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資訊
出版時間: 2008
開本: 32
定價: 26.00 元
內容簡介
本論著擬研究深層生態學桂冠詩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態倫理思想。
導論。首先簡要介紹了生態批評、目前全球面臨的生態問題,尤其是中國所處的生態困境,並說明本書寫作的動機及其社會意義,然後介紹了選擇斯奈德作個案研究的緣由,最后綜述與其有關的研究狀況,指出論著新意所在。
第一章探討斯奈德的荒野倫理。斯奈德繼承和發展了梭羅的荒野觀,但其觀點比梭羅更加徹底。他提出了“狂野”、“野性”、“荒野”三個基本概念,尤其強調人的“位置感”,在文化領域內則體現為“本土意識”。斯奈德對荒野情有獨鍾,他渴望這樣一種狀況:野性、美好、神聖能三位一體,而且建立了他的荒野倫理觀。荒野倫理已不再是人類社會的倫理,它已經擴及到非人類。斯奈德將自己定位為荒野代言人,將荒野當做自己的活動陣地。
第二章介紹斯奈德的文明觀。這一章分成兩節:批判工業文明和建設生態文明。在對工業文明進行批判的同時,斯奈德尤其擔憂目前工業文明所面臨的困境。此節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1)遠離地球:人們越來越脫離其生長的土壤。人類一定要明白:大地是萬物共同之家。(2)人類中心主義:人類對自然的控制欲空前膨脹。人類認為:人是萬物的靈長,人是萬物的尺度。(3)過度開採:過度開採是由於人性的貪婪和人口膨脹,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生態系統無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生態循環遭受破壞,經濟和生態成反比例增長,世界分配極度不均衡,臭名昭著的“救生艇”理論就是一典型例子。當然,除了人口問題外,人類也應該減少對物質享受無限制的追求。人類的貪婪是資源開採過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確,世界上的財富可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卻無法滿足每個人的貪婪。
建設生態文明是指斯奈德對工業文明進行批判的同時,也肯定了其帶來的進步,並提供了建設生態文明的一些可行性方案和理念。不難看出,斯奈德是一個客觀的建設性詩人。不同於其他垮掉派詩人,主張打倒和否定一切,他關注治療與康復,他的呼喊是在祝福的基礎上升起的。難怪,他被稱為“沒有垮掉的垮掉派詩人”。
第三章是斯奈德的印第安情結。斯奈德熱衷於原始文化,尤其是印第安文化,因為印第安文化集中體現了高度的生態思想。在生態方面,印第安人是高貴的野蠻人。印第安的圖騰崇拜使他們堅信。風雲樹木水草是一家;石頭小草的生命和愛因斯坦的生命一樣美麗;民主應該擴及到非人類,游泳的人們、爬行的人們、站立的人們、飛行的人們都應被納入政府的議程。印第安人是斯奈德的啟蒙老師,他們向詩人展示了另外一個階段的文明。印第安人相信地球是一個生命有機體,蓋婭假說就是這種理念下的一個產物。斯奈德反對“進步說”、“命定說”,對蓋婭假說深信不疑。除了崇敬原始的生態智慧,他還特別鍾情於原始藝術。
第四章是生態烏托邦的重構。斯奈德勾勒了一幅生態烏托邦的美好畫面。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應該學會像山一樣地思考,像河一樣地感覺,生活像溪水一樣地自由奔流。斯奈德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態名詞,建立了一種整體論的生態保護意識,這種意識偏重萬物之間無礙的與融會貫通的關係。斯奈德認為自然界的最高法則是維持生態系統的美麗、完整和穩定。只有這樣,人類才能依著永恆無盡的愛與智慧,與天地風雲樹木水草群生。
第五章是生態詩學。這章從十個方面論述了斯奈德詩歌中的生態思想。(1)斯奈德詩歌的主題基本上都關注生態。它們關心的不再是中產階級的問題,而是關於萬物的生存問題,更多關注非人類。(2)斯奈德認為真正的作品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世界的本來狀態。詩歌不只屬於知識分子,也屬於勞動人民,屬於世界萬物。(3)在詩歌創作中,斯奈德一直推崇威廉士的“不表現觀念,只表現事物”和斯蒂文斯的“不在事物理念而在於事物本身”的詩學觀。這些觀點強調在寫詩時不要強加詩人本身的理念和邏輯,應該讓事物直接呈現。直接素樸的詩風就是斯奈德詩歌的最顯著特色。在他的許多詩歌中,主體和客體不分,這有助於讀者多角度地欣賞詩歌,而不拘泥於一個預設的視角,讓詩歌自己說話。(4)斯奈德的詩歌不同於其他傳統詩人的詩歌,他很少用人稱代詞,這也是“無我”的生態思想在其詩風中的體現。主體的消失是其詩歌一個明顯特色,這源自於他的非人類中心主義生態觀。(5)斯奈德的詩歌表面簡單,實質上是深奧的簡樸,是回歸後的簡樸,是終點又回到起點的返璞歸真。(6)斯奈德的語言觀十分獨特。他強調語言並非人類所特有的天賦,語言不僅是文化的,更是生理上的。語言的最高境界是意猶未盡,用儘可能少的語言表達更為豐富的內涵。這個理念與生態學中的“投人少,產出多”那句格言吻合。他詩歌最妙之處是語言文本之外所延伸的虛實結合,而“實”之外的“虛”更能體現詩歌的張力和詩歌的本質。“實”的出現只是為了更好地體現“虛”,從而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7)斯奈德在其詩歌中。常用分詞和不定式,很少採用動詞時態。因為他認為:時間是非永恆的,空間是無限的。我們平時所劃分的時間是人為而機械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8)與傳統的詩歌不同,斯奈德的詩歌反西方的智性、邏輯,呈現鬆散的並置結構,這種詩風既受中國古典詩歌影響,又與詩人的生態思想密切相關。世界原初的渾沌,在斯奈德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9)斯奈德強調口頭傳統。其詩歌簡單,口語化,讀起來朗朗上口。他尤愛寒山詩,因為寒山是用白話文口語體創作。他自詡其詩歌的節奏與爵士樂的節奏相吻合,但更與周邊的地理環境、自然律動相吻合。所有這些確保了斯奈德詩歌的節奏美和音樂美。(10)斯奈德倡導生態文化。文化應該更多更好地關注人和非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和諧共處。他主張種族詩學,主張文化多元論,反對文化沙文主義,話語壟斷。這些觀點出自於他所強調的生態多樣性和生態共生主義的生態倫理思想。
第六章是生態馬賽克。敘述了詩人所受到的各種文化影響。包括佛教、日本文化、中國文化、本土意識、印第安文化的影響,其中印第安文化在第三章中有介紹。所有這些影響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斯奈德生態觀。本章重點介紹了中國古典詩歌以及中國山水畫對斯奈德詩歌風格的影響,對斯奈德如何吸收異質文化以及如何繼承本民族傳統的“本土意識”做了深入探討。這裡我採用了中國學者區鉄先生1988年提出的“本土意識”理論來分析。這些分析有助於外國文學研究者們在全球化語境下的外國文學研究中,既要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又要具備全球視野。
結論。斯奈德的生態思想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作為深層生態學的桂冠詩人,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的生態觀較為客觀、健康、理想和徹底。最難能可貴的是,斯奈德的生態意識不僅僅停留在思想上,而且還付諸於他一生的社會生活實踐。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山區度過,像原始人那樣地生活,當克魯亞克的(達摩流浪漢》出版後,他的生活方式便成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傳奇。當然,他也有其局限性,由於關注比較長遠,所以現實可操作性不是很強。然而我認為,在將來,這缺陷可能也是其生態思想最富魅力之處。
作者簡介
陳小紅,女,漢族。現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在站博士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英語系副教授。1970年生於湖南嶽陽洞庭湖畔,1979年隨父母遷入湘西懷化。1988-1991年在懷化學院上大學,1996-1999年在廣西師範大學英語系攻讀碩士學位,2003-2006年在中山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英美詩歌與詩論、二十世紀美國文學。曾在《當代外國文學》、《求索》、《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
編輯推薦
本書分6個章節,對深層生態學桂冠詩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態倫理思想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包括斯奈德的荒野倫理、斯奈德的文明觀、斯奈德的印第安情結、生態烏托邦的重構、生態馬賽克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錄
Introduction
Chapter1Snyder'sWildernessEthics
Chapter2Snyder'sVisionofCivilization
Ⅰ.CriticismofIndustrialCivilization
Ⅰ.FarAwayfromNature
Ⅱ.Anthropocentrism
Ⅲ.Overexploitation
Ⅱ.ConstructionofEco-Civilization
Chapter3Snyder'sAmericanIndianComplex
Ⅰ.PrimitiveEcologicalWisdom
Ⅱ.PrimitiveArts
Chapter4Snyder'sEco-Utopia
Ⅰ.SenseofPlace
Ⅱ.Reinhabitation
Ⅲ.Community
Ⅳ.CycleofLife
Ⅴ.IdealDemocracy
Ⅵ.IdealCity
Ⅶ.IdealMap
Ⅷ.GalaHypothesis
Ⅸ.Eco-Utopia
Chapter5Ecopoetics
Ⅰ.EcologicalConcern
Ⅱ.TheRealWork
Ⅲ.NoIdeasabouttheThingbuttheThingItself
Ⅳ.NoSelf
Ⅴ.DeceptivelySimpleratherthanSuperficiallySimplistic
Ⅵ.Snyder'sViewofGrammar
Ⅶ.Snyder'sViewofLanguage
Ⅷ.Snyder'sViewofForm
Ⅸ.OralTradition
Ⅹ.Snyder'sViewofCulture
Chapter6EcologicalMosaic
Ⅰ.SnyderandBuddhism
Ⅰ.Snyder'sPracticeofBuddhism
Ⅱ.KnowledgefromStrayingOutside
Ⅲ.ThePowerofNoPower
Ⅳ.TheInterrelatednessofAllBeings
Ⅴ.BuddhaNature
Ⅵ.Shaman
Ⅶ.BuddhismandEcology
Ⅱ.SnyderandJapaneseCulture
Ⅲ.SnyderandChineseCulture
Ⅳ.SenseofNativenes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