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包達三,字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公費留學日本,初習商科,後轉明治大學改讀法律。期間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前夕回上海,參加敢死隊,攻打江南製造總局。1916年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活動。1920年參與創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常務理事。繼集資開辦地產公司,建引翔港跑馬廳、遠東新村住宅等,成為聞名滬上的房地產商,任上海寧商總會理事等職。1927年後在蘇北從事鹽墾,於開封、上海開設制蛋廠,並創辦黃海漁船公司。1937年上海淪陷後,拒任偽職,隱姓改名。1941年復出,創辦永達藥廠、雷石化學公司,任經理。1946年6月,作為上海市各界人民和平請願團11名代表之一赴南京請願,在南京下關車站被特務毆傷。回滬後投身愛國民主運動,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營救、接濟被捕的中共黨員和民主人士,又贊助宋慶齡發起的文藝界福利基金,設法為中共組織傳遞檔案、宣傳品。1949年初,化名石龍公離滬,經香港至北平,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繼參加開國大典。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等職,並任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務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務委員、浙江省工商聯主任委員,當選全國和浙江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2年將個人全部房地產捐獻給國家。逝於杭州。
主要經歷
1884年4月28日(清光緒十年四月初四),包達三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石塘下的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父親是村裡的秀才,靠教私塾為生,包達三是獨子,小時候在家鄉私塾里讀過幾年書。後來,他父親瘋了,這使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度日如年,年幼的包達三備嘗生活的艱辛。
為了生計,包達三16歲時隨親戚到上海益生紙店當學徒。由於包達三勤奮、穩重、誠實,尤其是肯動腦子賺錢,碰上很難對付的客人,他都能應酬得體,老闆很囂重他,3年滿師後,留他在店裡當一名夥計。包達三是個富有上進心、胸懷大志的愛國青年,常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平時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勤學,發憤讀書,尋求救國之道。功夫不負有心人,1906年,包達三考取了公費留學生,東渡日本求學,“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包達三開始了他的尋夢歷程。
到日本後,包達三先在一所商科學校學習,後進入明治大學,攻讀政法。在日本求學期間,包達三受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曾親耳聆聽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演講,“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建國方針,對那些為民族災難深重而憂慮彷徨的青年而言,猶如在黑暗中見到了閃耀的星光。他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剪了辮子,並與當時的盟友蔣介石、傅筱庵、張群、周佛海等人結為金蘭十兄弟,投入到反清鬥爭。其間他還閱讀了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等革命書籍,並撰寫了《評俄國武力外交》等多篇揭露清廷腐朽統治的戰鬥檄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紛紛揭竿回響,時任同盟會中部總會庶務部長的陳其美亟謀在上海地區舉事回響,包達三毅然中斷學業,放棄了獲得文憑的機會,與蔣介石、張群等人於是年10月30日同船抵達上海,共舉義旗。經陳其美等秘密策劃,擬定“上海先動,蘇杭回響”的策略。包達三參加了上海民軍敢死隊攻打江南製造局之役。上海光復當晚,包達三等敢死隊員又圍而南下奔赴杭州,會合駐杭新軍和各地會黨,分三路強攻浙江巡撫衙門。攻克浙江巡撫衙門後,杭州也隨之光復。包達三和蔣介石等仍回上海在滬軍都督府任職。
不久,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在當上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後,便撕下了共和的偽裝,大行獨裁之道。1913年3月,他指使殺手在上海火車站刺殺國民黨人宋教仁,反動面目徹底暴露。7月,孫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黨人發起討袁的“二次革命”,包達三在上海參加討袁軍,數次攻打江南製造局。受挫後討袁軍又被閘北租界當局繳械。“二次革命”失敗後,包達三遭到通緝,因而被迫避居日本。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改組國民黨,籌建中華革命黨,包達三積極參與其事,並任留日支部部長。同年,包達三在日本明治大學商科畢業。1916年,包達三回國,匿居租界,秘密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活動。在這之後,雖然袁世凱倒台,但繼之而起的是軍閥混戰,包達三痛感國事日非,前途茫茫。他在苦悶和彷徨中思索自己今後要走的路。他想到了棄政從商,走實業救國的道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實現了他的願望。
二
棄政從商,談何容易,中國的民族工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受到洋貨的衝擊,市場蕭條,前景暗淡。雖然包達三有一個最大優勢,那就是他在日本商校里學過一整套商業經營和管理,但在上海灘,他既無社會背景亦無錢,白手一雙創辦工廠,簡直難上青天攬月。1917年,包達三在鬱悶中離開上海去廣州,另謀發展。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廣州結識了出身富商之家的王文寧,偶然的邂逅促成了一段婚姻。從此,包達三遂無意政治,一心只搞實業,而來自妻子家族的雄厚資金則成了他最初投資實業的原始資本。
經過在上海、廣州的考察,包達三在一個被別人視為冷門的項目--蛋粉加工業上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當時我國蛋品出口數量逐年提高但卻為外商壟斷。1918年,包達三在蛋品貨源豐富的河南開封地區獨資開辦了開封制蛋廠,專營蛋黃蛋白粉,內銷、出口,一時獲利豐厚。1919年,包達三又在上海創辦黃海漁業公司,購置了數十隻機動漁船,雇了一百多個船員出海,在舟山群島和浙江沿海打撈捕魚,獲利頗豐。包達三還是上海物品證券交易所的創辦人之一。1920年,包達三與虞洽卿、盛丕華、方液仙、方淑伯等人共同籌建上海物品證券交易所,包為常務理事。後又與黃楚九、葉山濤等人在大世界遊藝場底層創辦“上海夜市物券交易所”。由於他關注信息,謀算得當,因而大獲其利,並被報界譽為交易所的“里手”。賺了不少錢後,他又在蘇北購地圍墾,買進的地價不到一年就翻了幾番。通過上述幾項實業活動,包達三在上海商界中名聲鵲起,大家都知道有個辦企業有方的寧波人--包達三。
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蔣介石為攤派軍費,指使浙江省財政廳廳長徐桴(鎮海人)向包達三勒索銀元10萬元,幾乎使包達三瀕臨破產。此事發生後,包達三憤而與蔣介石絕交。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市政當局制定了《建設上海市市中心區域計畫書》、《黃浦江虬江碼頭計畫》等“大上海建設計畫”,規定江灣區翔殷路以北、閘殷路以南、淞滬路以東及周南十圖、衣五圖以西的土地約七千畝,作為新上海的市中心區域,通過開闢新市區來帶動華界乃至整個上海城市的發展。包達三看準這個時機,倡導在江灣開闢引翔港、建設新上海來取代上海租界。憑藉他的威望,很快聚攏巨資,在江灣一帶大量購進地產,經營房地產業務,創建跑馬廳。沒幾年工夫,包達三就憑他的創業頭腦,獨特的經營,成為上海灘名副其實的商業巨子,還一度出任上海寧商總會理事等職。
包達三事業上的成功,使蔣介石極欲再次拉攏這位寧波老鄉。1937年抗戰前夕,蔣介石通過孔祥熙的女兒帶口信給包達三(其時,包達三己與王文寧離婚,續弦許英曾是孔詳熙女兒的教師),表示只要包達三願意繼續承認與其早年結成的盟兄弟關係,將委以重任,但為包達三拒絕。
北伐戰爭期間,蔣介石政府令上海工商界分攤債券,籌措軍費,包達三拒絕,但後仍遭敲詐勒索,包達三與蔣間隔閡漸深。抗日戰爭期間,包達三嚴辭拒絕擔任汪精衛政府實業部部長之職。1941年始,包又投資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