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
動力電池是指具有較大電能容量和輸出功率,配置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電動設備及工具驅動電源的電池。國內外動力電池的研發種類大致為:鉛酸動力電池、鎳系動力電池、鋰系動力電池、燃料動力電池。鎳系列動力電池主要是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以其高比能量,自放電少,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和綠色環保等特點備受關注。目前鋰系動力電池主要有:鎳鈷錳酸鋰動力電池、錳酸鋰動力電池、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發展,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來說,動力電池的容量低於一定限值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但這並不代表它已經失去價值。它還可以進行梯次利用,改造成儲能材料,用在相關的供電基站以及路燈、低速電動車身上。或者利用其它處理方法,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中的鎳、鈷、稀土等資源。
目錄
一、行業現狀
二、環境污染
三、人體危害
四、相關政策
五、回收處理方法
六、定向循環技術
七、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八、回收體系
一、行業現狀
市場與技術積累不斷成熟,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態一片大好。新能源汽車以清潔環保、低能耗等優點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好評與追捧,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大量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問題不容忽視。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15年國內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約在2萬~4萬噸,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的規模。試想一下,如此巨大容量的廢舊電池,如果不經過處理直接廢棄,這些電池無疑將對環境和人類產生災難性的危害。
此外據統計,我國2010年電池行業消耗金屬鎳約23000噸,金屬鈷約4000噸,混合稀土金屬約8000噸,動力電池的平均壽命約為3~8年,大量失效的動力電池引發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對於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開始逐漸成為行業關注話題。
與此同時,一些諸如鎳、鈷、稀土的資源瓶頸問題,以及報廢動力電池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開始顯現。
二、環境污染
一粒20克的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並造成永久性公害,把一節節的廢舊電池說成是“污染小炸彈”一點也不過分。試想,如果是200公斤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呢?將會是多大的污染?動力電池裡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
三、人體危害
廢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包括鉛、鎳、汞、鋰、鋅、錳、銀、鎘、鈉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一旦進入自然循環系統,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內,長期積蓄難以排除,將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過量的錳蓄積於體內引起神經性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性功能紊亂。較重者出現兩腿發沉,語言單調,表情呆板,感情冷漠,常伴有精神症狀。
鋅的鹽類能使蛋白質沉澱,對皮膜黏膜有刺激作用。當在水中濃度超過10-50毫史/升時有致癌危險,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鉛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活血系統、消化系統和肝、腎等器官能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代謝過程,還能直接作用於成熟紅細胞,對嬰幼兒影響甚大,它將導致兒童體格發育遲緩,慢性鉛中毒可導致兒童的智力低下。
汞對人類的危害也很大。全國每年用於生產電池的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1953年,發生在日本九州島的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給人類敲響了汞污染的警鐘。
四、相關政策
根據《汽車產品回收利用技術政策》第十五條明確規定,“電動汽車(含混合動力汽車等)生產企業要負責回收、處理其銷售的電動汽車的蓄電池。”汽車生產企業應該成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主體,對於回收技術或者資質達不到相應標準的企業,《政策》規定,“2010年起汽車生產企業或進口汽車總代理商要負責回收處理其銷售的汽車產品及其包裝物品,也可委託相關機構、企業負責回收處理其生產、銷售的汽車及其包裝物品。”
五、回收處理方法
在對廢舊動力電池進行了放電、拆解等預處理之後,根據回收過程中所採用的主要技術,可以將廢舊電池的資源化處理過程分為火法、濕法和生物法這三大類。
1、火法
火法主要通過高溫焚燒分解去除起粘結作用的有機物,以實現電池組成材料間的分離,同時可使電池中的金屬及其化合物氧化、還原並分解,在其以蒸汽形式揮發後,用冷凝等方法將其收集。
火法回收是將電池中的正極材料經過還原,高溫蒸發,冷凝,得到目標金屬元素的單質或合金的一類方法。由於廢電池中金屬種類不同,火法回收一般適用於鉛酸電池、鎳鎘電池等,不適用於鋰離子電池。
2、濕法
濕法是先將鋰電池分類,然後用適當的溶劑進行溶解分離、萃取,獲得相應的金屬及金屬化合物材料。
3、生物法
生物法利用具有特殊選擇性的微生物菌類的代謝過程來實現對鈷、鋰等元素的浸出。
採用火法對設備、能耗的要求較高。濕法工藝的除鋁、銅成本較高,並且僅僅是將電極材料中的某一種金屬元素進行分離提純變成基本化工原料,有較大的局限性。生物浸出技術雖具有成本低、污染小等優點,但是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隨著電池正極材料的多元化發展,廢舊電池的回收也不是僅僅局限於資源化利用,還應該包含無害化處置。
六、定向循環技術
定向循環技術是針對廢鋰離子電池的一項回收技術,是《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範技術名錄》收錄的核心技術,採用先進的分選識別系統將廢舊鋰離子電池進行物理除雜,以國際領先水平的萃取分離和固相合成技術,將廢舊電池完全“定向循環”製備成高端儲能電極材料,真正意義上實現廢舊電池循環再生過程的短程、節能、高效。這一技術由廣東邦普循環首創,目前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
七、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是一項新技術,可以做到最大化利用材料性能,最小化對環境的污染危害。過程大致包括如下:首先對廢舊電池進行前期篩選,包括外觀篩選、電壓篩選和充放電曲線篩選之後,然後再對電池進行余能檢測和安全性測試,挑選出合格的電池單體,重組成新的儲能電池。
八、回收體系
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和整車企業應該承擔起回收廢舊車用動力電池的責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負責收集其生產的廢舊動力電池,整車企業需配合電池生產企業對其所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中所使用的動力電池進行回收,將廢舊動力電池運輸到格林美、邦普、江門長優等有資質的回收處理企業進行拆解和再生處理,各方聯動,建立起完整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