幾家較大的民居建築群。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遷到重慶作陪都,一大批著名經濟實業家、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寓居金剛碑,名人云集,人文薈萃,熱鬧非凡,仿如集鎮,把金剛碑的繁榮推向了頂峰。書法家謝無量,大學者孫伏園、陳子展、吳宓等眾多文化名人炒熱了金剛碑。教育家梁漱冥還在金剛碑興辦了“勉仁書院”。國民政府抗戰時期的統計局遷往金剛碑。曾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的翁文灝也曾寓居金剛碑,當時的中國石油大王孫越崎,還在金剛碑創建了“中福公司”,現存有幾幢二樓一底的住宅樓,是其見證。民國時期的金剛碑,酒幡招展,人氣興旺,注入了大量人文元素,成為嘉陵江邊的“小北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