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鈞

民國11年(1922)夏,秉鈞在京師附中畢業,遂赴滬考入上海南方大學。 民國13年(1924)成立陝西旅滬同鄉會,創辦《南針》月刊。 民國20年(1931)4月,秉鈞被折磨死於獄中,時年30歲。

生平簡介

秉鈞(1901~1931)又名劉平衡,曾化名張國珍,筆名劉平、顰痕。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10月1日生於今南坎營鄉劉家堡村。民國6年(1917)縣立高等國小畢業。民國8年(1919)春,同王俊卿、李勉齋到北京,考入北平師大附設第一中學讀書。民國11年(1922)夏,秉鈞在京師附中畢業,遂赴滬考入上海南方大學。約在民國12年(1923)加入中國共產黨。當年組織成立漢中旅滬學生會,創辦《漢鍾》月刊。民國13年(1924)成立陝西旅滬同鄉會,創辦《南針》月刊。秉鈞任同鄉會幹事和兩刊總編。因刊物受校方歧視,秉鈞於同年秋轉入文治大學。民國14年(1925)底,秉鈞在文治大學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任樂育中學校長。

革命道路

民國14年(1925)初,秉鈞接到城固縣各界控告縣知事汪興濤貪污虐民快函,隨即召開同鄉會會議,決定函復城固縣公民代表,旅滬同鄉愿作桑梓後盾,並致省、道快郵代電,要求速將汪興濤撤職查辦。他們將汪興濤罪狀、城固縣公民與旅滬同鄉會往來函電刊於《漢鍾》。在各方聲討與社會輿論壓力下,漢中道終將汪興濤撤職,並追回部分贓款。民國14年(1925)5月中旬,日本資方槍殺中國工人領袖顧正紅,上海工人奮起罷工,掀起“五卅”運動。秉鈞時任文治大學學生會主席,立即組織文治大學學生與上海大學、南洋大學等校學生上街遊行示威,聲討帝國主義和資本家罪行,支持罷工工人。秉鈞在《漢鍾》上撰文《五卅慘案究竟是怎么回事》,轉載瞿秋白《滬案重查與五卅屠殺的結局》的文章,揭露帝國主義侵略行徑和殺人罪行,譴責反動當局及其控制下的報界沉默,使外界明了真相,促進反帝運動。民國15年(1926),秉鈞一面辦學,一面以華北駐滬訪員和《東方雜誌》社記者身份從事革命活動。他曾介紹張仲榆等人入黨。同年12月,他被選為法租界黨員代表。民國16年(1927)2月11日秉鈞出席中共上海區委第一次代表大會,2月16日調任法租界部委書記。為配合北伐軍進軍,黨中央和中共上海區委發動工人武裝起義。3月20日,上海區委召開各部委聯席會議,決定起義,秉鈞負責南市區。21日上午12時,他帶領法租界工人、學生、市民出法租界,齊集於南市街中。下午l時半起義開始,2時占領警廳和電話局,徒手奪得槍械,4時占領兵工廠,5時在華商電車公司集合,南市區工人武裝起義勝利。到22日下午,武裝起義在周恩來等人的直接指揮下取得全勝,北伐軍順利進駐上海。

壯烈犧牲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共黨組織轉入地下鬥爭。上海原8個部委改組為6個區委。法租界和南市部委合併為法南區委,秉鈞任區委書記。9月中共江蘇省委改組,秉鈞被選為省委候補委員。在他的領導下,法南區委派軍事負責人李國章等開展除奸。8月30日在法租界徐家匯姚主教路擊斃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秘書劉斌;9月20日擊斃法商電車公司總稽查員楊家謨於盧家灣電車公司辦公室;10月14日擊斃追隨國民黨市黨部迫害進步學生的上海法科大學副校長潘大道於黃包車上。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接連懸賞緝拿“兇手”。秉鈞於l0月25日在薩婆路一聯絡點召開會議時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關押於法租界捕房西牢歷時三年多。黨組織雖多方營救,未能奏效。民國20年(1931)4月,秉鈞被折磨死於獄中,時年30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