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三島

北方三島

中國台灣北方三島,是指中國台灣北部基隆東北方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其中棉花嶼與台灣本島最近距離約43公里,島嶼的最東端,即為台灣的極東點;而花瓶嶼則與台灣本島距離最近,約為31.72公里;彭佳嶼是北方三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島嶼,其與台灣本島最近距離約56.22公里,是台灣的極北點。

簡介

棉花嶼北方三島地理位置

彭佳嶼:位於中國台灣北方外海,與台灣本島最近距離約56.22公里,面積約為1.14平方公里,為台灣的極北點,為北方三島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

棉花嶼:位於基隆東北方外海,與台灣本島最近距離約43公里,島嶼的最東端即為台灣的極東點。島周圍地形陡峭,有許多突出於地表的海蝕洞。棉花嶼的面積僅有0.12平方公里。

花瓶嶼:位於基隆東北方外海,與台灣本島最近距離約31.72公里。花瓶嶼是由一小島嶼及若干岩礁所組成,面積為三島中最小,島的面積僅約0.03平方公里,最高處的海拔只有51公尺;島周圍是岩石地形,地形陡峭,登島困難,少受人為干擾,因此是海鳥的繁殖及棲息地。

地質地貌

棉花嶼棉花嶼

北方三島位於東海陸棚外緣,自古即是東北亞航線要衝和重要地標。在經濟上,北方三島附近海域為黑潮支流與東海水團交會處,海域生產力高,漁產豐富。此區域水文的變動主要受黑潮支流影響,春夏期間,黑潮經由北棉花峽谷入侵東海,於台灣東北海域陸棚邊緣形成一反時針流場,並產生一長期涌升流區,形成漁場;冬季期間,黑潮經由基隆、棉花峽谷入侵東北陸棚,於台灣北端形成一強鋒面,入侵的黑潮迫使台灣海峽外流水流向東海。

北方三島除擁有保存較完整海島火山地質原貌之外,其火成岩基質亦提供珊瑚、海藻及其他底棲生物附著空間,構成生物多樣性甚高的礁岩生態系;陸域的面積雖小,但是由於此三小島孤懸於東海外緣,是陸域生物遷徒及散播的中繼站,在生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鑒於北方三島及基隆嶼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其對於維繫台灣海洋生態的永續和完整性上,非常重要。然而,2000年以來因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變遷的影響,海洋資源面臨櫃乏的危機,因此有設立為國家公園級海洋保護區的需求,以保障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

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北方三島,均位於台灣東北海域,都是火山噴發產物所堆積的火山島嶼。這些島嶼和臺灣北部陸地之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觀音山火山群、草嶺山及宜蘭外海之龜山島都屬於台灣北部火山岩區,為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邊緣所形成。

戰略要地

北方三島位置接近日本西南諸島,附近海底石油資源豐富,而且扼守東海大陸架,大陸艦船從東南地區港口進入太平洋,大都需經過北方三島附近,其中又以花瓶嶼和彭佳嶼為最。這兩島因地形突出,是早期出海人的重要航標定點。

此外,北方三島位居寒暖兩流交會處,是良好的漁業區。諸多因素,使得北方三島與臨近的基隆嶼一起,成為政治外交經濟戰略位置均很敏感的區域。這三個島嶼雖然面積不大(三島總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但由於其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使其成為台灣當局重點關注的地區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