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現在,一到枯水季節, 富貝河裡西舜城古老的青石牆腳依稀可辨。古時有“舜城八景”之說,分別是梁堰 松楸、西墩樵唱、斗峰飛翠、申浦來潮、東里書聲、范莊煙樹、黃墅晴霞、舜城旌 表。這些景點分布在今文林、長涇、河塘鎮一帶。其中,沈愚有《舜城旌表》詩云: “菸草茫茫水枕沙,鄉人猶為說重華。從來遺蹟經千載,今見高風在一家。古柏凌 寒含晚翠,疏梅傲雪吐冰花。朝堂旌表榮華重,二母佳名遠近夸。”
“文林”的命名,相傳與南宋門村人包天麟有關。包天麟字仁甫,本是門村的一名 窮書生。他發奮攻讀,鹹淳四年(1268)“舉博學宏詞(翰林官),曾注《詩》、《書》 、《易》、《春秋》,手不釋卷”。包天麟做官以後,為家鄉捐書,興辦學堂,培 育人才,門村學風大盛,一段時間竟有數十人考上了秀才、舉人。
此事轟動了朝廷,皇帝派官員到門村實地看個究竟。官員奉命微服私訪,一進村口, 就聽得學堂里書聲琅琅。富貝河裡,漁民們在船頭捧出了書本。碧草灘上,年幼牧 童騎在牛背上讀書。百姓家裡,紡姑織女膝上機旁放著《三字經》或《百家姓》,不時念上 幾句。集鎮街上,店堂內夥計也翻著書讀得津津有味。全村上下,不分老少,讀書求知,學風誠樸。官員回京匯報了門村見聞,皇帝聽了讚嘆不已,就對包天麟講,你家鄉真是文人如 林的文化之村,還獎掖了包天麟。後來,包天麟手書:“文人如林”、“文化之村” 的題匾掛在門村社學堂門前,人們便把門村改名為“文林”。包天麟去世後,朝廷 還追封他為“江浙儒學提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