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包公鎮是北宋著名清官龍圖閣大學士包拯的出生地。2006年,在鄉鎮建制調整過程中,由原解集鄉、高亮鄉合併而成,鎮址在小包居委會解集大街。全鎮總面積近13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44個村委會,人口約6萬人。位於安徽省肥東縣東部,距縣城20公里。東與巢湖市、滁州市毗鄰,縣內與石塘、古城、張集、馬湖、梁園等鄉鎮接壤,交通便捷,是合肥東向出人口,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沿革
1949年初,此地屬大山鄉,後併入文集鄉。1955年成立解集鄉。1958年,政社合一,隸屬石塘人民公社。1963年成立解集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恢復解集鄉建制。1992年文集鄉、闞集鄉併入解集鄉。2006年11月,高亮鄉和解集鄉合併成立包公鎮,鎮政府駐解集。區位交通
包公鎮位於安徽省肥東縣東部,距縣城20公里。東與巢湖市、滁州市毗鄰,縣內與石塘、古城、張集、馬湖、梁園等鄉鎮接壤。312國、輔道、店高路穿鎮而過,寧西鐵路橫貫東西,200多公里的“村村通”工程自然把全鎮各地連為一體,交通便捷,是合肥東向出人口,地理位置優越。氣候生態
包公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總的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雨量雖適中,但分配不均,一般春多陰雨,夏雨集中,秋少冬乾,年均降水量960毫升,年平均氣溫在15℃,平均無霜期235天。地勢東高西低,地形東北至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平原相間,山水相依。全鎮常用耕地面積58000多畝,水面面積24000畝,退耕林地19000多畝,山地及綿延地帶總面積38000畝林業方面,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花生、大豆、山芋、玉米等。
全鎮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是肥東縣林業資源第一大鎮,總面積約47000畝,其中國家公益林的面積為19000多畝,退耕還林19000多畝,商品林的面積約5000畝,長江防護林約800畝,薪炭林約2000畝。中日青年生態綠化示範林二期工程已經落戶,植樹1950畝,三期工程即將落實。生態資源有:峴山水庫、黑窪水庫、大竹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