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宋村鎮台上村人。教育家,建築工程師。幼讀私塾。受維新思潮影響到青島禮
賢書院就讀。1921年畢業於上海同濟醫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在山東嶧縣中興煤礦公
司從事工程建設。1923年出任青島私立禮賢中學校長,兼市政府科長。禮賢中學為
德國與瑞士民間組織同善教會所辦,他在校不領工資,靠兼職薪金生活,亦不信教。
鑒於當時舊中國不重視中等專科教育的現實,他倡導在禮賢中學創辦高中工程科。
不料教會代表卻以只有辦醫科才符契約善教會宗旨為由進行阻撓。經過鬥爭,終以
工程科外語為德文而定案開設。初始班次少,專業課全由劉一人承擔,自編房屋建
築學講義,並著有《鐵筋混凝土工程》一書供教學使用。高中工程科自1932年招生
到解放後併入李村建築學校止, 畢業生400餘人,分布全國各地,成為新中國建立
後基本建設的骨幹力量。為提高禮賢中學的教學質量,劉衡三聘請有豐富教學經驗
的老師任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1933年,青島市第一屆國中畢業生會考,禮賢
中學國中兩個班不足百人, 第一榜通過60多人,而多數中學僅有20%的學生通過會
考,有的只通過3—4人。禮賢中學的教學質量因此而蜚聲青島。日軍侵占青島期間,
劉堅持不向偽政府領取經費,向愛國商人募集資金,堅持辦學。1929年,劉衡三登
記為工程師,並於青島設建築師事務所。至“七七”事變後的10年間,在省內設計
工程百餘處 (日軍侵占青島期間,劉拒絕向偽政府登記,不領工程師執照,停止工
程設計與監督)。其代表作有青島市天津路交易大樓、中山路同左銀行、大陸銀行、
中國銀行大樓(與人合作)和青島紅十字會大殿工程(今青島市博物館)。青島市紅十字會
大殿建築設前後兩組,分兩期完成。後組是民族形式大殿,為第一期工程,由劉衡
三設計。該建築雖為民族形式,但斗拱、結構構件及大殿前排柱的柱面掛匾,均采
用水泥製品和預製混凝土構件,為國內首創。1934年,他向國民政府實業部申請了
混凝土預製構件專利,並獲證書。這一專利很快引起國內工程界的重視,社會上有
“南黃(黃柏樵)北梁(梁思成),實幹家是劉衡三”的說法。1957年,蘇聯專家阿里
依尼科夫和拉寧到青島參觀時,對中國1932年就有這樣複雜的混凝土預製構件稱讚
不已。
建國後,劉衡三繼續擔任禮賢中學校長,是青島市政協委員。1953年,他辭掉
任職30年的禮賢校長職務。1957年在青島病逝。
相關詞條
-
劉子衡
劉子衡, (1905――1981)原名劉位鈞,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山東滕縣(今滕州市)城關杏花村人。出身於佃農家庭,21歲考入山東省立第二師範。1927年...
人物介紹 人物事跡 -
劉衡[清朝官吏]
劉衡(1776-1841)清代學者,字蘊聲,一字訒堂,號廉舫。江西南豐人,清代循吏,官至兵備道。著有《庸吏庸言》、《讀律心得》、《蜀僚問答》、《六九軒算...
簡介 家庭成員 《清史稿·劉衡傳》 -
許衡
許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號魯齋,世稱“魯齋先生”。懷慶路河內縣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 許衡自幼勤讀好學,之後...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
麻三衡
麻三衡,字孟璇,宣城人;布政使溶之孫。 三衡駐兵稽亭,每戰當先,舞大刀陷陣;人多畏之。 後以眾寡不敵,被獲,殺於江寧;七家軍皆死。
-
懷衡鐵路
懷衡鐵路(又叫懷邵衡鐵路)自懷化南站引出,經懷化市所轄鶴城區、洪江市安江鎮,邵陽市所轄洞口縣、隆回縣、邵陽縣、北塔區、大祥區、雙清區、邵東縣及衡陽市所轄...
簡要介紹 線路組成 技術工程 項目的前期準備 征地工作 -
馬衡
馬衡(1881~1955),浙江鄞縣人,字叔平,別署無咎、凡將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金石考古學家、書法篆刻家。 早年入讀南洋公學(現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
經歷 主要成就 書法造詣 評價 作品 -
陳彥衡[中國京劇樂師]
陳彥衡(1868~1933),中國京劇樂師。四川宜賓人。擅京劇胡琴,對京劇生旦唱腔深有研究。他與京劇界名藝人譚鑫培、梅雨田、孫春山、林季鴻交往,共同設計...
人物生平 培養弟子 主要作品 -
劉崧衡
劉崧衡(1885~1913),男,漢族,湖南衡陽人。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參加萍瀏澧起義。失敗後,逃亡日本,就讀鐵道學校,加入同盟會。
-
劉玉衡[鄭州市中山書畫研究會顧問]
劉玉衡,生於1916年,河南封丘縣人。自幼喜愛美術,志向丹青。曾在河南省博物院工作,鄭州市中山書畫研究會顧問。早年隨劉鐵華學漫畫木刻,畢業於黃浦軍校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