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中美上海公報
中美上海公報,簡稱《上海公報》。中美兩國政府於1972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期間在上海發表。雙方就國際形勢闡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態度。中美上海公...
主要內容 簽訂插曲 外交評價 -
北京公報百年記憶
即使在20世紀80年代的恢復期,公報也仍是傳達到區、縣、局一級單位的內部刊物。 直至199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復刊,公報才成為向國際、國內公開發...
內容介紹 -
公報
公報一般指國家、政府、政黨、團體或其領導人所發表的關於重大事件,或會議經過和決議等的正式檔案。也有以會議的名義發表的公報。關於會議會談進展、經過,或就某...
公報作用 公報分類 公報結構 首部 兩報區別 -
《上海公報》
中美上海聯合公報是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1978年12月15日中美兩國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
背景 要點 全文 意義 -
《國民公報》
移交後的《國民公報》,言論主張接近梁啓超等人的進步黨和研究系。1919年10月24日以所刊評論違反出版法,被北洋政府查封。
《國民公報》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萬國公報》
中國近代有2個名叫《萬國公報》的刊物。 一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樂知等傳教士創辦的一份刊物。同時也是一份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的刊物之一。...
期刊簡介 教會新報 維新派《萬國公報》 創刊者 -
萬國公報
中國近代有2個名叫《萬國公報》的刊物。 一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樂知等傳教士創辦的一份刊物。同時也是一份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的刊物之一。...
歷史 刊物特點 影響與評價 -
上海公報
《上海公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國政府之間所簽署的第一個聯合公報,是美國總統尼克森1972年2月訪問中國期間在上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
背景 全文 評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是1955年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創辦,由國務院辦公廳編輯出版。2012年11月10日,國務院公報微博正式上線。
簡介 辦刊宗旨 出版內容 法律效力 訂閱須知 -
政府公報
政府公報指登載法令、方針、政策、宣言的政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