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科布西爾

勒·科布西爾

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基本信息


簡介

勒·科布西爾是10瑞士法郎紙幣的正面人物。10瑞士法郎價格約為58~68元人民幣。
勒·科布西爾,英文名Le Corbusier(1887-1965)原名查理斯·厄多瓦德·珍尼特-格瑞斯(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 20世紀瑞士著名現代派建築師,現代建築開創者,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旗手”。 勒·科布西爾在建築設計方面提出著名的“新建築五點”――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橫向長窗與自由立面。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1927年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International Union Headquarters)、1928年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學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193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教育衛生部大樓、1946~1957年馬賽公寓大樓(L’unite d habitation ,Marseille)、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20世紀50年代初印度昌迪加爾城市規劃。
勒·科布西爾出生於瑞士西北小鎮,幼時曾在故鄉的鐘表技術學校學習,1907年布達佩斯巴黎學習建築學,1908年求學於貝瑞――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法國建築師,後來在德國彼得·貝倫斯事務所工作,事務所因設計新工業建築而聞名。勒·科布西爾與同事勒格羅皮烏斯和密斯·凡·德·羅共創現代建築思潮,成為現代建築派代表。1917年勒定居巴黎,與新立體主義者合編雜誌《新精神》,宣傳抽象藝術。勒·科布西爾提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植根於一種新的精神,有明確目標的一種建設性和綜合性的新精神。”後來他發表《走向新建築》,否定因循守舊的建築觀點及復古主義的建築風格,歌頌現代工業的成就,稱頌工程師的工作方法,提倡以工業手段大規模建屋,讚美簡單的幾何形體,將現代主義闡述為幾何精神。“我們的時代正在每天決定自己的樣式”。。。“工程師受經濟法則推動,受數學公式所指導,使我們與自然法則一致,達到了和諧”。。。“住房是居住的機器”。。。“建築的首要任務是促進降低造價,減少房屋的組成構件”。。。“原始的形體是美的形體”。1926年勒·科布西爾提出著名的“新建築五點”。根據“新建築五點”設計的住宅都採用框架結構,牆體不再承重,可設定大型橫向長窗,著名代表作之一是薩伏伊別墅。1927年勒·科布西爾榮獲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設計競賽一等獎。1931~1942年勒主張全新的城市規劃,認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大城市既能保持人口高密度,又能營造安靜衛生環境。他首次提出高層建築和立體交叉構想。這些構想使他站在建築發展潮流的前列,對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現代化起推動作用。作為一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勒善於套用大眾風格,將時尚、精緻等元素完美結合起來。他廣泛套用簡單幾何圖形來設計,強調控制體積、表面以及輪廓的重要性。在明暗光線對比下,他獨具匠心的設計成功將有限空間最大化,並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
為紀念勒·科布西爾這位現代建築大師,在他誕辰百年紀念日,聯合國以勒·科布西爾的名義將1987年定名為“國際住房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