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在過去北京並沒有專門播放電影的場所。首次放映電影的地方就是前門外打磨廠的福壽堂了。1902年一個外國人在這裡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腳踏車賽跑車》、《馬由牆壁直上屋頂》,這是北京人第一次真正看到電影。後來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戲院也開始播放電影,但都算不上是正式的電影院。北京的第一家電影院,是1913年開業的大觀樓。提到這,不得不提任慶泰。他是遼寧人,原是名匠,後來學習了攝影,曾為慈禧太后照相。1905年,他拍攝了《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由於當時抗戰的原因,大部分的戲院不能正常開門,就被迫改放電影了。也頗有收穫。後來有的場所乾脆把二者兼容。因此,北京電影院又有影劇院之稱。
有趣的是,早期的北京電影院是不允許男女相鄰。影院中一邊是男座,一邊是女座,中間隔著一人多高的木柵欄,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最早允許男女混雜的是平安影院,因為是洋人經營,觀眾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後漸成風氣,其他影院也不開始分座了。
直到抗戰勝利,北京解放不久,中央政府從緊張的建設資金中拿出錢來裝修了5家電影院。即紫光電影院、交道口電影院、新街口電影院、廣安門電影院和花市電影院。
影院發展
2003年,折射著新中國電影放映和發展史的老首都電影院拆遷。在停業長達5年後,新首都影院在西單大悅城安家落戶,影院建築面積達到10369平方米,擁有13個廳,近1800個座位,還有豪華的VIP廳、商務廳擁有接待領導人和外賓的能力。
在現在的老北京城裡,還能找到這些劇院,比如:北京展覽館劇場(原蘇聯展覽館)是在西直門外動物園東側。放映大片時該影院屬於第二輪之列。螢幕較大,座位為古老的木製,這在北京也是獨一份了吧?比座位更差的是音響效果,你可以明顯聽出回聲。另外一點是售票處離電影院極遠,要走5分鐘。青藝劇場在東長安街東單北側,原東單菜市場西側。
吉祥戲院在王府井大街北口金魚胡同內,是老北京歷史悠久的戲院之一,它是隨著清末興建的東安市場誕生的,解放後改為國營。等等等等,它們的存在從另一個方面驗證了,電影文藝存在的價值。
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北京城裡的電影院也逐漸多了起來,而且電影院裡的環境、放映設備都也越來越好了,甚至都和國際接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