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994年成立北京產權交易中心
2003年成立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
2004年2月14日二機構合併重組為北京產權交易所
2006年9月27日,北交所金融街辦公區揭牌,
實行雙區辦公
北京市國資委指定的市屬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場所
國務院國資委選定的從事中央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業務的試點產權交易機構
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定的“國家專利技術(北京)展示交易中心”。
2012年1月,北交所成立央企全要素綜合服務中心。
發展戰略
以國有產權進場交易為契機,聚攏資源,逐步形成消費習慣和市場氛圍,完善市場功能,成為以服務於國有產權交易為基礎的各類權益交易的大市場。
通過交易制度、交易品種的創新,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充分實現產權市場“發現投資人,發現價格”的功能,逐步發展成為服務於多品種權益交易的基礎性資本市場平台。
業務模式
北交所實施“雙輪雙軌”的業務模式
國有產權有序流轉:以規範和服務為原則,促進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國有產權有序流轉。
非公產權交易服務:以創新和服務為原則,改善以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為代表的中小企業融投資環境。
業務範圍
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產權交易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
金融資產交易、不良金融資產市場化處置服務業務
企業投融資服務、股權託管及相關增值服務
智慧財產權交易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
政府機構項目整合及相關招商業務
服務功能
交易鑑證:
國有產權交易掛牌審核、信息披露、資格審查、出具憑證、監督交割
市場服務:
交易諮詢、方案設計、洽談撮合
項目推介、招標拍賣、變更登記
改制重組、增資擴股、股權託管
交易原則
產權交易遵循下列原則:
1、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企業資產的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
2、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3、自願平等、等價有償、誠實信用
4、集中、公開、公平、公正、擇優
5、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執業規範
規範 遵守法律法規穩健規範執業
誠信 恪守職業道德公開公平公正
服務 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
創新 推薦業務創新力爭與時俱進
會員服務
北交所實行會員制,各類會員為客戶提供包括產權經紀、改制重組、破產清算、財務顧問、審計、評估、法律、拍賣和招投標等一系列專業化服務。
除根據自身業務能力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外,各類會員更能夠全方位地參與北交所專業化服
務平台上開展的各類業務。
會員類別:
經紀會員:在北交所內從事產權交易經紀業務的經紀機構及通過北交所交易平台開展產權交易相關業務的專業機構。
服務會員:為產權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中介機構,包括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拍賣公司、招投標公司等。
信息會員:具有一定的信息資源或需求,通過北交所發布和使用各類產權交易信息的境內、
外各類投融資主體。
服務支撐體系
立體的信息渠道
北交所已建立起立體的信息發布平台,便於在更廣闊的範圍內發布項目信息,吸引境內、外各類投資人關注和積極參與產權交易,拓寬企業產權轉讓與併購重組的渠道,提高產權交易的成功率。
外資併購通道
北交所與北京市投資促進局合作,為境外資本參與國內企業改制重組和實施跨國併購提供
一系列服務。
產權交易結算
北交所設立了結算部,並在全國產權業界率先開立外匯結算賬戶,為產權交易買賣雙方提供安全、方便的交易價款結算服務和交易外匯保證金結算服務。
跨域產權交易
與全國各地產權交易機構互設辦事處,構築起復蓋全國的市場服務網路。
平等自願,互設辦事處
資源共享,共享客戶資源、網路資源、技術資源
互惠互利,共同促進產權的跨地區有序流轉
創新聯盟
中國產權市場創新聯盟是由北京產權交易所聯合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8家產權交易機構自願組成的民間合作組織,旨在促進成員單位在產權交易創新實踐與業務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央企綜合服務
綜合整合要素
北京產權交易所與中國五礦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多家央企簽署協定,為企業提供全要素綜合服務。旨在為各類中央企業提供產權轉讓、資產併購、股權融資、資源整合等全要素、全流程服務。
完善服務體系
作為政府授權經營的產權交易機構,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北交所已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規範的交易制度和科學的操作流程,並建立起全國市場服務網路,匯集眾多的國內外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在企業改制、融資和產權交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北交所以服務為首要職能,秉承“專注誠信、創造卓越”的精神,倡導“效益、服務、奉獻、團結”的企業文化,拼搏進取、求實創新,以規範交易為原則,以提高質量為根本,以降低交易成本為目標,通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為國有產權及其他各類產權交易、為各類企業市場化融資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化服務。
最新報導
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成立正報批:
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在2012年4月18日舉行的“2012國家動漫精品工程項目投資推介會”上透露,由文化部牽頭籌建的“中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目前進入報批階段,獲批後將掛牌。
據了解,該交易所為文化部聯合北京市政府,加以北京產權交易所和一些國家、中央單位的文化公司以及多個北京市屬文化企業共同籌建。目前,國內已有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和深圳的文化產權交易所完成掛牌。
此外,在推介會上,包括金鷹卡通、中國動漫遊戲產業基金等9家企業、機構共同提出了動漫產業的“製作委員會模式”。
該模式即由製片公司、出版社、電視台、新媒體運營商、發行公司、衍生品開發商等相關機構組成動漫組委會,各成員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分別享有相應著作權運用開發和收益權,同時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向委員會提交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