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文化園

包公祠全名“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包公祠位於合肥市環城南路東段的一個土墩上,原建築物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在此修建包公書院,故名為包公祠。

概況

可惜在太平天國時期遭受戰火毀壞。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李鴻章籌白銀2800兩加以重建,規模依舊,只增添了東西兩院。當祠堂落成之時,李鴻章曾寫一匾額,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時任湖廣總督、因母喪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掛上“色正芒寒”的橫匾。李鴻章不好相爭,又不願屈居偏旁,只得另寫一篇《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刻石於祠後。這塊碑文現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側。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築就是清代光緒年間由李鴻章籌銀重建的。祠內陳列包拯及其家族墓地出土的文物。已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南門外包河中的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據《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在城東南門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讀書處,本為公祠,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另據碑文記載: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廟,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字克明)見小洲環境風景幽雅,遂將小廟拆除,改建為“包公書院”,並改洲名為“香花墩”。1539年,御史楊瞻把“包公書院”易名為“包公祠”。

主要構成

大門

公祠大門前有一座白底黑框牆,稱為照壁。照壁前後正中均繪有一葉青荷,青荷側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包公祠大門的門樓兩邊立著一對“抱鼓石”,它與祠內正殿兩旁的兩隻石獅,

大門

都是古代象徵威嚴和權力的建築。據稱在古代,只有帝王將相、文武百官的王宮、官衙、府第門前才可以建有。跨過山門,踏著翠色籠煙、波光浮碧上的青石小道,迎面而來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橋,橋頭左右分立兩隻石獅。越過綠樹蔭庇下的小橋便是白牆青瓦構築的三合古院。兩扇黑漆山門上,是隸書“忠賢將相”、“道德名家”的對聯。東西兩邊側門,分別題寫著“頑廉”、“懦立”(“頑廉懦立”是成語,意思為使貪婪的人廉潔,使懦弱的人立志)。整個祠的外觀看上去古樸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正殿

祠為白牆青瓦構築的封閉式三合院組成。從山門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灣香客贈送的鑄鼎香爐,

包孝肅公祠

後立新加坡香客贈送的銅製香爐。五開間的包公祠正殿(又稱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約八尺,一手執笏,一手握筆,古銅色的臉龐上,濃眉長髯,神情端莊嚴肅。這座塑像為後來重塑,原來的塑像白面長須,手捧朝笏,威嚴之中又有慈祥之態,比較準確地再現包公的本來面貌,可惜毀於“文革”之初。包拯塑像的兩邊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護衛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懸著五方橫匾,正中匾額上的“色正芒寒”四個大字,為李鴻章之兄李瀚章所題。
左匾上“節亮風清”四字,為清乾隆年間廬州知府肖登山所題;右匾上“廬陽正氣”四字,為光緒年間左錫鏇所題。殿的上上下下,到處都可以看到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聯。
包拯塑像的左面陳列著“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右側牆壁上,鑲嵌著一塊質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肅公遺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遺像給人以面如鐵、氣如虹、鐵骨錚錚的包青天形象。這方石刻是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人,請工匠以包拯在開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畫像為藍本雕刻而成,據說是包拯的真容。畫上的包拯頭戴烏紗帽,身著紫羅袍,腳蹬粉底靴,白臉長須,書生氣派。因身材較矮,顯得帽翅格外長。過去,包家子孫在介紹畫像的來歷時,常常談及一個傳說。說包拯在開封府時,經常要深入現場辦案,百姓為了爭看他的風采,往往把他擠得寸步難行。後來,仁宗皇帝知道這事,就賜給他一頂特製的烏紗帽,帽翅比別的官吏要長三寸,並下令: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殺無赦。由於包拯愛民如子,不忍加害於民,所以每逢他步行辦案之時,就由隨從高聲吆喝:聖上有令,碰到帽翅者殺。百姓聽到後,便紛紛讓出一條路來。
享堂的東壁立有一方石刻《包拯家訓》。享堂西壁還立有包拯的《乞不用贓吏疏》和他的詩作碑文。
正殿的東西兩廂是陳列室。東廂陳列有《包拯生平簡介》、嘉慶八年版的《合肥縣傅郭城圖》、《香花墩圖》、《宋史》和記載包拯事跡的地誌書、《包公辦案圖》,以及包公當年在貴池手書“齊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廂陳列有包氏宗譜,從宗譜中可以看出自包拯上溯35代,後續37代,共經歷了2800多年。其中陳列的《故宮南薰殿藏包公畫像》為複製品。由包拯生前好友吳奎撰寫的《包拯墓志銘》,因受戰亂,碑碎為五塊,有三分之一的字跡模糊不清。還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青瓷香熏、影青瓷碗、硯台等。

廉泉亭

出正殿東行不遠,即是一座六角攢尖亭,也就是祠內著名的廉泉亭。亭內有一口名為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輝,亭由井得名。
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著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

廉泉

廉泉井為包公生前所挖,原本井上無亭,系只為滿足家庭用水的一口普通之井。由於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後人敬仰包公,故賦予了包公個人及家庭之物許多神秘的傳說。傳說廉泉井水清官好人喝了無事,而贓官、不肖子孫喝了都會頭痛、鬧肚子。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時,在井上加蓋了亭子,稱井為“廉泉”,亭為“廉泉亭”。從此井亭作為一“景”留存至今。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李鴻章侄孫李國蘅撰寫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記》,曰:“聞昔有太守來謁祠,啟開汲飲,忽頭痛,復堙如故。是說也,余竊疑。命從人開井汲泉,煮茗自飲,味寒而香烈,飲畢無異,目而笑謂諸曰: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
廉泉的井沿上,布滿一條條深深的凹痕,為井繩長期磨擦所致。正對井口的亭子頂端中央,雕有一塊圓形彩繪木質浮雕龍像。雕龍倒映井內,隨著井水的晃動,好似龍影在舞,頗有游龍戲水之景趣,故人們又稱廉泉井為“六角龍井”。

其他建築

享堂西邊有一座臨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小亭為歇山亭建築,倒掛楣上,雕樑畫棟,三面臨空,相傳是包公幼時讀書之後休息玩耍的地方。
其祠四面環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支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有關史冊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無私、竟及於物”,因此傳為佳話。
此外,祠內近年陸續新建的“包公故事蠟像館”和“包公文化長廊”也是遊人了解包公及參觀遊覽的好去處。

包孝肅公墓

與包孝肅公祠緊連的是包河南畔林區的

包孝肅公墓

包孝肅公墓園。園內面積1200平方米,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包公曾言:“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故有“不肖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墓園由主墓區、附墓區和管理區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志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

包公生平

包拯,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是我國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公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我國的傳統戲曲曲目中的《鍘美案》等都生動描述了這位清官是怎樣的不畏強權,執法如山。包拯在北宋時期曾任開封府尹,一生為官清廉,其功德為後人世代傳頌。

包公墓園

坐落在合肥環城南路東段風景優美的包河公園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現有的祠堂建築是清光緒年間所建的,莊嚴古撲。包公祠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為白牆青瓦構築的封閉式三合院組成。主建築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嚴不阿,表現了“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的凜然正氣。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長廊;東面有一六角龍井亭聳立,內有古井,號“廉泉”。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著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清末舉人李國葦根據傳說寫了《井享記》,發出“抑或孝肅祠旁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是未可知也” 的議論,世人改稱“廉泉”。其祠四面環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支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有關史冊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無私、竟及於物”,因此傳為佳話。與包孝肅祠緊連的是包河南畔林區的包公墓。
地址:蕪湖路72號
電話:2884124
交通: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到達。
門票:20元
清風閣
清風閣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
清風閣園區占地33畝,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包公文化旅遊區”東側,東鄰包公墓園,西接包公祠,是一組集紀念、展示、遊覽、休閒為一體的大型仿宋綜合性建築群。
清風閣景區主要有功德廣場、清風閣、陳列館區三個部分。
功德廣場區由大門、引路燈柱、功德廣場、明月亭、魚沼飛梁幾部分組成。大門的層頂四角分別是馬、牛、羊、仙人帶路,平台四角為四角獸。主道兩側各有三根引路燈柱,燈柱為天然石料雕刻而成,高度1.76米,造型用料都經過考證並符合歷史的文化氛圍。燈柱上有蓮花寶座和花瓣燈托,方形石柱,方形燈籠,四面洞開,中間安燈,頂部為四角小亭。我國許多古建築上採用蓮花刻飾多與觀音菩薩聯繫較多,而用在這裡則更有它的特殊寓意,那就是願清廉之風長明於世。明月亭是一座長寬各4米的重檐碑亭,亭高8.4米,亭內置石碑一座,碑高2.3米。碑文記載了為紀念包拯1000周年誕辰設計、建造清風閣的過程。

清 風 閣

過明月亭,前行十數步,便來到魚沼飛梁景點。立於石橋,只見橋下池水清澈見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築。這種石雕建築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魚沼飛梁。
景區的主體建築清風閣坐西朝東,與包公墓遙對呼應。閣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層,登頂可俯視城市風光及整個包公文化旅遊區的秀麗景色。清風閣外檐柱間設有格子門,每面為九扇,門為方格花心。頂層為彩繪藻井,門、楞、柱都為栗殼色,陪以白色牆面,色彩素淡。
一層為耿光日月廳。亭內鑲嵌有一幅長5.4米,寬5米,名為《清風贊》的大型椴木浮雕。浮雕由兩個部分組成,中心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跡,有《回鄉敬孝》、《審牛舌案》、《陳州放糧》、《彈劾三魁》等片段,兩側分別是《運糧戍邊》和《西辦鹽務》。
二樓為廬州宋韻廳。展示的是《古廬州市井圖》的古絹彩繪壁畫,它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廬州一片歌舞昇平、市井繁榮的景象。
三樓為江淮奇葩廳。介紹的是安徽概況和江淮風情。
四層為江山明月廳。出的內容是“三山(黃山、九華山、齊雲山)披錦繡,二水(長江與淮河)競風流”。
五層為廬州夜話廳。這兒可了解合肥地方傳統文化,認識合肥的人文環境。
這六樓為梨園攬勝廳。這裡也是清風閣的最高層,遠眺合肥,風光盡收眼底,近觀包河勝景一覽無餘。
清風閣以它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古樸宏偉的建築現已成為合肥市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明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包公文化旅遊區內除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三處主體景點建築外,還有與包公有關的腳印塘、浮莊兩處開放式景點。
腳印塘原是包河中一座小島上的一個池塘,它與包河呈丁字形,攔腰橫臥在包河當中。腳印塘長近20米,寬約8米,頗似巨人留下的一個深深腳印。傳說,包拯幼年在香花墩讀書時,常到此地遊玩。那時島北並沒有“玉帶橋”,有一天,包拯在這裡玩得高興想到對岸去看看,水面雖不寬,但無橋無船,於是,只好猛地向前一跳。由於傳說包拯原為天上文曲星下凡投的胎,所以這一跳便在小島上留下了一個又深又大的腳印,天長日久形成一個小塘,所以人們稱它為“腳印塘”。這個傳說,有點神話色彩,出於合肥老百姓對包拯的敬仰。
浮莊原為包公書院,重建於1983年,2000年8月,又進行修建,占地20餘畝。它南與包公墓、清風閣相鄰,西與包公祠遙相呼應,是一組由茶樓、蓮塘、亭榭、曲橋等景組成的依水而建的古典園林。它黛瓦粉牆,色彩素雅,黑白分明,具有江南園林與徽派建築藝術特色。浮莊四周綠水瀠洄,猶如浮在水面上的古代村莊,所以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它取名“浮莊”。
包公文化園門票及遊玩時間
包公文化園
位於合肥市老城區東南,占地面積31.8公頃,由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園、包河、浮莊、腳印塘等組成,這裡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到處飄逸著濃郁的包公文化氣息,是旅遊觀光、瞻仰包公之勝地。“包河秀色”被評為“合肥十景”之首。
▲搭乘搭乘6、11、28、47、110、134等,在合肥大藥房或蕪湖路下車
包公墓園:
▲地址:合肥市蕪湖路58號
▲門票:15元,解說10人以下20元,10-19人30元,20-29人40元 ▲開放時間:8:00-17:45
▲參觀時間:40-60分鐘
相關資料:包公墓園全名包孝肅公墓園,坐落在包河南岸,系北宋名臣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安葬之陵園。墓園占地3公頃,分主墓區、附墓區和管理區三個部分,是國內目前少有的較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整個墓園莊嚴肅穆、環境幽靜,
清風閣:
▲地址:合肥市蕪湖路60號
▲門票:15元,解說10人以下20元,10-19人30元,20-29人40元 ▲參觀時間:30 - 50分鐘
▲開放時間:07:30 - 18:00
相關資料:座落在包公祠和包公墓園之間的清風園,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誕辰一千周年、宏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的一個集紀念、展示、遊覽、休閒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建築群,園內樹木蓊鬱,幽雅清淨。主要景區有功德廣場、明月亭、魚沼飛梁、廉雨軒……其中主體建築清風閣為一高42米,明5、暗4、九層仿宋風格的塔式閣樓,飛檐畫棟、青瓦朱甍,登閣可覽城市風光和包河全景。
包公祠:
▲地址:合肥市蕪湖路72號
▲門票:20元,解說10人以下25元,10-19人35元,20人以上45元
▲開放時間:07:30-18:00
▲參觀時間:40分鐘-60分鐘
相關資料:位於包河公園的香花墩上。始建於1066年,是國內外包公祠、廟的鼻祖。現存的包孝肅公祠為清光緒八年(1882)直隸總督李鴻章捐銀修復,1961年被公布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包公文化園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合肥參觀包公文化園。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導遊員王兵,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孔子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大家的到來讓我感到非常的喜悅,同是呢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另大家感到滿意,站在我旁邊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此次旅遊活動的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有十幾年的駕齡,車技非常的嫻熟。大家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把放心交給我們的李師傅,把開心交給我,共享此次旅程。
各位遊客朋友們,我們由此到包化文化園大約需要二十分鐘的車程,下面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有秩序的上車前往。,大家都坐好了嗎?好下面我先簡要的介紹一下包公文化園及包公其人。包公文化園位於合肥市老城區風景秀麗的包河河畔。占地面積三十公頃,其中水面面積十五公頃。說到包公文化園,我們不得不說包公其人。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北宋名臣。北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生於合肥肥東包村,卒於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28歲考取進士,官至樞密副使,一生經歷真宗,仁宗兩朝。有關包拯清正廉潔鐵面無私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世人稱為包青天。包公文化園正是為了紀念這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而陸續建成的。包公文化嘸主要包括: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等。大家注意了,包公文化園以經到了,下面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有秩序的下車。大家請看對岸掩映在樹叢中的那條高出水面六七米的路面。原是合肥古城牆的一段。這段古城牆建於鏖戰貞觀年間,後經歷朝修葺,使古城牆周長13千米,有7個城門把合肥變成了城堅池深的鐵打的廬州。可惜古城牆由於合肥城建的需要,於1956年全部拆毀,只剩下如今翡翠般的環城公園綠化帶。
各位遊客朋友們,前面這條河叫做包河,關於包河名字的來源及相關的傳說說我慢慢道來。包河原為護城河的一段,據傳,宋仁宗為褒獎包拯,欲將巢湖御賜z給他,包拯堅辭不受,只要了合肥城南的一段護城河,留於包氏後代在此養魚種藕為生。自此這段護城河就被叫做包河。各位遊客朋友們,說到包河,就要說一下包河的特產“包河藕,包河的藕與一般的藕不一樣,它不但鮮嫩可口,而且每個藕都有七個孔,斷而無私,人們說這是因為包公鐵面無私,連藕也無私。所以合肥有句歇後語叫”包河藕,無私。包河不公有藕,還有魚,包河的魚背特別的黑,人們說它象徵著包公無私的鐵面,這也成了包河的特產。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瀏覽包公祠,包公祠全稱“包孝肅公祠”“孝肅”是包公死後宋仁宗賜給他的諡號,肯定包公忠孝的一生。大家請看包孝肅公祠五個大字此為趙朴初先生所題。進入包公祠門內是四方形的天井,正中立有兩座香爐,前者為台灣香客贈送的錛鼎香爐,後者是新加坡香客贈送的銅製香爐.包公祠正殿為五開間,正中安放羊包公坐像.像高約八尺,一手執笏.一手握筆.包公塑像的兩邊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護衛站立的塑像,上方高懸著五方橫匾,正中匾額上的色正芒寒四個大字為李鴻章之兄李漢章所提.塑像右側的牆壁上鑲嵌著一塊質地黑亮的包孝肅公遺像石刻,給人以面如鐵,氣如虹,鐵骨錚錚的包青天形象.其實包公真正的形象為面白的書生.左側陳列著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三口鍘刀.傳說當年包拯執法如山,設定三口鍘刀,龍頭鍘專鍘違法的皇親國戚,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虎頭鍘專斬貪官污吏,狗頭鍘專斬劣紳惡霸.這三口鍘刀雖是都為後人所做,但是也體現了包公執法的嚴明.
出正殿東行不遠,有一亭名日廉泉亭,亭內有一口井名為廉泉井,進水清澈可鑑,四時不竭,傳說此井是當年包拯授意所掘特意遺於後人,告誡後人立世做人,務要像此井水一般清澈明淨.若有對自己的形為不知道的,可面井水而視,當可照知,一日一位姓藏的知府老爺信步至此,此時起正值盛夏炎熱,便叫人取來泉水.一來為解渴消暑,三來為親驗傳說的真偽.孰知老爺一口進水剛下肚,即刻頭疼不止,肚疼難忍,慌忙打道回府,後來經人了解,方知此老爺是一貪官污吏.到了清鹹豐年間,一個名叫李國蘅的舉人瀏覽至此也乘興品飲了廉泉井水,喝後只覺清閔甘甜,並不不適之感,於是寫下了井亭記一文,稱廉泉井水,不廉者飲此水頭痛歟,由此便傳開了.
穿過腳印塘我們來到了包公墓,大家請保持安靜自由參觀.
出了包公墓園向前行數10步,即達清風閣.清風閣是為了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而建軍,坐西朝東高42米,共9層,登頂可俯視整個包公文化園的秀麗風景.一覽合肥的城市風光.
浮莊原為包公書院.因為其形象猶如浮在水面上的古代村莊而得名,我們一同在此休息一會.
各位遊客朋友們,我們的瀏覽就要結束了,我們此次主要瀏覽了包河,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等,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小王還年輕,在工作中如有做得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預祝大家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工作好,生活好,事事都好,親戚好,朋友好,人人都好.
包公文化園相關旅遊線路:
方案一:包公祠、李鴻章故居、步行街一日游
早遊客指定地點集合, 游國家4A風景區包公文化園(50),位於合肥市老城區東南,由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園、包河、浮莊、腳印塘等組成,這裡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到處飄逸著濃郁的包公文化氣息,是旅遊觀光、瞻仰包公之勝地。“包河秀色”被評為“合肥十景”之首。游包公祠(約1小時),包公墓(1小時),清風閣(0.5小時),後赴淮河路步行街遊覽晚清重臣李鴻章故居(20),位於合肥市繁華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 布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樑畫棟,是合肥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李鴻章故居,由南向北依次分為門廳、過廳、中廳、以及內眷所住的走馬樓。故居前廳布置了“李鴻章生平展”,該展覽用大量的珍貴圖片與實物展示了李鴻章風雲變幻的一生即“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中廳和小姐樓則採用復原陳列的形式展現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們的日常起居生活情況,充分表現了江淮地區的建築風格。東面的“淮系集團與中國近代化的展覽”, 則是在豐富李鴻章生平展的基礎上開放的,充分揭示了這個晚清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實力的集團——淮系集團在李鴻章的領導下,對近代軍事、經濟、文化以及國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故居自開放以來,以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大批遊客,成為合肥市的“十大景點”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選景點。後遊覽合肥市步行街,結束愉快旅程!
方案二:
D1:下午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游
客指定酒店入住後遊覽為記念建國60周年而建的安徽微縮景觀的代表作徽園,後入住酒店休息; 夜宿:合肥
D2:早乘車前往步行街遊覽觀光時間約(1.5小時),後游國家4A風景區包公文化園(50),位於合肥市老城區東南,由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園、包河、浮莊、腳印塘等組成,這裡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到處飄逸著濃郁的包公文化氣息,是旅遊觀光、瞻仰包公之勝地。“包河秀色”被評為“合肥十景”之首。游包公祠(約1小時),包公墓(1小時),清風閣(0.5小時),遊覽結束後返回溫暖的家!
如行程為三日的話,可加三河一日游放在第二日;
上午8:30遊客指定地點集合,乘車赴三河古鎮風景區,三河古鎮歷來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於世。鎮內的古街、古橋、古民居、古茶樓、佐證著三河的古老;三河素有“魚米之鄉、小南京”之稱。遊覽英王府、萬年台、鵲諸廊橋、三縣橋、 河支巷、一人巷、楊振寧故居等,後結束愉快行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