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區西黃村國小

北京市石景山區西黃村國小成立於1949年,學校現有教學班15個,共437名學生,教師37人。校園環境優美,辦學基礎硬體設施逐步得到改善,設備設施達到了規範化。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三個面向”為指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辦學品位不斷提升。學校的教學工作和德育工作共同促進了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及人文素養得到培養。獲得了外界的好評。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西黃村國小成立於1949年,是我區成立時間最長、歷史悠久的學校之一,西黃村國小位於石景山蘋果園南路東口,1987年遷入現校址。校園環境優美,近有百年古寺相伴、永定河水相隨,遠有八大處名山相護。真可謂:名山名水名寺院,一所名校在其間。師生和諧共發展,書聲朗朗飄滿園。 
學校現有教學班15個,共437名學生。教師37人。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國小高級教師16人一級教師18人。近年來,在教委的關心下,學校建有實驗科技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形體教室、心理輔導室、微機教室,各種現代化教育教學、活動設施一應俱全。學校辦學基礎硬體設施逐步得到改善,設備設施達到了規範化。 
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三個面向”為指針,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向管理要效益的辦學宗旨,以創辦名校為目標,以培育英才為己任,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力求用先進的教育思想、現代的科學體系、現代的教育手段、規範的辦學行為、科學的組織管理,最佳化學校人文環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體現了“用共同的智慧和行動促進學生老師學校的和諧發展”的治校方略和管理理念,使學校的各項工作蓬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辦學品位不斷提升。

學校教學工作

以“追求高標準的教學效益”為中心,打造學校“傳承並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推展多元化藝術教育”學校教學工作以校本課程為突破口,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教師資源優勢,我校開發了民族教育系列校本課程:“葫蘆絲藝術課程”、“梨園蓓蕾唱京劇”、“剪紙藝術課堂”、“京胡藝術課堂”多門校本課程,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藝術氛圍,為孩子們提供了參與體驗的機會,通過民族藝術進校園系列校本課程的學習,在學生中傳承民族藝術,發展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及人文素養得到培養。

學校德育工作

我校將民族團結教育作為各項教育的融合點,將民族團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養成教育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民族團結教育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成立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組,制定了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總體目標:通過民族歌舞、樂器、走入課堂,使學生感受民族藝術薰陶;通過學京劇、唱京劇、演京劇,民族服飾繪畫、收集傳承民族文化;通過考察、社會實踐了解民族風情;進行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的內容的滲透教育,使學生建立56各民族是一家的觀念,友愛兄弟民族,團結兄弟民族。並且根據此目標制定了民族教育活動的行動策略:把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緊緊地與素質教育結合起來,以美育為主鏇律、以民族文化、京劇藝術為龍頭、以課堂為主渠道、以民委的支持為依託,推展多元藝術教育,擴大美育效果,真正收到以藝輔德,以藝增智,以藝滋體,以藝怡美,以藝補勞的整體效果,培養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用民族文化藝術點燃當代少年兒童的心靈。民族教育四個主要渠道:(1) 通過牆壁文化、鈴聲文化、節日文化組建學校民族教育校園文化,充分發揮校園環境氛圍的薰陶感染作用。(2) 通過民族特色班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形成民族團結的基本意識(3)通過廣播板報專欄的宣傳,幫助學生增強民族團結的堅定信念。(4)每學期開展專項教育活動,使民族團結教育融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特色活動:西黃村國小民族藝術節。 
2009年6月10日,石景山區西黃村國小召開了“愛我中華”首屆民族藝術節。本次活動將各個民族班的教育成果進行交流,付生柱區長、葉向紅主任、王鑫書記等領導應邀參加藝術節活動,與此同時付生柱區長還興致盎然地參加藝術節活動,並對我校全體師生的工作進行了肯定。本次活動是我校民族團結教育進一步深化。韻味十足的京劇表演、歡快的土家擺手舞、悠揚的葫蘆絲、熱情奔放的維吾爾族歌舞、充滿民族氣息的學生自製服裝展示等洋溢著少數民族風情的節目令來賓、家長讚嘆不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