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助學牙膏系深圳市新聞創意日化用品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聯合推出的“新聞愛心助學基金”純公益項目的一款牙膏,該牙膏所得銷售收益將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地區孩子就學、捐建夢想圖書館及相關公益助學計畫。首批出品10萬支,收益定點投向雲南寧蒗縣庫腳完小,用於校舍改建及學生飲食改善。
公益愛心助學現狀
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了,同時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中、東部地區發展速度遠高出西部發展速度,仍然有非常多的貧困山區的孩子上不起學,當地辦學環境惡劣,雖然有很多草根慈善組織自發捐助,但對於學校的百年辦學大計,只是車水杯薪。急需更多企業,更多的公民參與其中來。
中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之路還很遠,需要多方的共同參與。恰在此時,作為中國首款竹炭牙膏締造者的新聞品牌也在行列之中。新聞公司最近研發了一款專門用於幫助貧困山區孩子上學的牙膏——新聞助學牙膏,聯合社會公益基金組織設立新聞愛心助學專項基金,在企業社會責任層面以及中國公益事業譜寫了新篇章。
首先,新聞向社會承諾該項助學基金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趨於公開化,規範化,將在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運作,相對於當前眾多企業的暫時性捐助,模糊性操作邁出了跨越性一步。中國的公益事業就應該向美國企業學習,形成常態化事業,而非只有到災難時才湧現。
該專項助學基金以“新聞責任,關愛兒童,愛心助學”為宗旨,採用定向、長效的公益基金方式,對貧困地區的學齡兒童及貧困學生家庭提供實在、細緻、長期的關懷與幫助,並真正實現社會公益資金有效運作、有效監督。新聞愛心助學基金擬定的投向用途為:定點資助雲南寧蒗縣新聞庫腳希望完小;資助社會其他貧困地區孩子就學;捐建夢想圖書圖;資助學童心靈溝通成長等社會公益項目。
其次,新聞助學牙膏帶動公民參與公益事業熱情。銷售助學牙膏所得將全部用於公益助學,社會公民購買助學牙膏就可以為公益助學獻出一份力。一口牙膏,只為愛心。新聞公司將公益帶到了民眾日常生活中來。牙膏是每天生活必備品,助學牙膏的推出,勢必會調動公民參與公益的積極性,由之前的“被動捐款”過渡到“主動捐款”。公益助學不再單單是企業和政府參與,個人也能開展常態化公益助學行動。
第三,新聞助學牙膏將會把公益慈善理念潛移默化傳播給廣大人群。或許有一天,中國人不再那么冷漠,中國人的道德源本會再現。它的出現,將影響社會道德理念,牽起“性本善”的愛心。作為創業型的成長企業,新聞公司是一個標榜形象,它很好地在踐行社會責任,宣示“新聞改變生活”使命。
新聞竹炭助學牙膏譜寫了中國公益事業的新篇章,也反映出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公益需要的不是一枝獨秀,它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的參與。
公益歷史
古代儒家思想有著濃厚的民本思想,孔子曰:富民,教民,使民。說的是社會安穩和諧靠的時民眾的富裕,必先扶民。
春秋戰國時期上著名的慈善家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復國雪恥後,後來隱姓埋名成為商人,《史記》稱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是說19年間3次獲得千金之富,但3次把這些錢財接濟他周圍的窮朋友與困難兄弟。是為“富好行其德的”的大慈善家。漢代時期,公益慈善家多為官員。
到了明清後期,慈善事業逐漸公益化,民間出現了很多慈善組織。並發展為朝廷推動,有組織、制度化的公益事業。而為貧困地區孩子籌集辦學經費,是當時公益事業極為重要的一環。
到了現代,公益慈善開始由單純的政府,個人行為轉向大眾公益行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崛起,公益慈善事業已經成為企業踐行社會的責任所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改變命運,公益助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公益事業在中國
近些年,本著“弘揚大眾公益心,倡導社會公益情”的公益理念,開始逐步在中國社會滲透開來,越來越多的大眾都參與到公益捐助事業中,儘自己的微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唐山大地震、98年洪水、汶川、玉樹大地震,湧現了大批企業家傾情捐助;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實施的“母親水窯”慈善項目,將人們的心牽引至遼遠的西部,幫助那裡的母親擺脫因嚴重缺水帶來的生活不便及發展的限制;央視每次災難發生後都會進行大型的募捐晚會,引起各界人士的熱心參與等等這些都表明很多企業都已經在踐行社會責任,但是我們也不得不認識到中國的公益事業仍然處在探索階段,存在諸多問題。渠道單一,無組織,信息得不到公開,缺乏監管制度,沒有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得公益事業舉步維艱,就如最近中國紅十字會爆出的“郭美美”事件醜聞,使得紅十字會的公眾形象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