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之戰的失敗使漢武帝認識到兩點,一是被動的防禦解決不了匈奴騎兵,只有主動的派騎兵深入匈奴境內,對匈奴進行主動的持續的打擊才是解決匈奴騎兵的唯一手段,騎兵的戰略地位從此確定:二是以韓安國,李廣等為代表的老將以不適合新的作戰模式,需要培養新一代的擅長使用騎兵進行長途奔襲的將領,於是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出現了。而正是衛青,霍去病和他們的騎兵給匈奴人帶來了噩夢,從而成就了偉大的漢武大帝。 馬邑之戰的失敗對漢朝來說是件好事,在失敗中找原因,使整個戰略方針發生改變,產生新的軍事變革。正是長期的對匈奴作戰造就了衛青,霍去病,成就了漢武帝,留下了李廣難封,蘇武牧羊的典故,留下了輝煌的大漢王朝。
相關詞條
-
騎兵
騎兵是陸軍當中,騎乘動物作為移動手段的兵種。並不是所有使用馬匹的軍種都稱為騎兵,有些步兵如龍騎兵使用馬匹移動,但下馬作戰。騎兵一般指在馬背上戰鬥的兵種。...
概述 歷史 中國騎兵 歐洲騎兵 裝備 -
匈奴列傳
《匈奴列傳》是記述匈奴與中國關係的傳文。全文共四段,首段記述匈奴的歷史演變及其同中國的歷史關係,以及他們的民族風俗、社會組織形態等;第二段寫漢朝初年,匈...
內容提要 寫作特點 原文附註釋 列傳白話文 後人評論 -
匈奴族
匈奴族是中國古代一個強大而影響深遠的民族。古代文籍記述其先民即殷周時期的鬼方、獫狁。匈奴最初活動中心地區,為漠南陰山及河套一帶。到了戰國末年,匈奴與東胡...
概述 淵源說法 生活習性 歷史名人 政權機構 -
秦騎兵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和陝西鹹陽塔爾坡秦人墓葬中發現了秦最早的騎兵俑和騎馬俑。二號俑坑內發現的一批騎馬俑群,計有陶鞍馬116匹,每匹馬...
淵源 發展 特點 相關詞條 參考 -
匈奴汗國
匈奴汗國:可以依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簡略分為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亞洲部分的匈奴帝國(公元前3世紀~公元216年)在48年分裂為北匈奴與南匈奴。北匈奴在約3...
匈奴與匈人 亞洲的匈奴汗國 匈奴汗國的滅亡 歐洲匈人 -
匈奴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地區,他們披髮左衽。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漢時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
簡介 起源 歷史 後代 史料 -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始於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歷時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決戰勝利為標誌,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而以第一個階段為主體...
簡介 故事 意義 總結 -
弓騎兵
歷史上遊牧民族的一種存在形式。為了滿足自身生存需要,他們經常會從定居的民族哪裡掠奪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並企業政府其他民族,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經濟及求存的活...
歐亞中緯度草原對發展騎兵的影響 戰爭的意義 歷史 弓騎兵的裝備 弓騎手的戰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